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风险与防范路径论析

2023-04-05曾欢欢

高教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阵地管理工作建设

曾欢欢,李 哲

(湖南大学,长沙 41008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与多元意识观念,高校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筑牢思想防线,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 筑牢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极端重要性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具体来说,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阵地的极端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遵循。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现实,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局面,都充分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着力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既存在诸多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社会文化氛围的逐步提高,以及制度优势日益显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优势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斗争纷繁复杂,相互交织,其中一些错误的西方社会思潮,妄图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根基,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因此,高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稳定社会秩序,培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掌握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和规范自身社会行为,减少社会冲突矛盾,进而有效应对社会发展显现出的各类问题与挑战。

(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一重要指导思想,为高校努力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标定向。为此,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则导向,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品质、道德修养,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及时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真正理解“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道理。其次,立德树人成效评价研究,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准。高校应着力以国家、高校和学生三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评价”模型为基础,构建立德树人实践成效评价机制,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各项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过程,体现其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青年学生筑牢共同理想根基的重要保障

任何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对历史发展进程都不是毫无因由地产生影响,而是通过人的实践认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抽象的思想观念集结[3]。共同理想作为一种观念意识,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致的观点和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和顽强斗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灵魂。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西方部分国家总试图借助文化媒介和网络舆情手段来瓦解和渗透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动摇其理想信念,从而试图阻碍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价值与引领功能,鼓励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守共同的理想目标,以更高的标注和要求提升自我、实现自我,进而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高校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环节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当前,西方国家运用各种手段抹黑中国,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卑劣手段挑起国际争端,破坏和影响我国的国际声望,阻碍我国政治秩序的健康发展。如何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局势下,捍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权威,赢得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高地,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媒介业态的繁荣,一些西方国家借力自身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实施不平等的单向文化输送,冲击和解构着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导向,威胁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因此,仍然依赖过去的“本本”观念显然是行不通的,需要在世界形势的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效防范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种种风险与问题。

二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的安全风险

从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来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取得巨大转变。但从整体上来说,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工作仍存在部分问题,其所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急需改善。

(一)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体责任制有待加强

一是责任认识不到位。不少高校党政主管领导及其他主体认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要求标准高,不好出“政绩”;有的主体认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只是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相关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二是责任清单不清晰。当前,由于缺乏清晰的意识形态阵地工作责任清单,不少高校的主要领导,以及其他相关领导主体不明确自身具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工作责任。如何发挥自身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三是责任分工不明确。在不少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规定中,明确显示高校党委书记是第一负责人、校长负主要责任、党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其他成员在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等,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等具体的责任称呼,实际上承担何种工作任务并未明确,以至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出现大量的分工模糊地带与交叉地带,进而使得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责任制被虚化[4]。

(二)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媒体融合发展有待深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和迅猛发展,以及新旧媒体形式的交互融合,我们身处的传播生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较多问题和挑战。其一,多样化的主体借助媒体传播手段、各类传播活动,展现出纷繁复杂的博弈样态,进而形成各种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局面,造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被消融,其影响力、领导力和吸引力也逐步受到影响;其二,媒体融合带来的信息量的爆发式增长和信息传播的显著提高,以及传播范围的显著扩大,塑造了愈发多元的舆论格局。同时,网络空间内容鱼龙混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信息传播无孔不入,在这个过程中,诸多消极负面的异质思潮、价值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也造成相应干扰;其三,校内与校外资源融合领域比较单一,大多流于表面,往往只追求没有实效的“短、平、快”,并未产生太大的效果,阻碍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发展理念滞后,没有形成全面、主动且高质量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一方面体现在上下一般粗,传统阵地问题频发。在传统阵地建设管理中,制度建设偏宏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仍存在不足,实施层面缺乏明晰的规范和完整的工作链条;课堂、论坛、讲座、报告会等学术活动场所不当言论爆发,媒体阵地意识不足,学生社团监管薄弱,网络舆情“被动挨骂”,重点人群转化影响不足及宗教信仰家底不清等现象,严重暴露意识形态阵地宏观指导和微观把控的失衡,造成多重建设管理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体现在重“管”轻“建”,形成两个舆论场。传统的控制型管理是当下阵地工作的主流,而现代治理型建设尚有不足,从而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削弱,出现阵地工作认识不到位、研究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5]。

