APP下载

数学教学引入微课的思考

2023-04-05颜巧敏福建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方式微课

◇颜巧敏(福建: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活泼贪玩的现象,对于数学学科枯燥的教学内容,不易产生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将微课的教学方式与小学课堂情境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及丰富性。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能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使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并获得良好的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微课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完整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微课与课堂情境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完整性原则。微课视频内容应与教材教学内容相符合,确保两种教学方式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应保证视频内容的完整性。这样,就能使学生可以获得完全的思维逻辑空间,进而提高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用性

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采用生活情境导入的方式,以降低数学难度,增强知识学习的真实性。教师在运用微课开展趣味课堂情境教学时,要注重微课视频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符合,切实保障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趣味性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使数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教师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合理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二、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微课的必要性

(一)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应当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时长较短、内容精练。为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时,应当善于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将微课教学手段与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保障教学课堂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以及发展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引导性的微课视频内容,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当选择具有趣味性、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焕发学生学习热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主体结构,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方法

(一)运用微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未发展完全,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推动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情境教学时,应当注重与微课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的微课教学视频,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由于微课的时长较短、内容精练,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方式加入课堂导入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时,应当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及实际应用进行初步了解,并通过“分饼”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数学情境,并提出问题:“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并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分饼”内容,交流自己的观点,以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微课过程演示,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采用“口述+黑板”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随着教学观念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发生了新的转变。微课教学方式与课堂情境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今时代主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运用微课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优势,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及理论概念进行动态展示,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在进行微课过程演示中,学生会获得新鲜的学习体验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应当运用微课过程演示的方法,将教材上的立体图形,通过翻转、平移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几何图形的移动轨迹,以及各个角度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获得立体思维能力,促进数学图形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微课搭建平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软件搭建线上交流平台。这样,就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取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微课视频是教师通过录制并上传的,学生可以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多次的观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进行反复记忆,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运用这一平台,教师还可以将每位学生近期学习状态记录在电子档案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综合评价。这样,能促进学生切实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在开展本节微课数学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基于线上交流平台,对学生的算术能力以及数学基础进行初步了解,并根据每位学生的详细情况进行分组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障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感受。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应当利用微课反馈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以激励与表扬为主,开展教学评价。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推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贯彻落实。

(四)利用微课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打破教材限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眼界,从而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当注重微课与教材之间的紧密联系,做好二者之间的对接工作。保障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感受,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了解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指导,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数学能力。这样,就能突破课堂限制,实现高效学习。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为例。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程时,应当根据教材的教学节奏,开展微课教学方式,保障学生可以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并获得数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在网上查找课件设计的资料,可以围绕“奥运开幕”“1 分有多长”“淘气的作息时间”开展微课设计。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与微课内容的有效对接,保障教学的连贯性。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利用微课资源,拓展延伸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有效渗透素质教育,以保障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核心素养。基于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在开展微课设计时,应当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外延,以数学情怀无声地感染学生。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微课教学内容的质量,使其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全学生人格、塑造科学意识、促进探究精神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育人效果。

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本单元微课设计时,可以运用微课的动态演示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及特征。为强化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学生对“数学好玩”部分的“密铺”问题开展探究。利用微课的教学特征,探究三角形与四边形是否可以进行密铺,并深入思考,密铺与图形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情境与微课教学的深度结合。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主体结构,带给学生更加多样的学习感受,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并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运用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深度结合的方式,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变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方式微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