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幸福到万家》看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女性书写

2023-03-21潘乐颜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期
关键词:秋菊题材村民

潘乐颜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乡村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但不可否认,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剧目发展较为缓慢。而乡村女性作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众多乡村题材电视剧所关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无数优秀的新时代农村女性从未停下她们探索的脚步。《幸福到万家》讲述了这样一个励志故事:敢爱敢恨的现代版“秋菊”何幸福嫁到万家庄后与利益、家族不断对抗,与村民共同探索发展新模式,真正体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她们敢想敢干、独立自主的可贵品质。后来她通过不断努力改变了自身和村庄的命运。该剧是乡村振兴语境下新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典型范例。本文结合《幸福到万家》,论述如何从女性视角切入,在推动新农村转型的背景下,书写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勇敢、自信与成长,为“秋菊”的故事呈现出新的表达空间,反映时代新风。

1 《幸福到万家》:乡村振兴剧的新呈现

乡村题材电视剧聚焦我国乡村现实问题,立足农村,以大众的朴素生活为出发点,讲述乡村故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一批回应现实、书写当代史书的新农村题材电视剧涌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引领下,相比上个十年,乡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当下乡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中。近两年,一系列乡村剧力图呈现乡村振兴的蓝图,昭示出新农村的鲜明风貌。乡村题材电视剧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逐渐展现出较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传统乡村题材电视剧相比,新时代乡村题材电视剧正逐步摆脱单一的叙事视角,着力打造更加丰富、多元、广泛的叙事空间。并且,它们从多方面塑造剧中人物形象,降低个人英雄化,扎根土壤,聚焦现实,使得人民的形象更为鲜活,也让乡村题材电视剧更具时代张力。有学者曾经指出:“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农民’影像的塑造和变迁折射出创作者不同时期对于‘农民’以及‘新农村’的实践认知,而创作者对于‘新农村’的实践认知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农民’形象的传播。”[1]而乡村女性作为乡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众多乡村题材电视剧所着力关注和塑造的。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我国农村妇女人数曾占到妇女总人数的80%之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农村女性问题都在农村剧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正如不同时期作品中的农民映射出创作者在不同时期对于新农民和新农村的认知一样,面貌不同、性情各异的乡村女性形象在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审美衍变也见证了中国乡村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变迁[2]。

《幸福到万家》由郑晓龙、刘雪松、姚远联合执导,赵丽颖、刘威领衔主演,故事时间设定在2010年左右。该剧自开播以来热度居高不下,收视率表现甚佳,连续7天位居黄金时段卫视电视剧排行榜第一。截至2022年7月6日,该剧在北京卫视的酷云平均收视率达0.494 4%,在东方卫视的酷云平均收视率达0.451 7%[3]。在《幸福到万家》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表示,现实题材的剧要有历史学家的眼光,要有文学家的情怀,要有匠人的技艺。而这些关键点都在《幸福到万家》中有所呈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教授杨乘虎看到了何幸福这一角色对当下乡村女性和城市女性的励志作用,他认为该剧让大众看见了新时代乡村新女性形象,何幸福“较真、执拗、讲理但是又重情忍让、又敢于大开大合,对当下农村女性和城市女性都有树立人生典范的作用”[4]。故事中不仅有乡村新女性对幸福的追求,也有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不回避矛盾却也不放大冲突,是新乡村剧的有效解题法。

2 新时代“秋菊”的成长史

《幸福到万家》改编自陈源斌长篇小说《秋菊传奇》,和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同源。《秋菊打官司》的一炮而红使得“讨个说法”在1992年成为流行语。何幸福和秋菊有一定的共通性,她们都不畏权势,一心讨说法,是极具韧性的女性角色。与原版小说故事不同,剧版没有让何幸福一告成名,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没有被民间神化。《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更像是人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平凡却坚韧的女性。故事始于一场传统的农家婚礼,不精致却“接地气”。万家庄还保留着“闹婚”的习俗,婚礼期间,万家庄村支书万善堂的儿子万传家领着一众朋友,借着民俗陋习羞辱了何幸福的妹妹何幸运。何幸福听到妹妹的呼救,破门而入,拿着小凳子砸伤万传家,万传家这才停手。在故事的开始,何幸福就是一个不向传统规矩妥协的人,她认为“凡事都要讲个理”。何幸福好强的性格和她自身的经历有关,她是家中长女,父亲早逝,她很早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督促妹妹学习,读书仅读到初中便辍学。虽然她学历不高,但她明事理、懂是非。在妹妹被万传家欺负之后,她执意要“讨说法”。当旁人都问她“图啥呢”,她回答:“我就图分辨个好坏对错,如果连好坏对错的理都不讲了,那人活着还是人吗?”定下了这个基调之后,“讨说法”“讨理”也成为推动后续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而在她拒绝向传统规矩妥协,且不断挑战权威之后,村里贴出告示明确声明今后禁止“婚闹”,这是何幸福第一次撼动万家村的“劣根”。

何幸福是一个极其简单和纯粹的人,她做事有原则,对认定的事情锲而不舍,因为坚信“有理走遍天下”,所以为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但“讲理”真能远胜于其他,解决任何的问题吗?何幸福这一角色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乡村新女性形象,但也正是因为其不完美使得角色更加鲜活和真实。起初,她为娘家、夫家这样的“小家”维权,带着“认死理儿”的劲儿热血敢言,一股劲儿往前冲,但此时的她并未完全与旧观念割裂。后来她贷款建大棚遇到征地强拆、丈夫被踢伤住院、挺着大肚子维权,何幸福成了村里人眼中忘恩负义的另类。而她转变的开始是在城里工作时,她遇到了同样真诚和正直的律师关涛。他们两人虽出身不同、学历不同,但理念相同,心意相通。两人惺惺相惜,关涛充当了她事业上的领路人,是关涛促使何幸福法律意识的觉醒。她不断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用“情”和“理”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她是乡村新女性的代言人,在为家人和村民谋公义的过程中,与旧习俗搏斗,与人情世故碰撞,提升自己之后不忘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才是新时代真正的“大女主”。

