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高考化学中的实验探究题

2023-03-18刘燕秋

高中数理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浓硫酸吸收塔方程式

刘燕秋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试题命制提高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强化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考查.2023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取消选做题,化学题量采用“7+4”形式,这势必会对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方式有所影响.笔者对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学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1 以基础实验为依托考查实验归纳能力

以基础实验为依托的实验探究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基础性较强,涉及的实验多为学生熟悉的课本实验,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实验技能,能对已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进行归纳总结.高考实验题的形式或在实验装置中进行创新,或在一道试题中涉及几个基础实验,因此,透彻理解已学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熟悉常见的实验现象,是解答此类实验题的关键.

例1(2022年广东卷,改编)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过浓硫酸的性质后,欲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微型装置.图中a~d均为蘸有相应溶液的棉球.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1

A.Cu与浓硫酸反应,既体现了H2SO4的酸性,又体现了H2SO4的氧化性

B.a处棉球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棉球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体现了浓H2SO4的物理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比较熟悉的Cu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实验装置是试题的创新点,属于绿色化学中的微型实验范畴,是高考常见题型,基础性较强.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在反应中,浓H2SO4既体现了酸性,又体现了氧化性,选项A 分析正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红,a处棉球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即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 分析正确.蘸有品红溶液的棉球遇SO2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SO2有还原性,两者相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使蘸有酸性KMnO4试液的棉花褪色,选项C 分析错误.观察题图可知,所用浓硫酸过量,反应生成的水会被浓硫酸吸收,使得生成的CuSO4无法形成蓝矾晶体,因此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体现了浓H2SO4具有吸水性的物理性质,选项D分析正确.答案为C.

2 以工艺流程为依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以工艺流程为依托的高考试题,是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的重要载体,所涉化学知识隐含在题干和问题中,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流程图,理解其中涉及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

例2(2022年湖南卷)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的一种简单流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

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

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

C.合成槽中产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

D.滤液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

分析本题以铝电解厂烟气的净化流程为背景,考查物质制备类实验.把握物质的性质和混合物的提纯,准确分析和解读所给流程图等是解题的关键.将含HF 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加入过量的Na2CO3,Na2CO3与HF 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F=NaF +NaHCO3;接着向合成槽中通入NaAlO2,吸收塔中生成的NaF、NaHCO3和NaAl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aHCO3+6NaF +NaAlO2=Na3AlF6+4Na2CO3+2H2O,据此分析解答.铝电解厂烟气中含有HF,陶瓷中含有SiO2,SiO2会与HF反应,所以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选项A 说法正确.溶液喷淋法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的吸收效率,选项B说法正确.合成槽中含有生成的Na3AlF6、加入的NaAlO2、过量的Na2CO3,因为NaAlO2会与CO2反应,所以产物为Na3AlF6和Na2CO3,选项C 说法错误.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2CO3,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选项D 说法正确.答案为C.

3 以物质的制备或测定为依托考查实验综合能力

以物质的制备或测定为依托的实验探究题,通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较强,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熟悉常见化学仪器,掌握实验设计流程,理解化学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设计原则,并能通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化学计算,是解答此类实验探究题的关键.

例3四氯化锡(SnCl4)是无色液体,熔点-36 ℃,沸点114 ℃,极易发生水解.实验室用如图3所示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2)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导管a的作用为_________.

(3)试剂M 的名称为________.

(4)SnCl4遇水易水解生成SnO2·xH2O,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的核心.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SnCl4,利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装置A 中制取氯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通过装置C中的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净化后的氯气通入装置B,在加热条件下与Sn 反应生成SnCl4,由于SnCl4熔沸点低,B 中反应生成的物质通入F 中用冰水浴冷凝收集,SnCl4易水解,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在F装置后接装置E吸收水分,未参与反应的氯气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到大气中,用装置D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根据分析,按照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C→B→F→E→D.(2)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导管a的作用为平衡反应容器内外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3)试剂M 的作用为吸收制取的氯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故应为浓硫酸.(4)SnCl4遇水易水解生成SnO2·xH2O,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Cl4+(x+2)H2O=SnO2·xH2O+4HCl.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基础性较强,预测2023 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此类试题的难度会提高,学生需要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面对陌生的试题情境,能结合所学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理解,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方法,如溶液的浓度、产品的纯度、物质转化率的计算等.

新的高考形式必然会产生新的考查方式,体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探究题必然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在往年高考试题命制形式的基础上,参考新教材编写理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充分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提高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为新的高考形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完)

猜你喜欢

浓硫酸吸收塔方程式
巧配化学方程式
挑战一级方程式
低温甲醇洗H2S吸收塔和CO2吸收塔流程模拟
教养方程式
二氧化碳吸收塔现场组对焊缝局部热处理施工技术
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硝单元急冷吸收塔水珠分离器两种组装工艺的介绍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浅谈烟气脱硫改造中吸收塔改造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