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互联网+”思维 优化设计课堂作业

2023-04-05贵州大方县鼎新彝族苗族乡鼎新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学习效果互联网+

◇杨 训(贵州:大方县鼎新彝族苗族乡鼎新小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研究成果被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不仅推动了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化,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而课堂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和滞后性,难以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可以有效丰富课堂作业内容和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互联网+”思维,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一、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一)作业内容枯燥

虽然课堂作业在检验和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上有着重要作用,但要将这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作业内容仅限于课后习题,操作性和应用性的作业较少。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业内容缺乏层次性,导致课堂作业与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难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真实反映出来。

(二)作业功能单一

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目标。在课堂作业设计中也应体现和落实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作业的优化设计,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真实展现出来,以便教师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堂作业的目的仍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课堂作业不具备检验和反映学生其他能力和素养的功能,影响了课堂作业的实效性。

(三)作业负担重

作业负担重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一大顽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落后,盲目遵循题海战术,机械、重复性的作业较多,加重了学生作业负担。虽然“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革新提供了新思路,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还是难以对作业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学生的作业负担未能得到真正减轻。

二、“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的优势

(一)创设信息化作业环境

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活动中,互联网技术、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一个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在该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可以随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可以聚焦某个学生。对于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进行定向答疑解惑,或者线下解答,保证教学指导的精准性。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课堂作业环节,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和布置作业,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批改作业,再根据批改情况进行作业讲评。每个流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则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送作业任务,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教师可以在终端监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快速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生成作业分析报告,及时予以反馈。如此一来,能够大大降低课堂作业的时间成本,提升教学效率。

(三)实现因材施教

由于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和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在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设计,让课堂作业更具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堂作业设计中,要实现这一作业设计效果则会更加容易。教师可以根据基本学情,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多个层次,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传输到对应层次学生的终端上,让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也可以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反映出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明确方向,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三、树立“互联网+”思维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一)提升课堂作业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不过,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多是以习题、试卷等作业为主,很少会设计实践类作业,导致学生难以将数学作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而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操作的实践类作业,促使学生在知识实践过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巩固学习成果。以《三角形的认知》这一课的课堂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摒弃传统习题作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动态操作和演示功能,强化学生对该课内容的认知。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可以布置用线段拼成三角形的操作类作业。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软件,给出多条长短不一的线段,然后让学生通过对终端设备的操作,选择合适的线段组成三角形,看最终能够组成几个三角形。在这一操作性作业中,学生会发现,并非所有的线段都可以组成三角形,从而引发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

(二)设计资料采集型作业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还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而在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同样要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为此,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比如,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多样化和开放性特征,设计“资料采集型”作业,即让学生自主上网,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以《克与千克》这一课的课堂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资料采集型”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搜集和整理与本课时知识点相关的资料,如克与千克的起源与实际应用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知,巩固学习成果。

(三)设计合作探究型作业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有限,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而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对于数学知识和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给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则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换观点和想法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进一步完善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过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特征,通过设计合作探究型课堂作业,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平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基本学情,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4~6 人的学习小组。然后教师可以在线上学习平台,给各小组发布学习任务,并指导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共同合作。在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聊天、投票等功能,集思广益,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讨。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搜索功能,搜集学习资料,推动学习进程,强化学习效果。在这一作业引领下,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四)优化作业评讲

作业批改和讲评是决定课堂作业成效的关键性步骤。但在以往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这些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而都是由教师课后完成,再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和总结。学生接受反馈的时间较长,影响了课堂作业的功效。而互联网技术具有即时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这一优势,提升课堂作业评改的即时性。比如,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布置课堂作业,并要求每一位学生打卡完成。线上平台会自动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并将班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生成作业评改报告,如完成作业学生人数、每道题正确与错误学生人数等。教师再根据作业批改报告,快速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于其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集中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巩固学习成果;对于学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则可以利用定向解答和辅导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强化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有效丰富小学课堂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教学有效性。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并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课堂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学习效果互联网+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