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红树林生态监测及生态修复技术

2023-03-24孔祥进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

孔祥进

(合浦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合浦 536100)

0 引言

红树林生态系统属于热带、亚热带滨海湿地特色生态系统,是生态界产值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区域内不仅有红树植物,同时还有其他生物群落,大多位于海湾或者河口滩涂中。红树林给其他生物创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在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维护滨海湿地生物多元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以来,外部经济及生活污水外流等多方面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伴随水体环境不断被外界污染,红树林规模逐步萎缩,红树植物的生长渐渐表现出衰退的趋势,鸟类、底栖等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威胁。并且红树林范围的生态系统功能衰减,同时也影响到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再加上长期以来近岸海域开发力度与日俱增,进一步维护海岸线,防御外界威胁并确保城市安全就显得极为关键。因此,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沿海红树林生态监测情况以及广西红树林现存的问题,阐述生态修复技术,以此为鉴[1]。

1 红树林生态监测

某单位针对沿海红树林生态展开监测,总共设置了5 处调查断面,监测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各断面红树林群落数据

在本次监测过程中,相关人员均遵循《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中的相关条例及规定的方法进行。在实际调查中,优先采取我国生态植物样地记录法展开群落式调研。而红树林大多布局在植被区,样方尺寸为10m×10m;草本植被尺寸大约是1m×1m。与此同时,在本次红树林群落生态监测过程中,主要调研了5 种生物,即桐花树、无瓣海桑、桐花树、白骨壤以及秋茄,除了无瓣海桑属于其他地区的外来物种,另外4 种均为本地的植物[2]。

2 广西红树林现存问题

就目前来说,红树林大范围被破坏的现象鲜少出现,围垦以及毁林养殖问题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处理。不过,伴随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变,部分非显著性的问题渐渐浮现。通常来说,自然因素可归纳为如下3 点。

(1)受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以及无瓣海桑的影响。自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的上述两种生物的繁殖能力极强,在亚热带潮间滩涂可以迅速蔓延,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我国沿海地区红树林的正常生长。

(2)广西红树林群落结构相对单一,其白骨壤纯林的种植规模较大,这就会出现白骨壤林昆虫种类多元化程度不及陆岸森林地区的问题,约束广州小斑螟等生物繁衍生长的天敌类型极少,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大范围的害虫问题。在每年的4—8 月期间,由于受到小斑螟害虫的威胁,大面积的白骨壤树叶逐渐枯黄。

(3)红树林湿地受到全球生态的威胁,现如今,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外来植物入侵的大环境下,红树林湿地不可避免地受到风暴潮以及海水的侵蚀,而且还极易遭到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以及咸潮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侵扰[3]。

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如下3 点。

(1)大范围开发,红树林的实际规模逐渐萎缩。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比如港口、房地产、临海产业园等均会导致保护区域外的红树林的生存受到威胁,

(2)周边临海重工业带来的严重的污染问题也会影响到红树林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在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过程中,考虑到保护区四周海域属于铁山港(龙潭)组团,将其发展成为临海重化工业,而在铁山港西侧,当下已经建设好了深水公用码头泊位以及航道疏浚工程项目,除此之外,还包括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优化工程等等。建设上述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工业以及生活污水向外大规模排放的问题,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排放以及船只泄油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红树林自然生态的稳定性。

(3)渔业养殖、围海造塘养殖影响红树林周边的湿地环境。现如今,我国红树林生态开发的能力亟待提升,由于我国对红树林生态开发正处在初始及探索时期,依然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且兼具保护及应用的开发模式,存在模式单一且收益较少,规划管理以及有关方针条例落后等现象,这就极易引发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之间的失衡。当前我国大约有70%的红树林被归属到保护区,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但是保护区的建立,以及“退塘还林”等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可是现在还无法提供标准的赔偿条例以及评测机制。而诸多没有归属至保护区的红树林,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遭到破坏,使得保护与应用力度不平衡。红树林当下的生态开发形式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即生态养殖、生态旅游、植物应用、科研等。而我国在开发红树林生态的过程中模式较为单一,大多是为保护区以及公园提供旅游服务项目,而科研也更加侧重于重点保护地区。不仅如此,当下的生态开发模式更为注重红树林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不过保护区的老百姓并未积极融入红树林的生态开发活动中,所以无法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物质收益的富足[4]。

