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被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23-03-21张博

建材与装饰 2023年9期
关键词:观赏性造景绿地

张博

(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地被植物能够有效涵养水源,并且净化空气的效果也极为出色,能够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然而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受到气候条件限制,目前常见的地被植物大多为国外引入的冷季型草,这些植物养护成本较高,且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难以发挥地被植物完整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展开了研究分析。

1 我国北方地区应用地被植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般是以大面积栽种造景为主,多种应用方式种植成本较高,并且在日常养护中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同时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植物生长条件有限,城市使用的绿化地被植物多为外来引入品种,这些植物虽然抗寒性较好,但对光照、水分、热度都有着较高要求,还明显存在着对土壤适应能力低的问题,导致了地被植物生长势弱,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欠佳,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应用效果。

1.2 宿根地被植物种类偏少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普遍表现为冬季较冷、夏季湿热,进一步限制了高观赏性地被植物的引入,尤其是许多抗寒能力较差的宿根类植物。据了解,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地被植物均为1 年生或2 年生草花,这类植物不但需要在温室中进行前期育苗,并且花期也大多集中在6—9 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绿化的种植费用,同时也导致城市绿化造景单一,并且绿化效果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1]。

1.3 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开发不足

乡土地被植物不存在环境适应能力的问题,并且经过了自然演化,这些植物节水省肥、管理简单、病虫害少,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养护成本,还有助于开发一些常年生的宿根类观赏植物,进一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性。目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对于乡土类植物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一些优良的乡土地被植物往往还没有经过驯化,因此目前在城市园林中更多只是作为专类建设的材料种类,大范围推广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1.4 地被植物造景方式单一

现阶段,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的应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公园绿地、林下绿地等方面,作为一些彩叶植物的景观搭配和补充,并未进一步发挥出自身的园林绿化美观功能。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应进一步结合城市空间特点、群众需求、文化概念等元素,丰富及拓展地被植物的绿化造景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2]。

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于2020 年4 月9 日—2021 年10 月30 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手段,对太原市晋祠公园、森林公园、迎泽公园、学府公园、汾河公园、晋阳湖公园及和平公园进行了取样分析。试验过程中共抽取了108 个(1m×1m)草本样方,主要针对其中的地被植物耐践踏性、观赏性、自播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目的在于评价不同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坪用价值,各类指标的权重数值如表1 所示[3]。

表1 地被植物坪用指标的权重数值

同时采用“五级制评分法”(表2),针对调查样本中11 类地被植物的生长性状进行评估,并联系表一的权重数值展开矩阵相乘,即可得到调查地被植物在观赏或游憩绿地中的坪用价值,具体公式如式(1)所示。

表2 各项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式中:Yi1j1——表示调查植物在不同功能绿地的坪用价值表示调查植物某一生长性状的指标评分;αi1j2——表示评价指标在对应功能绿地上的对应权重。

通过对蛇莓、委陵菜、苜蓿、蒲公英、绢毛匍匐委陵菜、点地梅、酢浆草、活血丹、夏至草、紫花地丁、粗毛牛膝菊等11 类地被植物进行调查,得到的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从综合性能来看,地被植物的“覆盖度”达60%以上即可满足园林绿化需求;植物“高度”在3.5~4.5cm 时,绿地不仅观赏性强,也最易于养护;植物“均一度”是指其颜色、生长密度、组成成分、生长高度等相关指标,评分达到4 以上时具有较高的绿地坪用价值。因此通过以上3 项指标来看,酢浆草各方面评分指数都相对较高,并且拥有良好的观赏性,因此适宜在公园与城市道路两旁栽种;而蛇莓也同样在各方面具有良好优势,对光照需求不强,更适合作为公园林下植物进行种植;其余点地梅、夏至草、粗毛牛膝菊等植物虽然观赏性较强,但是由于高度、均一度评分较不理想,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更多地与其他植物进行搭配,以便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4]。

其次,从养护难度来看,苜蓿、夏至草、蛇莓、绢毛匍匐委陵菜等地被植物受环境干扰因素较小,其“耐寒性”表现尤为出色;紫花地丁在太原市冬季0℃以下气温环境中出现了萎靡性状,并且春冬两季“覆盖度”比为5.3%,耐寒性评价在11 种植物中最低;此外苜蓿、夏至草、蛇莓、绢毛匍匐委陵菜在进行多次踩踏试验后,“耐践踏性”评分依旧为60%,与之相比紫花地丁仅为25%,因此更加适用于作为观赏性绿地使用,从“自播能力”来看,评分标准最低,苜蓿、蒲公英和酢浆草的得分则普遍高于其他几种植物,因此在植物生长的可持续性上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最后,对地被植物的观赏性考虑,“花期”评分较高的植物,能够对城市园林起到更好的美化作用,实现“三季有花”的建设效果。这一点上酢浆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等3 种植物的表现情况较为出色,花期均维持在150d 以上;而相较于活血丹、委陵菜、夏至草等植物的表现并不理想,普遍难以维持100d 以上,其中夏至草花期仅为31d[5]。

