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以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例

2023-04-05

高教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显性三全育人隐性

赵 亮

(福建江夏学院,福州 350108)

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便是“三全育人”。这一理念强调高校要将思想价值的引领和培育落实到在校全体师生,覆盖于教育全部过程,融入至教学全套环节,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精神教育、科研文化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长效培育机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教育形式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三全育人”原则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如何形成显隐教育的辩证统一以实现“三全育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 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及其作用

以思政课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显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见形式,但由于其实施过程受制于课堂,在达成“三全育人”总体目标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作为显性课程的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想政治显性教育指的是高校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大学生中有前瞻性地、有计划和组织性地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以思想政治引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1]。

思政课之所以必须定性为显性课程,是因为思政课有独特的课程性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思政课是政治属性和学理属性相互统一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不可忽视政治属性。他明确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这种政治引导功能必须体现在各种教学方式中。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2],这一重要论述虽更多的是在教育教学层面揭示思政课内容的学理属性和教学过程的说理性,但实际上,“政治引导”和“讲道理”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而是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两者的统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本身所要求的。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既有政治属性,又是科学真理。因此,思政课既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课,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专业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兼有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是思政课的特点,目的就是要把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起来。在此意义上,思政课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和重要功能,必须采取显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育。

(二)思想政治显性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形式上,高校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一般指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依托于言传性的课堂讲授来开展教学的思政课,这既是它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也是高校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直接手段和主要渠道。不可否认,从传播以信息符号形式存在的理论知识角度来看,作为显性课程的思政课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大学生“学懂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堪当重要角色。但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播理论知识,还在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知识和价值分别是载体和目的,两者相辅相成,要将价值观寓于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因此,完全依靠课堂讲授的显性教育手段显然是不够的。另外,在达成“三全育人”总体目标层面,显性教育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受制于课堂教学的约束,可能出现因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位置而使大学生怠于或无从发挥学习自主性等情况。这样一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了。

二 “三全育人”教育目标实施中隐性教育的不可忽视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初次提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我国高校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之格局。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一重要论述为“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一)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及其作用

有别于显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一般不表现为基于明显的教学目标而实施的教育措施,而是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式的教育。在形式上,隐性教育一般采取由学校或教师提供的寓教于乐、方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环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凭借主观能动性主动观察、感知并理性思考自身与周围环境(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制度和理论等方面的信心,从而自发生成政治认同感、制度认同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感等,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断裂

理想的“三全育人”教育实施过程应该是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剑合璧的过程。但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显隐教育的断裂,不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实现。这种断裂主要表现为:对隐性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开发观念不足、利用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建议;教育者的注意力普遍倾向以课程教育为主的显性教育,忽视或遮蔽隐性教育资源;大学生受制于客观因素,无法充分发挥自主性等。

(三)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的契合

北京大学举办的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国家的兴旺、人才的培育都与“德”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牢牢紧扣“育人”这一首要命题,回应这一命题的基本要旨即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这一要旨的实现主要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隐性教育灵动、深入,配合具有方向性的显性教育,有助于综合生成完美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上,要培育一批智力和体能、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样不可忽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要让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和其实施成效更加丰富、饱满、充分,且富有内涵,隐性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三 构建“三全育人”视角下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原则

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整个教育过程,对显性教育起到补充作用。在教育目标上,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一致的,“显性教育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教育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两者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之目的”[3]。

(一)秉持“环境育人”的理念,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

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对人的影响是不辨自明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教育工作者共知的信条,主要指以善、美的校园环境培育大学生精神旨趣的教育理念。环境育人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文本”式的隐性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思想政治显性教育过分依赖语言文本的缺憾。

“文本”是符号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指人创造出来的、表述某种特定意思的符号系统,既可以用语言形式表达,也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表达。语言的文本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中,主要依靠公开的课程教育(讲授、课本等)来实现,负责传递“可言传”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等;而非语言的文本则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中,负责表达“可意会”但“不可言传”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等,发挥隐没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有利阵地[4]。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史、校训、校风、校容、校貌和校园文化活动等——集中反映了主流教育价值观,是一种非语言的文本,它虽具有文本的属性,但大多体现为隐匿的“表达式”。这意味着,要想领悟其中的思政教育意蕴,就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去解读、探寻和体会。大学生在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反复品味的过程中,必然不断受到影响,耳濡目染地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比如:不少高校的校史本身就烙刻着中华民族近代发展艰辛历程的印记,包含着党和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自强不息、勇于奋斗、开拓进取的奋斗经验。而与校史如影相伴的校训和校风,则体现着高校创办者和卓越的教育工作者对国家、民族深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希望的莘莘学子们的深切寄望。大学生通过融入自己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感受校史、校训、校风,能够了解学校曾经走过的风雨历程,跨越时空与前辈们对话,在无影无形中透析中华民族的风霜历史。而这个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领悟党和人民百折不催、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在自觉加深对党和国家及学校的认同感的同时,找到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二)坚持“以德化人”原则,在思想政治显隐教育中涵养道德情操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理性和感性相互交织的逻辑形态,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反相成之互补机制,是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依照。思想政治显性教育通过弘扬道德的理性内涵,落实大学生道德之“知”的方面;隐性教育通过启导道德的感性内涵,落实大学生道德之“行”的方面。二者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上共同构筑高校道德教育“知行合一”的辩证模式。

