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2023-03-21王欢秦平伟尹珺伊张军刘秋瑾田秋丰白长胜王岩沈思思金振华王丽坤张国华张备薛沾枚

家禽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鹅舍鹅群种蛋

王欢,秦平伟,尹珺伊,张军,刘秋瑾,田秋丰,白长胜,王岩,沈思思,金振华,王丽坤,张国华,张备,薛沾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沙门氏菌不仅感染家禽、家畜,还可以间接感染人,主要通过蛋、肉、奶等产品传播。鹅沙门氏菌病又称鹅副伤寒,病原型较多,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1],而且不同地区菌株差别比较大,交叉之后也不具有保护作用,极易产生耐药性。沙门氏菌病在鹅群中发病率较高,主要侵害2月龄左右的幼鹅,成年鹅感染后不容易发病,一般呈隐性经过,但可带菌感染其它健康幼鹅,因此成年鹅和幼鹅要分开饲养,并做好疫病的防控措施。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治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预防该病的发生。

1 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

1.1 鹅沙门氏菌的传播特点

鹅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感染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疫病;感染沙门氏菌的种鹅会通过种蛋直接传播,使鹅胚在孵化前死亡[2],或使刚出生的雏鹅成为弱雏。日常饲养管理中,沙门氏菌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设备传播。

1.2 鹅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特点

春季、夏季多发,特别是在雨季,沙门氏菌生长速度快,疫病处于高发阶段。

2 鹅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

雏鹅感染沙门氏菌后表现精神沉郁、不合群、不愿走动、食欲不振、消瘦、腹泻、粪便黄绿色、结膜炎、呼吸困难等,一般发病2~5 d内死亡。成年鹅感染呈隐性经过,无明显症状。

3 病理剖检症状

主要的病理剖检变化在肝脏,表现肝脏充血、肿大、色泽不均,呈黄色、带斑点,肝脏表面有细小的坏死灶;心包膜增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粘膜充血、坏死;脑膜充血、出血;卵巢、输卵管有炎性变化。

4 实验室检查

4.1 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和心脏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37 ℃培养箱过夜培养,发现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较细小,无色,边缘光滑、中间微隆起;挑取单菌落进行染色镜检,可观察到革兰氏阴性、细长的两端钝圆杆菌。

4.2 三糖铁生化试验

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中,置于37 ℃培养箱过夜培养,可见三糖铁斜面变成红色。

5 诊断与防治

5.1 诊断与治疗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鹅沙门氏菌。由于沙门氏菌在临床上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越来越低,因此本病治疗前最好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本试验使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比较敏感,因此本试验选择丁胺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具体用药情况:病鹅隔离后采用5%丁胺卡那霉素100 g/200 kg饮水,同时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辅助治疗;病情严重者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10 mg肌肉注射;每天2次,用药5 d后病鹅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增加,粪便恢复正常。同时对可能污染的鹅舍进行清扫,每天用百毒杀、石灰乳等对地面、墙壁和料槽、饮水器等进行消毒,持续1周;每天用过氧乙酸带鹅喷雾消毒1次;舍内适当通风,保持干燥和适宜的温湿度,并用鲜蒜捣碎加5倍量水给大群内服,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5.2 预防措施

5.2.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不良等应激因素会导致鹅发生沙门氏菌内源感染,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育雏阶段。勤打扫鹅舍和运动场地,保持鹅舍清洁、干燥,定期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夜间要有专人看守,注意温、湿度是否适宜,给鹅群创造最佳的饲养环境。雏鹅和成年鹅分开饲养,防止交叉感染;每隔2 d清理一次粪便,防止污染饲料和饮水;老鼠是沙门氏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重视灭鼠工作以消灭传染源。饲养管理人员在进入鹅舍之前做好个人和用具的消毒,避免带来外源污染;要每日清洗饲槽和饮水器,定期检修鹅舍水槽、料槽等设施,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定期做好鹅舍环境消毒工作,最好每周带鹅消毒一次,及时消灭病原体;饲料营养要全面,粗精料、青饲料比例要恰当,并给与一定量预防用药,增强鹅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5.2.2 做好种蛋消毒 种鹅健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种蛋,因此种鹅场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主要疫病血清学检测,淘汰阳性鹅,建立阴性鹅群并保持健康。每天及时收集种蛋,用干净毛巾或卫生湿巾清理种蛋上的粪便及污染物,低温储存。储存时要避免种蛋二次污染,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3]。入孵前可使用熏蒸法、浸泡法进行种蛋消毒。熏蒸法:每立方米用40%福尔马林溶液30 mL+高锰酸钾15 g,温度25 ℃,湿度75%~80%,密闭熏蒸30 min。浸泡法:在配制的1/5 000的高锰酸钾的温水溶液中洗涤脏蛋,晾干后立即入孵,注意清洗过程动作要轻柔,不要弄破种蛋。

5.2.3 免疫预防 由于沙门氏菌血清型种类繁多,接种多价免疫血清疫苗效果可能不显著,因此为有效预防鹅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可与当地畜禽疫病防控部门联系,充分了解本地及养殖场出现的沙门氏菌种类,最好使用与当地血清型匹配的疫苗或沙门氏菌自制菌苗用于疾病的预防。

6 小结

鹅沙门氏菌的防治要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养殖场管理者要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切断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消除诱发沙门氏菌的不良应激如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冷热应激等因素,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给鹅提供相对舒适的饲养环境;提供营养合理的日粮,在疾病发生的高风险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投放适量抗菌药物进行预防,还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鹅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猜你喜欢

鹅舍鹅群种蛋
被鹅追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鹅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引狼入室
养鹅如何防暑降温
氯化钙溶液喷淋对鹅舍湿度的影响
放鹅娃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