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如意

2023-03-23高慧芳

读者·原创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石窟寺马莲鸣沙山

文|高慧芳

鸣沙山·月牙泉

大美中国,遍布华章。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行政区划如同一柄玉如意,故称“如意甘肃”。

初识如意,源于敦煌。我因为课题研究和学校工作任务来到鸣沙山下,静静地观望着澄净的天空,山的倒影在月牙泉中清晰可见、触手可及,想象先人曾经在这里看到过的天空云海自升腾、四面云影幻游龙的壮美辽阔之景。这里是敦煌,千年莫高之所在,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共同谱写一曲壮阔的文明之歌。735个洞窟分布在鸣沙山东部南北长1600米的断崖上,2400多尊泥质彩塑、内壁上4.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为她赢得了“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的美誉。从十六国到元代,历时千年的开凿史,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沧桑历史的见证者。

735个洞窟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的492个洞窟主要是礼佛的场所,北区的243个洞窟则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至今还保留着他们当时修行和生活所用设施,比如土炕、烟道、壁龛、灯台等,没有太多彩塑和壁画,与南区相比,显得朴实简陋。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边塞的苦寒吹不冷一颗炽热的心。来到莫高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敦煌守护人”常书鸿先生的塑像,塑像静静地矗立在敦煌研究院门口。偶尔,在安静的院落里,会看到白发渐多、青丝渐少、腰背渐弯的樊锦诗先生。人不堪其苦,她甘之如饴。唐代大诗人岑参笔下“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的热闹敦煌,到了樊先生这里,变成了日日夜夜的巡看洞窟、灯下著书、安静守望。夜深人静之时,站在莫高窟前,仰望满天星斗,耳边传来九层塔的风铃,连心跳的声音都变得格外清晰。如同樊先生所言,这个时候,最容易想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择一事,终一生。牢记自己的初衷,人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悠悠岁月,几代敦煌人安静执着的守护换来了莫高窟的重焕生机。每当我坐在三危山对面的沙丘上,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感受“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的寥廓,心中就有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开阔。

莫高窟壁画

如今,我因为工作原因,又一次来到如意甘肃。我站在这“天下黄土第一塬”,遥望空中皎洁的明月。

庆阳,是周朝先祖不窋带领族人西迁的落脚地,他在这里播下秫米和粟,成为中华大地农耕文明的新起点;这里,是岐伯和黄帝论道的地方,先人的追问与探索,奠定了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更是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红色文化和血脉在这里绵延不绝。

马莲河静静地流淌着,滋养和哺育着庆阳。马莲河作为黄河的三级支流,也就是渭水的支流泾水的支流,一路蜿蜒向前,不急不缓地走过尽可能多的土地,滋养尽可能多的人民。偶尔,她也有波涛汹涌、气势如虹的时刻。2022年7月15日,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伴着降雨来到庆阳,洪峰流量达到5100立方米每秒。奔波在抗洪抢险一线,我才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辛苦和团结一致奔小康的不易。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市各界齐心协力奋战下,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战绩。

蒲河和茹河,从庆阳西南的覆钟山下缓缓流过,庄严的北石窟寺静默不语、俯瞰众生。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保存有全国最大的七佛殿。作为陇东石窟群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由敦煌研究院代管。甘肃这柄祖国的玉如意,一头是敦煌,一头是庆阳,两座千年石窟—莫高窟和北石窟寺,将这两座千年古城牢牢联结在一起。从大西北的沙漠深处,延展到陇东南的子午岭,跨越千年风霜,历久弥新,绽放华彩。

北石窟寺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在夜深人静的庆阳聆听水流的声音,敦煌九层塔的风铃仿佛在波光粼粼中闪现。

猜你喜欢

石窟寺马莲鸣沙山
新疆巴里坤马莲干草调制方法与使用
马莲湖
我家有一墩马莲
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
好学的马莲菜
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几件西夏汉文文献考释
鸣沙山
实景漫游在巩义《石窟寺虚拟现实项目》的应用
武威西夏亥母洞石窟寺与金刚亥母鎏金铜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