3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主要趋势

3.1 生态修复的对象

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主要对象即退化红树林湿地以及其他潜在的红树林宜林区,相关人员通过自然恢复、人工辅助生态修复等方法修复好红树林湿地。人们在全面调研红树林湿地退化的前提条件下,依据生态系统的受损情况,剔除掉其他干扰性的因素,接着就能够帮助生态系统顺着合理的过程慢慢恢复,在完全恢复之后,生态系统内的有关要素、构成以及功能等将渐渐回到最原始的水平。如果生态系统受损程度高,此时就要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及时处理生态系统退化所面临的难题,比如有害生物、生态污染等,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大趋势。为了有效地实现红树林宜林区的生态重建,此时就要考虑到不同的情况,比如结构与功能全部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以及依然还没有生态环节的宜林沿海滩涂。不难看出,生态重建要经历一系列繁杂的系统生态改造环节,而且在改造期间要遵循生态规律,这就关乎宜林地的评估与选取、宜林树种的选取与布局、造林工艺和造林后修复成效的实时监测等等重要技术[5]。

3.2 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

前期我国对于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的关注度不高,大多只是针对育苗工艺、造林工艺、宜林地的选取以及种源选取选择等工艺展开探讨。而进入21 世纪后,其研究就趋于体系化,研究人员更加重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以及可循环性,同时将维护红树林湿地生态进程、生态服务功能作为重要抓手,即构建一个持续的、平稳的、可自主管控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3.3 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参照修复红树林湿地生态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建立或者再建一个近生态的湿地生态系统,效果最为显著的即恢复或者提升生态系统内植被的覆盖面积,提升植被覆盖比例以及相关联的修复工艺。伴随人们对于该领域的探索愈来愈深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愈发重视生态系统的总体性与全面性。具体而言,即要求相关人员对退化生态系统或者宜林地展开科学评测,全面分析退化生态机制或者宜林地的影响水平以及种类、生境属性、物种构成以及群落架构等,从而明确生态修复目标。并且要遵循生态规律,遵循自然恢复、人工辅助生态修复以及生态重建之间的次序,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工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规划预案,同时对之后生态修复监测以及生态修复展开实时化的评测,从而让研究的主要内容愈发完善。

3.4 生态修复的规模

在前期,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主要集中体现在小范围的植被恢复或生境恢复。而现如今,伴随探讨的内容愈来愈丰富,生态修复目标的优化程度以及人们对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注重程度的不断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空间以及时间范围也在一步步向外拓宽,因此相关人员要同时考虑陆域以及海域。同时,还需要着眼于国家以及景观实际情况,在多个主体合力下讨论如何实现湿地生态的修复。

4 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

4.1 种植条件

技术人员要全面考虑到各树种适应生长的潮汐浸淹条件,在完成整地之后,还需要明确种植带的高程是否超过海平面,同时要契合各个树种生长所需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威胁到红树林种植的重要因素就是风浪。而红树林通常会在海口区域种植,在这些开阔的海岸带区域,由于风浪相对较大,天然条件下生长的红树林很难顺利存活。因此,建议相关人员将红树林修复区域布置在河口内侧。该地风浪偏小,而在红树林种植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绕开台风季,同时优先通过插杆扶植的方式进行培育,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红树林存活的可能性。

4.2 种植树种选取

相关人员可以培育乡土红树,从而进行红树林生态修复的优化,可选取的红树物种包括白骨壤、老鼠簕、银叶树、秋茄等,上述植物都属于沿海区域最为普遍的红树植被。在经过行业调研后,桐花树、秋茄、木榄以及红海榄等都有诸多现有的苗木,因此将之作为红树林生态修复的主要植物。进一步来说,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已经成为沿海生态修复的普遍手段,各个红树植物在滩涂上表现出带状的形式,具备对潮间带潮汐浸淹频率的契合度。相关人员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依据高潮带到低潮带的立地基础属性予以处理。

4.3 合理设计修复范围

针对需要修复的部分,相关人员要及时培育红树林,首先,积极构建宜林地,也就是说,把非宜林地优化为顺应红树林生长的宜林地。根据有关资料,潮浸深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红树林幼苗以及幼树的培育情况,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宜林滩涂潮汐基面的实际高度。依据各个区域红树林生长带以及潮汐水位之间的联系,明确适宜的种植标高范畴。进一步来说,拟修复区域四周是基围鱼塘,依据各个区域红树林生长带以及潮汐水位之间的联系,顺着基围经过回填海泥,提升红树林的种植床,外部再继续使用模袋和松木桩予以稳固。总体的修复方案如下图1 所示。

图1 红树林生态修复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全面调研出沿岸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现存问题的前提下,编制了一系列以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预案,通过红树林防御海浪,进一步提高岸线抵御自然灾害的水平,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保护滨海湿地的自然生态景观性,帮助人们充分地发挥海岸各方面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实现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红树林生态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生态养生”娱晚年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