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精神篇:弘扬优秀劳动文化
——摘自《劳动教育箴言》

2023-03-18

工会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箴言格言司马光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形成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光荣传统。前有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的劳动故事广为流传,后有《悯农》 《观刈麦》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深刻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劳动的尊重和认同。本章以传统劳动文化为线索,精选了古诗和格言,并延伸了蕴含在古代劳动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研提供精神指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增广贤文》

◆箴言释义◆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 《古今贤文》,是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称其《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

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的决定,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的决定。一个家庭得以维持长久的关键是和睦,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

这则格言的每句话都点名一个主旨,告诉我们,人一生中的每年每日都十分重要,我们要珍惜每寸光阴,凡事赶在时间的前头,早做计划、早做打算,这对人一生的发展都起到关健性作用。家是人一生的港湾,维持家庭的和睦,团结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才能家兴人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勤劳,“勤以立身”“持勤补拙”“不勤不获”“勤能制胜”等成语都说明勤劳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人这一生中要学习、要成长,如果我们连一个早晨都不能好好利用,又怎么能合理规划利用一年、一生的时间呢?春天是一年的开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强调了春天在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代表着希望与青春,人这一生最好的年华是青春,珍惜时间和青春,对整个人生的发展与成长都弥足珍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而家庭的和谐来源于良好的家风,一个家庭成员生活得幸福与否,与家庭成员的素质紧密相关。人的一生只有善于规划、勤勉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保持勤奋刻苦的好习惯,做一名辛勤的劳动者,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耕耘”一生,光彩一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训俭示康》

◆箴言释义◆

《训俭示康》 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

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回节俭很困难。

我们从小就知道司马光七岁砸缸的故事。司马光一生的磊落和廉洁在历史上赢得了声望,他一生践履“修齐治平”,深知 “俭能立名成业,侈必堕落自败”的道理。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就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忧劳忧国,并教育孩子诚实,生活朴素。他家一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骄纵。

这则格言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靡、浪费,含有自勉、警世之意。当人们从节衣缩食变得不愁吃穿的时候,是很容易的;而从丰衣足食变得节衣缩食的时候,恐怕就难了。人们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在节俭朴素中辛勤劳动,担当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重任。只有这样,家庭才会富足,国家才能昌盛。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箴言释义◆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著,以政论、史论为主,以古鉴今,针砭时弊,文风平易自然,反对浮艳华靡。

忧患和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贪图安逸享乐会导致国家灭亡。

这句格言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对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原因的总结。唐庄宗征战军事能力超群,通过数十载的艰苦征战得以使国家稳定繁荣,是这种忧患意识和操劳品质造就了他的成功;然而,片刻的安定使他忘记了昔日征战的艰辛奋斗,不知节俭且荒淫奢侈,这是他失去国家的原因。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勤思劳动为荣,不贪图安逸;要始终不忘初心,立足自身岗位,做出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同时应时刻保持“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只有时刻警醒、勇挑重担,用心踏实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和民族安定和谐,繁荣富强。

猜你喜欢

箴言格言司马光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箴言
格言
司马光砸缸之谜
格言
格言
格言
生活家箴言
司马光砸缸
画中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