3 北方城市采用地被植物应用的建议

3.1 加强野生乡土植物开发

以上全部11 种调查植物均为太原市本地常见的乡土地被植物物种,经调查发现这些植物普遍具有种类丰富、花期长、适应性强、花色多的应用优势,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北方地区常见的野生地被植物还包括斗菜、连钱草、白头翁、侧金盏等代表性物种,对这些优良野生植物进行引种驯化,不但能够解决城市园林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也适用于城市专类花园、道路绿化、公园建设等方面,不但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绿地范围,又彰显地方风土特色,保证了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6]。

3.2 合理搭配地被植物

北方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普遍较为寒冷,因此当前从国外引入的一些地被植物普遍无法自然越冬,需要园林部门专门针对其进行温室育苗或整地做畦。这一过程不仅任务繁重,同时额外产生的维护费用也极不合理,为此建议园林工作人员加强对宿根类地被植物的推广应用,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将其作为城市花境、绿带、绿地、花坛、公园等地的主要种植物种。在此基础上适度引入一些繁殖率较高的外来地被植物作为搭配,如荷兰菊、假龙头等,保证物种多样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园林美化效果[7]。

3.3 加强养护管理

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种植中,更多的是追求“自然群落”的景观效果,但是却不等同于“原始群落”,要求园林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被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合理选择耐寒性较高、适应能力强的物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结合科学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地被植物景观布局,以保证城市绿地的美观性与持久性。针对地被植物的种植特点,工作人员首先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即对公园、街道、建筑立面以及林下绿地进行分类,根据每一地块的植物类别、种植日期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最后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统一制定养护计划与方案,并且将其录入“资产管理系统”中,一旦临近植物养护节点便能够自动向人工发出提示,以便于及时开展绿地维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还可以采用光学、温度、湿度传感器装置,对城市地被植物绿化区域的光照时长、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全天候采集,及时发现植物生长异常情况,并采取人工干预手段[8]。

3.4 创新地被植物的造景方式

地被植物由于自身生长特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更多地被应用于地面平层造景,不仅导致景观视觉效果单一,同时也容易造成群众的审美疲劳,本文提出以下几种造景应用方式。

(1)园区道路绿化。将不同物种的地被植物相互搭配,种植在园林步行道路的路基、分流地带等位置,并按照不同色彩布置成“螺旋状”或“流线型”绿化地块,不但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在不影响游人观赏视角的情况下,起到路线引导作用。这样的绿化布置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色调的绿化种植模式,使得人们在观赏游玩的过程中,形成跳跃式的视觉感受,不但对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的居民起到了调节身心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在观赏过程中,导致游人产生视觉疲劳。除此之外,园林工作人员还可以尝试将矮牵牛等色彩艳丽的草花植物挂植于园林围栏或道路两侧的垃圾桶上,不但起到了立面美化效果,同时也形成一定的环保宣传效果[9]。

(2)组合花境。“花境”的设计特点在于利用植物自然分散生长规律,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造景效果,在使用地被植物进行装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被植物的“斑块”生长效果,对其体型、色彩、姿态、数量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以此对空间或景观起到美化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地被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性,并合理地借助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穿插迂回、高低错落的组合搭配,确保植物造景在不同季节均呈现出独有的景观特点,不仅可以避免植物造景长期保持单一模式而引发审美疲劳,同时也能够展现出更多的城市特色。

(3)垂直绿化。一些藤本或蔓生地被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长势迅猛,且对人工管理的需求较低,因此可以在园林裸露山体、建筑立面、挡土墙等垂直或斜坡位置大量种植,起到立面美化效果,同时还具备极为出色的生态功能。如将之种植在园林建筑小品与地面之间的衔接位置,可以有效缓冲二者生硬的色彩过渡,使园林景观更为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一方式不仅满足了园林绿化需求,同时也能够合理控制园林装饰的成本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绿化景观设计之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对地被植物绿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其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强调园林工作应注重对乡土地被植物的开发,同时加强造景、养护、选种等各方面工作力度,以此发挥地被植物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效果。

猜你喜欢

观赏性造景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2019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创同档期新高,《流浪地球》观赏性居历史调查影片第一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从家居风水谈观赏性植物室内摆放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