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缓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2023-04-03许娟

好家长 2023年3期
关键词:入园适应性小班

文 许娟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通常在刚入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如哭闹不止、紧张焦虑、不愿来园、静坐一角等。我们将新入园幼儿表现出的这些不良情绪,统称为分离焦虑。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源于幼儿离开父母时的环境变化。

一、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

一是情感断乳造成的安全感缺失。初次进入幼儿园,父母亲人的暂时离开使幼儿安全感缺失,导致心理、情绪、情感的不稳定,从而引发不良的情绪,如大声呼叫“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奶奶”。

二是照顾养护模式的变化造成的情感失落。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原来的“众星捧月”到现在的稍不留神就会被“遗忘”,这种落差往往会导致其情感失落。

三是人际对象和关系的改变、行为规则和态度的变化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在家庭中,幼儿交往的对象多是父母与长辈,幼儿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没有建立分享、合作、关心的意识。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行为规则”类的约束对幼儿来说就是不适应的。同时,同龄幼儿交往技能薄弱,人际关系的处理中会束手无策。

四是生活自理上的不适应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在家庭中,家长已经逐步培养幼儿自理活动的能力,但幼儿具备的能力往往与幼儿园要求的自理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幼儿入园后,即便有老师的帮助,但多数情况下还要靠自己穿衣、喝水、吃饭,造成心理上的不适。

二、减缓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一)做好幼儿入园适应性培养工作,制定《儿童入园准备——家庭教育手册》

我园通过细致分析和研究认为,幼儿的入园适应性培养一定要提前介入,在幼儿在家中就要开始培养。我园制定了《儿童入园准备——家庭教育手册》,在入园前一月发放到各位家长的手中,指导家长在家中提前带幼儿做好充分准备,手册共分五个部分。

一是一日作息时间。用儿歌和图片的形式,介绍幼儿在园一日时间安排,提前把幼儿园的环境用图片的形式介绍给幼儿,并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活动。这样能够方便家长在家提前调整生活作息,以便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是入园前心理准备。我园向家长推荐《我爱幼儿园》《我喜欢自己》等绘本图书,引导家长和幼儿共同阅读绘本,让幼儿提前感受幼儿园生活。

三是常规习惯培养。提前把常规培养方法提供给家长,便于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四是生活处理能力准备。指导家长提前做好幼儿入园前的能力准备,如认识自己的名字、熟悉自己的物品、会卷袖子洗手、会表达便意、会穿脱衣裤、会用水杯喝水、独立用勺进餐、独立入睡等。

五是社会性发展的准备。指导家长带幼儿与同龄伙伴玩耍、学会倾听、清楚表达自己需要、懂得简单的规则意识等。通过入园前社会性发展的培养,幼儿来园后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二)突显环境育人于无形的教育价值,创设温馨的环境,为幼儿入园适应做好准备

一是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主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是融教育于环境之中,化教育于无形,让幼儿来园的感觉舒适、自然、温馨。我园组织各班教师根据相关目标,提前一个月布置班级各个角区和公共场所,为幼儿营造多种不同的环境氛围,如“人与星空”“人与海洋”“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等各类主题环境的创设。

二是打造“书香园所”,利用公共楼道、拐角,为幼儿创设阅读角,营造书香氛围。

三是教室环境突出“家”的感觉。小班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初入园时情绪易激动,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凡是幼儿能够碰触摸到的地方都要保证其安全性。同时,为了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室环境要营造温馨、柔和的氛围,给幼儿“家”的感觉。

(三)设置开园第一课适应性培养方案,为幼儿入园做好充分的教育准备

我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分析,制定了小班适应期工作目标,如制定六周适应期工作总目标、周目标和活动内容,梳理出常规培养、心理健康、情绪疏导等共性问题。同时,我园围绕情绪、健康、教育等,设计主题活动框架,依据“总体构想—内容设置—逐级实施—反馈小结—调整方案”这一程序,制定开园第一课主题活动方案。

(四)尝试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做好入园幼儿的情绪安抚工作

一是教师走出园门迎接幼儿,安抚幼儿的来园情绪。例如,针对来园有惶恐心理的幼儿,教师提前在园门口迎接,用温柔的话语、温暖的拥抱给幼儿安全感。同时,教师也要给家长一种暗示,请家长放心,幼儿能够融入幼儿园这个集体。

二是提前收集幼儿的物品,做好班级准备工作。小班教师在幼儿入园前,提前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将幼儿的生活照片、小拖鞋、宠物玩具等物品,提前放置于班级中,让幼儿对班级这个陌生环境产生一定的熟悉感,提升环境的亲和力。幼儿在使用物品时有回家的感觉。

三是个性化开展班级工作,提高幼儿适应能力。首先,悉心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增强幼儿在园的安全感。其次,教师具有亲和力。幼儿想妈妈的时候,教师会用温柔的语言和亲密的肢体语言,让幼儿产生亲切感。再次,认真观察、记录幼儿在园的情况,关注幼儿的情绪、进餐、喝水、睡眠等各方面情况,并向家长提供《幼儿一日生活反馈表》,用不同的符号将幼儿的在园表现表示出来。一方面,家长能从这张表上详尽地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节约了大量时间,消除了以往交流沟通不畅造成的误会。最后,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今后,我园将进一步做好新入园小班幼儿适应性培养工作,并指导家庭同步进行,着力打造具有我园特色的适应性培养课程,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开开心心地走进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入园适应性小班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