(四)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会降低阵地建设的成效。其中,部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专项制度与责任落实办法,没有建立相应的内容审核与监督机制,当前阵地建设管理工作多侧重于经验处事和发现问题后的处理应对,缺乏科学的事前风险预警,使得研判往往停留于形式,既成事实的不良影响难以避免;其次,行无所依,考核评价“指挥棒”不灵。目前高校阵地建设与管理系统化评价体系缺乏,评价的内容、方式和结果运用不明确,考核评价“指挥棒”方向性、指引性不强,出现“一票否决”情况,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此外,相关保障机制需要稳扎稳打,全面落实。部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党委组织领导力量有待加强,队伍建设合力不强、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等,都制约和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三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风险防范路径

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的安全风险,从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差距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具体工作,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发展,应积极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建立效能保障体系、设置风险预警机制和搭建阵地保障体系。

(一)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是党委宣传部门一家之事或者党委书记一人之事,而是需要高校党委、各院级党委及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大格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级部门联动协作,在涉及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学校各部门之间建立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开展联席会制;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党政协同,不断加强高校各级干部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工作的合作能力,使得各级各层各职责任人都能够统筹协调,相互合作,全面把握,进而有力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健全落地压实的责任体系。要把党管意识形态摆在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位置,采取同部署、同谋划、同考核和同检查的整体模式。高校党委书记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班子成员抓好相应分管单位、分管业务领域工作。三是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也应当强化“一盘棋”思想,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和全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大格局,形成反应灵敏、分工明确、配合有力的工作秩序[6]。

(二)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推进高校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效,增强宣传力度,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其一,要提升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推出《高校融媒体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在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策采编发流程的设置,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等,通过建立规范系统的融媒体运行机制,不断推动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技术、管理、队伍和内容等不同层面实现纵深发展。其二,强化媒体矩阵建设,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宣传效果监测系统,媒体平台管理系统,新媒体运营分析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全力打造操作性强、影响力大和系统性完备的高校特色“中央空调”;其三,根据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高校应及时找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切入点,跟紧时代发展大势,构建以全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为工具渠道,以互联网交流模式为创新点的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发展新格局,有效发挥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带来的现实价值和实际效益。

(三)建立效能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落靠的效能保障。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意识形态阵地评估指标体系。要稳定政治风向,及时将政治标准与要求准确贯彻到意识形态阵地考核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体现政治导向性;应注重考核内容与考核办法的选择,实施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方法,建立内容清晰、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考核依据与评估流程;二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机制。首先应把握实事求是、依规依纪、失责必究和问责必严的基本原则,建立高校党委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等知责问责、层层问责的“责任链”,针对各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阵地工作中出现的失职问题,依据高校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向纪检部门通报检举,严肃问责处理[7];推行内审内巡制度,针对各单位开展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的专项巡查,及时排查工作问题,并强化督促整改。

(四)设置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打造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治安保险丝”。其一,高校需要整合现有软硬件条件,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将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行为积累的数据加以汇总、清洗与挖掘、分析,形成体现师生个体和群体思想行为的“大数据”。同时,运用数据来刻画师生形象,建立健全舆情会商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和解决意识形态阵地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和舆论导向,增强党委及各级部门对意识形态阵地宏观走势的整体统筹,使每一项管建措施都能落实到位,见到成效;其二,结合重点事件、重点节点和重点领域等指标,建立风险预警理论模型,构建集风险研判、介入与处理于一体的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线上线下阵地内容的精准化、全覆盖、动态化和无间断风险监测,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成效。

(五)搭建阵地保障体系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要取得实效,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找准新的着力点,全方位保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完善制度保障。梳理我国现有意识形态工作法律法规,提出完善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议,着重完善对阵地建设与管理的机构设置、分类管理、处罚激励及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二是加大条件保障。高校应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调整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加大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经费投入力度,配齐意识形态阵地工作各环节的软硬件设施,提升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建强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品德修养好、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且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工作队伍,包含相关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宣传兼干、辅导员、信息员和舆情监督员。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工作队伍的信息搜集、问题研判、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等综合能力,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总体而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地有效推进,是科学防范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助于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阵地管理工作建设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