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 整体建构

2023-03-26王红艳石彩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初识小兴安岭美景

王红艳 石彩红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初步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时,笔者创设情境“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并设计三个递进的任务,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整体建构知识。

任务一:初识小兴安岭。笔者播放小兴安岭美景视频,并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观赏了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和南方美丽的海滨小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北方的大好河山中,你们知道刚刚看到的迷人景色在哪里吗?”有学生发现此处为小兴安岭后,笔者顺势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小兴安岭的位置。接着,笔者出示学习单,引导学生梳理文中描述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并分四步重点赏析小兴安岭春季的景致。①找一找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②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采用多种方法理解、体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如学生在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句中“抽出”一词表达的精妙。③在文中圈出具体的春季景物。④总结作者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并梳理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文本语言,感受语言魅力,获得了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初识了小兴安岭的美。然后,笔者让学生在夏秋冬三个季节中自由选择一个季节,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梳理出该季节的景物,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最后,笔者开展课堂评价,考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及课堂表现。其中,朗读正确、流利得一颗星,从朗读中感受到景美得一颗星,找全四季景物得一颗星,积极主动发言得一颗星,发言时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得一颗星。

以上教学有效融合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文本语言进行初步分析。

任务二:走进小兴安岭。了解每个季节写了哪些景物,为了解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特点打下了基础。教学时,笔者先出示“初识小兴安岭”学习单,以此导入新课。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四季中相同的景物“树”,比较四季的树的区别。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找(在文中找到作者描写的不同季节的树的语句)—读(选择其中一段语句,读出画面美)—想(发挥想象,组内交流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写(写出每个季节的树的特点)四步,完成“走进小兴安岭”学习任务单,明确每个季节的树的特点。

学生在“找—读—想—写”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学会理性审视语言文字,培养了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任务三:贊美小兴安岭及身边美景。此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以下4项活动。①如果你到小兴安岭旅游,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②结合课文的描写给课始播放的视频配音,或用自己收集的小兴安岭的图片搭配文字,以表现小兴安岭的美。③结合课文,说说怎样写身边的美景?④推荐写祖国山河的其他文章。在分享、配音、配文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提高了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特别是“谈身边美景”的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作者单位:襄阳市南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初识小兴安岭美景
初识地球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初识“一线三直角”
海洋美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