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商税还是真神奇?起底网红消毒卡

2023-03-21张毅

电脑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脑报二氧化氯杀菌

张毅

一张小小的卡片,却能杀灭99.99%的病毒,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产品却在疯狂营销下成为网红爆款。

健康需求催生网红产品

后疫情时代,甲流、诺如接踵而来,人们对健康的守护需求催生网红消毒卡/棒。

一张类似胸卡的消毒卡,挂在脖子上或者放在车内,就可以除菌、除臭、灭病毒、除甲醛、除螨,这便是近期在市场上流行起来的消毒产品。从电商平台到微商社群,标称“颠覆传统消毒观念,随时随地净化空气”的消毒卡/棒产品引发不少人讨论,这些消毒卡号称“日本进口”“网红推荐”,一张卡即可防范新冠杀死病毒,本身在后疫情时代就噱头十足,再加上并不高的价格,即便是不少人怀疑是“智商税”商品,却经不住十元左右的低价买个安心。

然而,这些消毒产品真的“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吗?毕竟佩戴这类消毒卡/棒产品的小孩居多,其成分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吗?《电脑报》3·15记者团特对该网红产品进行了一番调查并同业内资深人士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销量惊人,消毒卡/棒市场调查

消毒卡/棒并非全新产品,早在2020年时就曾火过一次,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宣称能防病毒的消毒卡、抑菌卡等产品。当时,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追捧,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出面刊登了《谣言:使用二氧化氯贴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且无毒无害》进行辟谣澄清。

在各种电商社交的推动下,这类产品在今年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以拼多多平台为例,以“消毒卡”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后发现,已拼10万+件的店铺并不少,不少店铺这类消毒卡/棒销量都已过万。而在小红书平台,关于“消毒卡”的相关笔记达600+篇,除部分帖子内容建议大家避雷、拔草外,也有不少种草和表示要购买的文章。

相比三年之前,本轮热卖的消毒卡/棒产品看上去“正规”许多,不少产品都标称自己为“原装进口”“正品授权”,产品介绍图上也多是日文包装+产品介绍,而部分商品为了增加公信力,还会加上李佳琦、小杨哥等网红明星照片,但宣传真实性有待商榷。

除了产品介绍、产地等诸多细节让人疑虑外,消毒、除菌、抑菌等专业字眼同样让消费者疑惑,这样动不动99.99%、99.83%的数据,是否暗示戴上这样一款产品就健康无忧呢?带着这些疑问,《电脑报》记者采访了业界专业人士,让我们一同听听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这些健康网红产品的。

人物专访广州净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邓德春总工程师

电脑报:不少消毒卡在产品介绍页面都有放入机构检测报告佐证产品消毒能力,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测报告是否存在猫腻呢?消费者选购这类消毒产品时,应该关注哪类报告?

邓德春: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市场上不少产品都提供了检测报告,但这些检测报告往往被缩得很小,消费者只能看见“检测报告”这四个大字,报告是哪个检测机构出的,是否正规检测机构,甚至这个报告是不是检测这个效果,都无从得知。

事实上,国家对这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其标志为CMA。也就是说,只有具备CMA标志的检测报告,才是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其他“自有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等检测机构的结果,均不受国家认可。

电脑报:电商平台上,很多商户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来自日本、德国等海外市场,据您所知,消毒卡产品在海外市场生存状况究竟如何?

邓德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消毒产品,这个市场自然就会存在。我们净度公司在出国考察的时候,确实也见到不少防护卡产品销售。

只是和咱们国家的情况一样,大品牌、小品牌林立,有些商家就拿了国外的二三线品牌产品回来做“进口产品”。怎么分辨這些产品呢,如果是正规大品牌,一般都会在咱们国家注册商标,商标的持有人一般为产品的国外生产公司,或者其国内子公司(一般股东也会是生产公司),如果商标直接就是国内公司注册,并且股东也和国外生产公司无关,这个品牌很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

电脑报: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如何,是否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

邓德春: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A1 级安全消毒剂,具备绿色、安全、高效、广谱的特点,被称为“万能消毒剂”。

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极低的浓度(0.1mg/L),即可杀灭诸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对流感病毒等,均具备良好的杀灭作用。

目前被广泛用于饮用水消毒、空气消毒、食品制造和用具消毒、医疗杀菌消毒、水产养殖消毒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消毒剂在合理剂量使用前提下,对人体不存在危害,而过量使用,则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以二氧化氯的使用,主要是看产品的控制。比如防护卡它必须使用缓释技术来控制单位时间的二氧化氯释放量,这个是一个技术活,不仅需要控制释放量,还要保证这个释放量能维持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氯浓度在一个能够杀灭病毒的范围之内。

比如消毒猿牌除菌安心卡,它采用的是高纯二氧化氯,通过特殊的缓释技术,让二氧化氯的释放始终保持在最合理的浓度内。

电脑报:市场这类随身卡产品也有称自己为“防护卡”的,然后强调杀菌功能,再在产品详情页中有意无意介绍病菌,是否存在文字上的“偷梁换柱”行为?消毒(除菌)、灭菌、杀菌、抑菌、抗菌五个专业术语区隔在哪儿?

邓德春:先看看这几个术语,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主要通过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消毒(除菌):杀灭一般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细菌类繁殖体的增殖,即控制菌群的增长。但不包含对芽孢,嗜热菌等杀灭作用。对应的药剂称为消毒剂,也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用的产品,属于化学消毒法。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灯等进行物理消毒。

灭菌:消灭一切菌类的过程,包含繁殖体和芽孢类全部杀灭。比如通过高压锅高温灭菌法。灭菌往往需要特殊的器具。

杀菌:杀死微生物和繁殖体,也可以理解为杀灭致病菌的过程,但芽孢、嗜热菌等非致病菌可能仍然存在。

抑菌: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叫抑菌,它主要是通过一定手段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

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称为抗菌。

通过上面几个术语的分析,不难看出,消毒(除菌)可以理解为一种化学或者物理的处理方法,而灭菌、杀菌、抑菌和抗菌更倾向于处理的过程。

消毒卡的主要功能在于消毒(除菌),它能实现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而这个杀灭作用,需要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来界定。部分消毒卡的生产厂商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所以只能称自己为“防护卡”,详情页自然也不敢说自己的详细作用了,属于一种擦边行为。至于这种产品是否有用,就不得而知了。

电脑报:消毒卡动不动就99.98%的除菌率,这个数据如何得到的?是夸大宣传还是测试上有猫腻呢?

邓德春:二氧化氯具有“万能消毒剂”

属性,只要在足够且合理的浓度内,它是可以达到99.98% 的杀菌率的,这点本身并没有问题。

杀菌率主要通过前述具备资质的CMA检测机构确认。只要是正规的CMA 检测机构,我们认为其杀菌率是可以认可的。重点就看报告上是否具备CMA 字样。如果是非CMA 检测机构,不具备效力。

消毒卡方面,我们反复强调“缓释”和“浓度”,是因为这是消毒卡的技术难点所在。只有缓释才能解决浓度的问题,而浓度也需要缓释来控制。部分产品只是简单将二氧化氯装一下袋就说自己是消毒卡,这种产品的释放量不可控,有可能因为太浓影响人体健康,也可能因为太淡,达不到杀菌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电脑报二氧化氯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元旦大促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二氧化氯纯水溶液的制备
冷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其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