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23-04-05刘至泰甘肃积石山县教育局

小学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电子邮件邮箱科学素养

◇刘至泰(甘肃:积石山县教育局)

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科技课,最直接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习,使学生灵活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工具,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源,为学好其他学科知识打好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对各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科学素养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科学素养培养元素,因此,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重视研究具体的科学素养培养策略,助力学生在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稳步培养科学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科学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若想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明确学习兴趣对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进而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兴趣,应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可以用信息技术做些什么?只有当学生明白以上三个问题后,才能真正用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付出更多努力,激发更多学习热情。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技术知识有限,所以,在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时,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

以活动2“访问因特网”中“探索信息真轻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本次学习内容的自主探索,在探索中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意识的形成。小学生都是热情好客的,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所以,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远在千里之外的同学要来我的家乡做客,为做好接风准备,作为主人,需要先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做一个旅游指南规划。”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是否知道如何制作一个旅游指南规划呢?”学生积极发言,一名学生说:“可以购买旅游地图手册。”另一名学生说:“购买的旅游地图手册内容不全面,而且也不是最新内容,应该自己实地考察一番,然后制订旅游规划。”这时,另一名学生接着说:“自己实地考察虽然更真实,但需要花费时间太多,各方面都浪费,并且时间也不够,我认为可以借助网络,网上什么都有,查一查就什么都知道了。”教师接着此学生的话说:“大家的意见都不错,但最后一名同学提出应用网络解决当前问题,更加直接有效。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吗?”这时,教师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访问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浏览网站,引导学生规范学习,文明上网。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科学探究意识得以强化,同时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营造轻松氛围强化学习动机,为科学素养培养做好准备

若想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的科学素养,必须重视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放松,感受不到外界压力,进而活跃思维,强化学习动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研究过程的存在,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前提是将学生带入培养氛围中,促使其主动学习知识,自主探究。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可通过教师讲述的某一个名词、某一个典故而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的思维,活跃但无方向性,因此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学科知识。所以,教师应重视营造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轻松课堂氛围,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好准备。

以活动2“访问因特网”中的“图片音乐大搜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营造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轻松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学生喜爱的图片和音乐,制作成微课视频,作为课堂教学导入内容,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欣赏美图、悦耳音乐的氛围。学生看到教师播放的微课视频,会产生好奇心。这时,教师询问学生:知道这些视频是怎么做的吗?引发学生讨论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小学生对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并不陌生,尤其是各种娱乐App软件的兴起。小学生对视频内容很熟悉,却不知道具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此时,教师引入课题内容,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并且学会保存网页上的各种信息,包括下载静态和动态图片,下载音乐、视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技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也得以强化,为后续科学素养的培养做好准备。

三、开展趣味十足的实践操作活动,为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机会

若想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明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认知水平,为其设计并开展趣味十足的实践操作活动。这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科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又可为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机会。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极强的实用性,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知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与价值,进而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最终在学习中培养科学素养。

以活动2“信息交流与安全”中“电子邮件的收发”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并开展趣味十足的实践操作活动。教师按照常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电子邮件的优点。做好理论教学铺垫后,教师带领学生注册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登录邮箱,通过实践操作认识邮箱界面。这些知识内容并不多,学习起来也不难,若教学活动到此为止,学生对电子邮件的认知水平只能停留于表面,并未真正意识到电子邮件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会认为学习的知识无用。此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开展趣味十足的“电脑作品”征集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制作电脑作品,并将电脑作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教师公布的作品征集邮箱中。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可以有效激发活动参与热情,强化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参赛学生还有机会获得相应奖励,这也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学生为了获得奖励,会认真制作电脑作品,在此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应用电子邮箱。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将得到培养并逐步提高。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探究,为科学素养培养指明方向

若想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明白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自主探究。信息科技与其他理论性学科一样具有严谨性特点,需要学生正常操作运用信息技术,以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

以活动2“信息交流与安全”中“认认真真管邮件”教学为例,学生若想学会并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技能,就必须全面了解电子邮箱的具体操作流程。如,确定申请哪个邮箱,如QQ 邮箱、网易邮箱、163 邮箱等;注册属于自己的邮箱;登录邮箱;学会抄送邮箱地址;学会书写邮箱内正文;学会发送邮件,查看邮箱中收到或者发出的信件;学会回复邮件以及操作电子邮件的其他功能。

从上述列举的电子邮箱操作流程中可以发现,必须用正确且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才能将一件事情、一件工作有效完成。如,想收发邮件却没有邮箱,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教师将此例子讲给学生听后,学生会明白,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要循序渐进,更要以科学思维探究,这样才能学好并会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辅助自己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认真真管邮件”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熟练查收电子邮件,可以自由选择精美的“信纸”写信,并懂得邮箱属于个人隐私,要尊重他人,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用信纸写信的练习,要求学生将美化后的信纸图片与未美化的信纸图片进行对比,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对小学生而言,可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知识及技能是很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实践操作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操作体验,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指明方向。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影响极大。为此,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添加趣味十足的实践操作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知识探究,最终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稳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电子邮件邮箱科学素养
有关旅行计划的电子邮件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没问题邮箱
关于停止使用dianxunjishu@china.com邮箱的通知
民事诉讼电子邮件送达制度的司法适用
《胃肠病学》邮箱更改启事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