一方面,从以“知”引领大学生理性认识维度看,道德蕴含个人情感的理性凝华,表现为人们对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之间关系的普遍思考。这一思考在长期研探过程中以理论化的思想体系的方式获得解答,而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体系也总是将对道德的思考纳入自己新的理论发展的范围。因此,作为理论化的思想体系的道德,拥有可描述性的基本特点,而这一特点满足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以语言文本为主,通过有计划的、公开的课程传递道德观念的形式要求,可以实施为显性教育。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对道德的诠释除了向大学生理论化和条理性地陈述“德”的本质内涵,还应着重从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关系等角度推理“德”之根本缘由,从理性深处筑牢道德贯行之必然性根基。在理论和逻辑化的阐述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清醒意识到只有融入到社会中和与他人关系中的个人,才具有现实性和可发展性,才能过上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个人一切的独特性和个性的满足或不满足,都无法跳脱社会这个客观规定性实体。

另一方面,从唤醒大学生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其“行”之自觉性维度看,道德的核心概念“德”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不仅在于对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客观实际和规律的尊重和遵循,更表达了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衷爱,既符合人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同时也是人寻找生命意义的终极表现。应当注意到,道德作为一种基础的、普适性的情感特质,本源性地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想要使其在现实中发生作用,成为每个人行动的依据和动力,需要一个唤醒的过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来讲,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唤醒应着重在氛围的营造,包括将道德主题融入校园广播、宣传、竞赛、纪念活动、文艺、体育和娱乐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自发感受对社会、对他人的热爱和责任心,从而实现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实践中的落实。

四 实现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的课程路径

实践证明,要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和发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要注重和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统一。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课堂拓展和通识课程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概念层面看,课程思政、课堂拓展和通识课程均表征为课堂教学形式,在此意义上,它们是显性的;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显现程度层面看,在课程思政、课堂拓展和通识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以隐蔽的形式悄然出现,在此意义上,它们又是“隐性”的。

(一)把握课程思政的总体意义和价值旨趣,探索其实现范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和元素融入其他各门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式,比如融入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使每门课程都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最终实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的融会贯通、异曲同工,共同完成“三全育人”教育改革目标。思政课之外的课程、种类繁多,有些课程甚至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何实现众多课程的课程思政,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在最终价值旨趣上,各门课程的内容虽然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一方面,各门课程都有知识、能力和价值信念的三级教学目标,都试图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塑造价值信念,如法学专业教育不单单只是教授法律知识,还兼并培育学生遵纪守法的法治精神的责任,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只有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对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坚定的自我认同,并由此获得自信,从而形成更高层级的、理性而成熟的价值认同。

在实现范式上,无论任何课程,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最普适的问题展开:①此门课程学习什么?②用何种方法实施教育?③此门课程结束时,学生除了所学知识,还能够具备何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说此门课程对学生的“三观”有何影响和改变?通过不同课程的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的了解,学会用不同的学科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比如世界观问题),从而促进辩证思维的培养,学会尊重差异(如不同专业的同学看待同样一个问题,因学科视角的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回答),学会平等互助,同时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民族自豪感,这些均有助于“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拓展课堂带来“三全育人”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利于教育效果的达成,因此,适当延伸传统课堂,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改革目标的新尝试。这种尝试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之间拓展课堂的和谐互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社交技能,更知礼节,更懂合作互助,也更明白如何与他人真诚相待,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提升个人基本素质。

拓展课堂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将课堂搬到教室之外,在合适的环境中针对课程中的某个话题进行实践尝试,如培育技术类课程(园艺学、农业种植和机械维修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讲解技术技巧,因材施教,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美德;培育感知、审美类课程(文学、音乐和美术等)教师可与学生共至自然环境,行至水穷,坐看云起,在收集艺术实践素材的同时完成审美教育、生态意识教育;思辨类课程(哲学等),教师可在任何环境,与学生共同讨论人类终极话题,使学生获得对于自身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根基扎实而高尚的人生价值旨趣。

(三)推进通识课程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通识课程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又一有效手段。通识课程以实现“五育并举”为目标,旨在培育具有鉴往知来的眼光、广宏的知识视野、全面的人格素质、善良正直的情感的健全的人。

通识课程应以基础科学与文史哲学科相结合、研究与实践并举的方式实现。教育主旨以德育为核心,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科为主要驱动,注重整合众多学科,挖掘跨学科、交叉学科资源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 结束语

坚持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实现“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借助课程思政、拓展课堂和通识课程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互补机制,是推进“三全育人”格局形成和成效落实的现实途径。

猜你喜欢

显性三全育人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