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终于有朋友了

2023-04-03陈海燕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2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

【关键词】同伴交往;空椅子技术;系统合作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08-0060-02

【作者简介】陈海燕,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

一、没有朋友的小孩

小刚(化名),10岁,四年级男生,有个还未上幼儿园的弟弟,父母是医护人员,工作比较忙,主要由奶奶照顾。从一年级开始,小刚由父亲辅导作业,他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作业拖拉,较敏感,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个不停。进入四年级,他不讲卫生,经常穿反裤子、扣错扣子、穿错袜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小刚最近不愿上学,班主任与家长都表示束手无策,建议他来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

二、不被关爱的小孩

小刚母亲在小刚婴儿期经常值班,有了二宝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小刚父亲非常严厉,不允许他出错,常打骂他。小刚觉得自己从小不被重视、不被关爱和认可,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很低,经常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失落情绪。

进入四年级,小刚对同伴交往的需求增加。此外,父母经常忙得不能按时回家,他渴望父母关爱、朋友陪伴,又不知如何表达,想用“邋遢行为”吸引同学的注意,然而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三、看见内心的渴望

1.建立关系,探寻需求

第1、2次咨询,主要与小刚建立咨询关系。他表达不清楚想说的话,一直哭,我默默地陪着,直到他情绪好转。第3次咨询,小刚主动来到心理辅导室,还没说话就开始哭。我给他递纸巾,让他心里默数到“10”,等心情平静后再慢慢说事情。在安全接纳的氛围下,小刚很快就停止抽泣。我鼓励他用图画表达内心感受,于是他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黑线圈,又在黑线圈旁画了几个围在一起的“火柴人”。

我问他黑线圈代表什么,他说代表自己的心情像一团乌云。我又问他旁边的“火柴人”代表什么?他说“火柴人”代表孤单的自己。在学校,同学们在一起玩,不想让他加入;在家里,父母照顾弟弟时会让他在一旁自己玩,他觉得父母不爱自己,非常难过。通过共情与倾听,我帮助小刚表达与释放消极情绪。

此阶段,我运用绘画技术把小刚的潜意识投射到画中,帮助他探寻内心需求,改变他的不良认知,即同学和父母忽视、否定自己,帮助他调整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

2.走进内心,换位表达

除了倾听和积极关注,我肯定了小刚能够积极求助、愿意信任我的做法,运用“空椅子技术”鼓励他重新体验和表达内心的想法。第3、4次咨询,我将两张椅子放在小刚面前,告诉小刚,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时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扮演同学或父母,可以对同学或父母说出想说的话,也试着想想他们会对自己说什么,自己未来又会怎么做。

小刚选择先从“扮演同学”开始,说他之前看到有个同学偶尔玩鼻涕,大家还笑着和对方打闹,他很羡慕,以为这样可以交到朋友。但是,坐在椅子上看到自己的邋遢行为时,扮演同学的小刚觉得有点脏,想对自己说“如果你以后改掉不讲卫生的习惯,不那么爱哭,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说到这里,小刚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说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第5次咨询,我让小刚想象旁边“空椅子”上坐着父母,他会对父母说些什么话。他想了想说:“我故意表现出邋遢行为是希望老师打电话给你们,这样你们就会主动找我说话。我希望妈妈多陪伴我,希望爸爸辅导作业时耐心,说话温和。”换过来,当扮演父母的小刚对自己说话时,他觉得自己能理解父母,等弟弟长大,母亲就可以陪自己了。小刚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他说以后要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帮父母照顾弟弟。

针对小刚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空椅子技术”可以帮助他多角度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换位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系统合作,共助成长

征得小刚同意,第6次咨询时,我邀请他的父母来校会谈,将小刚在校表现、与同学相处情况和他们进行了沟通,也转达了小刚想对他们说的话。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内心需求,多关心、多陪伴小刚,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小刚父亲用肯定、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他们听完后,意识到平时对小刚疏于关心。

会谈结束后,小刚母亲每晚睡前花1小时陪他,小刚父亲为他准备了纸巾用来清理鼻涕,小刚奶奶每天提醒他检查衣服是否穿戴整齐,叮嘱他吃完饭要把嘴擦干净。小刚父母和小刚约定,如果他每周都有进步,就会有奖励。

我和小刚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进行了一次会谈,请他们理解并包容小刚的不良表现,多发现小刚的闪光点,多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为此,班主任给小刚安排了一些班级服务工作,引导他与同学和谐相处。

四、咨询效果及反思

咨询后不久,小刚说父亲现在经常和他谈心,母亲在空闲时带他和弟弟一起玩,班主任表扬他进步大,很多同学也愿意和他一起玩。

本案例中,咨询师尽可能营造安全接纳的氛围,运用相应的心理咨询技术让来访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向好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有无限的成长潜力来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来访者的内心渴望及主动求助非常重要,可以促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積极配合咨询师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改变。此外,只有家庭、学校系统与咨询师三方合作共同发力,才能达到辅导效果最大化。

责任编辑:包俊莉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
我们是兄弟
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同伴交往
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