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心理课的美育渗透

2023-03-22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杨小英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心理健康

文/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杨小英

东莞市东城实验中学 白国雄

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有美的享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学习一些经典的美育理论,有一定的美学基础,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学素材,充分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真正让美育完美渗透,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培养人才、塑造心灵,让美无处不在。

一、以美益智,塑造人格

比如教学《实现自我》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去阅读和了解马斯洛的一些代表作,如《动机和人格》《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让学生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涵”。首先肯定要考虑到学生生理与安全层次的需要,不但不要让学生上课疲劳,而且要营造安全舒适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下学习。教师除了要了解和满足学生一些低层次的需求,还要关注到他们高层次的需求,如友谊、诚信、接纳和归属感都是属于社会性的需求,教师引导建立一个温馨、团结的上课环境,以满足学生这个社会性需求。另外像荣誉感、独立性等都是学生的自尊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被关注被爱护。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有自信心、自豪感,有胜任力、成就感,实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这样,学生不但满足了一些低层次的需求,而且激发了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求,如审美、交往、成功需要等,促使学生审美意识的产生。

二、以美导学,拓展思维

美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依据主要是“教师讲述心理活动规律——中职生的自我心理检测——中职生的生物性反应——中职生的兴趣与情感体验——中职生个体思维的激发——中职生的信仰确立”这一心理机制。在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机关被打开,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融合有审美意义的行为,积极对话美育形象,教学活动“美”了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有美的体验,而且丰富了知识,拓展了思维,心理得以提升与完善,观念趋于科学、合理。

三、以美激学,升华情操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健康课堂更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师生合作,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理相融,彼此合作,相互支持理解,教师教得投入轻松,学生学得欢快有趣。

心理教师不但要利用心理的独特性,而且要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美的教育,不但要吃透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而且要仔细揣摩教材情感含义。在课堂上将这些思想感情深入浅出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感受、体验和领会教材中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操得到升华。

四、以美养德,净化心境

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品格和独特的思维去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美的行为,树立美的理想,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孝顺和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可设立探究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一些事情,思考父母为自己的辛苦付出。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利用影视、录像、电脑等现代设备,有声有色,无形浸润,通过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形成美感。

五、以美怡情,绽放心灵

教师上课要有真情实感,富有激情,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情真意切。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相长,使学生美不胜收。

心理课教师在每堂课前要思考好本堂课美育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激发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山河的美、人文美、艺术美、科技美,等等。学生美的情感激发出来了,自然而然地就能获得美的感受。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