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血脉 促进红绿融合发展
——访红安县七里坪镇红军洞、杨山河吧随笔

2023-03-22章希

工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七里坪红安县红绿

文_章希

巍巍大别山,浓浓红军情,红军第一镇,长胜七里坪。初春时节,笔者一行人专程来到草鞋店村,重走红军路,攀登红军洞,徜徉杨山河吧,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红绿相融、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烽火硝烟的红色印记

草鞋店村位于距离七里坪镇十公里的鸡公寨山脚下,北面与河南新县郭家河乡紧邻。由于处在古道旁边,自古以来家家户户编织贩卖草鞋,村子因此得名。土地革命时期,村民给红军捐钱捐物,捐得最多的就是草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村民们将草鞋摆在路边,送给解放军官兵。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草鞋店村光荣革命传统的写照。这里成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是1933年4月,红二十五军军史上著名的“潘家河战斗”主战场。鸡公寨山势险峻,有天然石洞60余处。革命战争年代,鄂豫两省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展过艰苦卓绝的游击作战,吴焕先、高敬亭、何耀榜等人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石板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怕白匪再凶狂,红军越打越坚强……”为了纪念这段峥嵘岁月,解放后老百姓把山上石洞统称为“红军洞”。

2020年,村里将最大一处“红军洞”开发出来。2021年又进行了二期升级改造,修通上山步道826米,建成可容纳60人宣誓的山脚集结平台,铸造跳崖牺牲的红军女战士晏春山烈士铜像,沿途镌刻红色诗词文字,修建观景平台、休息亭。这里因此成为了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的经典线路,也成为户外休闲运动的绝佳场地。

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攀登,我们来到位于鸡公寨半山腰的红军洞,洞内宽3米、深4米、高2米,可容纳20多人。据随行的村干部介绍,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将后方医院设于此处。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红二十八军和地方武装经常在此落脚藏身。1975年5月,红安县五七干校党委副书记(后为红安县党史办公室主任)郭齐同志,请石匠将从毛主席诗词中挑出的“红军洞”三个字镌刻于洞口上方,“红军洞”由此广为人知。

浑金璞玉的绿色河吧

从山上俯瞰,远山叠翠如屏风,河水漫流似银练,山下铺满大片大片开始泛绿的草场。小鸟一路欢鸣,山花四处绽放。我们拾级而下来到草地上,春风吹面不寒,流水淙淙侧畔,空气像过了滤似的纤尘不染,这里就是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河吧”的杨山河吧。

杨山河吧位于草鞋店村与河南交界的倒水河上游,河道全长8公里,河水清澈,四季长流,是最纯粹、最正宗的绿色水源地。河吧总面积87亩,分为北草坪、南草坪,生态保存完好,是省级倒水河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战国时期,楚军在此演武操练、跑马比武,当地至今还保留着“跑马场”的地名。如今,杨山河吧风光秀美,生态宜人,更难能可贵的是未经大规模开发,保持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原始风貌。游人至此,捧一口清泉,沁透心脾;闻一闻花香,醉入心房;躺在草地上,仰望碧空如洗,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着红安周边的旅游爱好者前来踏青、戏水、露营。满河滩的帐篷星罗棋布,自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许是上天格外眷顾,杨山河吧不仅仅景色优美、生态宜人,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在长江流域的重要繁衍地和聚集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到来。

深入杨山河吧腹地,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周八家”。这里的青砖、黑瓦、幽幽石巷,这里的鸡鸣、犬吠、袅袅炊烟,让人好像回到了孩提时代。周八家古民居是红安县影视剧拍摄取景的重要场地,电视剧《铁血红安》《生死血符》都曾在这里取景。

近年来,七里坪镇按照“以红为魂、红绿相间、多产融合、全域旅游”的理念,成立红安长胜七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全镇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促进红色教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红军洞与杨山河吧通过景区连点成片、品牌共同打造,成功实现了红色教育与自然旅游的融合发展。下一步,七里坪镇将规划修建从杨山河吧沿河北岸至镇区的旅游步道,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保护性开发,推动红绿结合、文旅相融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到七里坪开展红色旅游、红色培训、传统教育,开展休闲观光、户外露营、康养度假。

猜你喜欢

七里坪红安县红绿
夏义兵
饶惠熙
初春
河南红绿辣椒种业有限公司
自撰联(行书)
长胜街上的美女们
游九寨沟
峨眉半山七里坪 邂逅半山梦幻嘉年华
红绿交辉映紫山
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