除了何幸福,剧中其他女性角色也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女性力量: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婆婆看到媳妇如同看到当年的自己,默默以媳妇为豪;王家小女儿秀玉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不断作出牺牲,但依然坚信通过学习和勤奋可以改变人生;万家女儿传美因一己私欲“偷走”了他人的人生后良心不安,最终选择面对真实的自己,回到曾经支教的地方;何幸运迷失在物欲中后又再次找回良知初心,转而走向正途,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片中的男性人物也有所成长,比如何幸福的丈夫王庆来,一开始走入城市,停滞不前,但是在何幸福的影响和带领下,他最终回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当上了蔬菜合作社社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万善堂虽然好面子和固守封建传统秩序,却有其诚恳善良的一面,逐步认识到儿子、女儿乃至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整治绵延多年的陋习,关键时刻在“情”和“理”中坚守“理”。与传统剧目不同,该剧不仅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人物,更努力用真实却克制的笔法填充每个人的血肉。《幸福到万家》的成长性和进步性超越了一般乡村致富常规喜剧的框架,何幸福与其他女性角色遭遇挫折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她们在犹豫中摸索前行、在学习中进步的故事,构成了一部平凡却生动的乡村女性励志图鉴。

3 乡村振兴语境下的“新秋菊打官司”

正如前文所说,何幸福是现代版的“秋菊”。30年后,当经典的人物原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融入了当下乡村振兴的背景,“秋菊的人物故事必须重新演绎”[5]。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工程,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还包括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生态环保建设等。编剧以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基础,以“新时代秋菊”何幸福鸣不平、打官司的故事逻辑为线索,添加了大量人物故事,有婚闹传统陋习、非法征地、冒名顶替、合同纠纷、环境保护等,环环相扣,以此推动了叙事的发展。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如何找到一个观念变革的领头人,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性格和村民精神,形成属于自己的乡村治理模式是一个乡村振兴的关键根本。乡村治理不能再依靠传统权威和单个人的意志,而应该强调村民主体性,给予村民权利,保障村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权和讨论权,才能不断探索出符合当地情况并获得村民认同的治理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剧中何幸福就是这个村庄的重要领头人,她挑战权威是在不断探索乡村从“人治”向“法治”进阶的可能性。在剧中,万家庄已经完成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变化,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村庄中,仍需要何幸福这样的人的不断努力才能在冲突和阵痛中实现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村庄都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正如《幸福到万家》海报上所写的:“想要活成参天大树,需要有自己的根。”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它的根是需要村民们共建和守护的。只有强调村民主体性,让村民参与管理和探讨公共事务,形成自己的文化,一个村庄才可能活成“参天大树”。

该片虽然像大部分乡村题材电视剧一样,关注的主体是乡村现实,但其并未将视野局限于乡村之中,而是向城乡融合这一更大的命题延伸。郑晓龙导演说:“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认为,进城才是农村人的唯一出路,而是要靠大家的共同奋斗,缩小城乡差距。”[6]当何幸福在城里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后,她的视野更为广阔了,她在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差距的同时更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通过自身奋斗,她实现了从保洁到前台的转变,更是成为律所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成为成熟的现代女性。很多剧本故事可能发展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但“离乡再返乡的人生轨迹,是何幸福这个人物最为出彩的一笔”[6]。何幸福在城中摇身一变成为职业女性,但她并未放弃乡村,用自己的智慧回到村里经营民宿,带领村民走向富裕。并且在万家庄面临污染危机与利益集团对抗的时刻,她用知识和“认死理儿”的劲头,带领村民勇敢斗争,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退缩,在污水治理、乡风改造的乡村建设中实现了乡村振兴语境下女性力量的延伸。

从一开始对传统陋习的质疑,到返乡后开了第一家民宿,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再到依靠从城里学习的法律知识来抵制环境破坏,何幸福的力量是靠一点一滴累积的,不管是她本身的性格还是在城里工作的经历,缺一不可。何幸福就像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把善良、正直等优秀品质从农村带到城市,而后她又将在城里学会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带回农村,反哺家乡,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人[7],帮助乡村文化恢复自我“造血”功能。在《幸福到万家》中,城市与乡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扶持与被扶持的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在现实中,乡村和城市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互相联系,完整而紧密。《幸福到万家》重新解读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乡之间不是单向输出或扶持,而是携手并进,城市帮助乡村发展进步,乡村为城市输送人才,而人才在学会知识和拓宽视野后回归故乡反哺乡村,生生不息共促繁华[7]。

4 结语

不同于大多数乡村题材剧,该剧扎根真实的乡村生活,直指现实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在叙事过程中,剧中虽然有多条主线,但主次分明,且人物描写并非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模式,而是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塑造一群多元的人物形象。《幸福到万家》将视角触及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领域,将人物置于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该剧也不同于其他乡村女性剧,在塑造女性力量、乡村文明建设的时候,围绕何幸福的成长之路,全方位展现万家庄在法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侧写乡村振兴的深层次主题。何幸福是新一代“秋菊”,以个人影响大众,实现自身、家人和村庄的共成长。在故事的最后,从富强村的摘牌到最美乡村的转变,从万善堂的卸任到何幸福的上任,该剧的理念不断被延伸,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秋菊题材村民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秋菊成长记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世界上最大的树屋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秋菊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