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溪市20个乡镇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及潜力测算分析

2023-03-22潘凯能汤江龙崔耀元胡慧敏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业用地集约潜力

潘凯能,汤江龙,崔耀元,胡慧敏

(1.江西省地质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队,江西南昌 330001;2.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农业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其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农业用地整治是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部分优质农业用地资源被占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土地利用粗放、农业用地整体质量水平降低等问题日益凸显。测算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潜力是耕地提质改造及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农业用地质量与集约利用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耕地整理潜力,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用地,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将多目标综合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综合评价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由此获得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经过分析耕地潜力和耕地以外的土地,根据各乡镇的增加耕地系数对区域乡镇进行分等定级,考察各区域可供挖掘潜力,为宏观调控和农业用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合理组织。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贵溪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省鹰潭市县级市,中心坐标为北纬28°17'44″、东经117°14'23″。境内地貌形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249 2.7 km2。按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贵溪市农业用地占地面积223 098.0 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9.5%。贵溪市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的“黄金接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因铜矿的发掘和繁荣而被誉为“中国新兴铜都”[1]。

1.2 数据来源

贵溪市农业用地各二级地类数据来源于贵溪市自然资源局。贵溪市的农业用地空间数据、统计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新增耕地数量与系数均来自贵溪市自然资源局中各乡镇新增耕地项目合计。

1.3 方法

1.3.1 构建指标体系

贵溪市各地区的农业耕作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其集约利用水平同样存在差异。本文以县政府行政区划为界,将贵溪市划分为20个评价单元(剔除农业要素相关度不强的城区的东门街道、花园街道和雄石街道3个单元),具体评价单元如表1所示。

表1 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单元

构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定量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本文从贵溪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投入程度等方面着手,从中筛选出可能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3.2 离差标准化法

结合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受到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差异,同时各指标对应的含义、数量级,采用离差标准化法来消除量纲影响数据的情况。本文选择的均是正指标,其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1)式中,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分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初始值,Xmax、Xmin分别为指标最大值、最小值。

1.3.3 熵值法

由于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熵值的差异程度,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若所选指标的数据差异越小,则熵值大,说明该指标代表的信息较少,对应权重值也就越小;反之亦然。

若有m个样本和n项指标,则得到原始数据矩阵

(2)式中,X’ij代表第i个样本的第j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

(3)(4)(5)式中,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所占的比重;ej表示指标的熵值,假设Pij为0,那么ej也为0;Wj表示各指标的权重;指标个数以n表示,则n与m相等。

1.3.4 多目标综合评价法

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可以应用多种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和自身差异程度得到农业用地综合指数,得出的结果更为客观,整套体系也更为成熟,计算公式为:

(6)式中:Yi为总体评价分值,Yi∈[0,1];Wj为i样本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P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所占的比重。总体评价分数越低,那么对应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也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即当Yi=0 时,集约利用水平最低;当Yi=1 时,集约利用水平最高。

1.3.5 耕地整理潜力

耕地整理潜力的计算公式为:

(7)(8)式中,ΔS为新增耕地面积,Si为某村待整理区面积,di为乡镇新增耕地系数,d为某村新增耕地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根据熵值法,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见表3。

表3 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调查分析贵溪市的20个乡镇,采用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情况,获得了各个行政单元的综合分值,结果见表4。以矢量数据对应区域的属性值为基础,对评价单位基于属性值的栅格进行转换处理,并对贵溪市各乡镇行政单元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得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绘制图形,选择曲线变化过渡点及变化率突变点作为分级的阈值点,将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水平可以分为高、中、低3种类型,分级阈值点分别为流口镇、雷溪镇,综合得分分别为0.017 3、0.020 9。

表4 贵溪市各乡镇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分值及分区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空间布局特征为区域面积集中、北面较高、南部较低。由各级区域布局可以看出,高水平农田集约利用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北部,土地资源类型多是平原和丘陵,耕地分布广而连续,面积占比为25%;农业用地集约利用中等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面积占比为37%,这些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大,光、热条件好,但由于该区投入水平和整体效益水平较低,整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贵溪市南部地区的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低等水平,面积占比为38%,由于该区域土地资源多为山地和丘陵,耕地类型少且耕地分散,耕作条件差,虽投入程度较高,但大部分地区的利用程度和整体效益都处于较低水平[2]。

2.2 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2.2.1 耕地整理潜力

新增耕地面积、提高等级幅度和产能,均能增强农业用地整理潜力。根据耕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对贵溪市待整理耕地潜力区新增耕地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贵溪市耕地整理潜力区面积52 279.0 hm2,可新增耕地面积697.7 hm2,平均增加耕地系数为1.5%。土地利用现状包括耕地(含部分中低产田)、荒草地、荒林地等未利用地,以及水塘等,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荒林地、闲散荒地。

2.2.2 耕地以外其他农业用地潜力

贵溪市耕地以外的农业用地主要有林地、园地、草地和其他用地,总面积170 422.9 hm2,占贵溪市农业用地总面积的76.4%,占土地总面积的68.4%。2020 年末,贵溪市林地总面积80 121 hm2,森林覆盖率高达72.07%,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林业总产值为107 597 万元,发挥着较大的经济效益。贵溪市拥有园地面积4 323 hm2,其中果园面积1 751 hm2,占园地总面积的40.5%,2020年水果总产量为34 071 t;剩余类别为茶园和其他果园。因此,园地发展重点应放在果园产业建设上,继续扩大果园种植面积,并对水果进行深加工,增加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产值。贵溪市草地、其他农业用地由于没有单独的统计数据,无法分析其经济增长潜力。贵溪市坑塘水面3 237.7 hm2、田坎2 089.6 hm2,若加以利用,可分别增加养殖水面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173.92、148.43 hm2,可利用潜力较为可观[3]。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多目标评价法对贵溪市20个乡镇的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进行计算,由此总结贵溪市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将贵溪市农业用地划分为3 个等级,并对耕地潜力和耕地以外的农业用地潜力进行分析[4]。

1)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空间约束等因素,分析贵溪市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可以得出,贵溪市农业用地总体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区域面积集中,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北部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南部较低。2)贵溪市农业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较大,建议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实践中可采取各种政策,充分发掘各方力量,保护贵溪市耕地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率。3)合理统筹耕地,形成规模化经营。依据测算出的结果,优先支持开展农业用地整理项目,合理布局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今后,尚待深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业用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并将国土空间规划和具体区域的发展需求作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5]。

猜你喜欢

农业用地集约潜力
破解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难 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2015—2020年徐州市农业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潜力榜
“自埋”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基于GIS的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四川南充嘉陵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