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安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3-03-16李广健

旅游纵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六安市六安红色旅游

何 琴 李广健

(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引言

2021 年,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 万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 万亿元,增长28.4%。旅游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形式。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尤其是2017 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对革命老区而言,发展红色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可将文化、历史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兴旺与乡风文明,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2]。游客进行红色旅游,既可以领略国家的秀丽风光,又可以通过红色事迹洗涤和净化自己的心灵。游客满意度会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意愿及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重游和推荐意愿,因此提升游客满意度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

近年来,较多红色旅游景区虽然在接待游客人数和综合服务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红色旅游设施不健全、红色文化感染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完善等问题[4-5]。因此,本文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拥有众多的红色文化遗址,如纪念馆、纪念园、旧址群等(见表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不仅有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独山革命遗址、金寨红军广场等国家4A 级红色旅游景区,还有霍邱县烈士陵园等国家3A 级红色旅游景区。另外,六安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红色旅游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如独山镇的“文创+夜游”创新了红色旅游新风尚;金寨县斑竹园镇以红色文化为主,打造出了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为辅的“红色小镇”。

表1 六安市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二、六安市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 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红色资源丰富

六安红色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浓厚。20 世纪初期,革命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1905 年2 月,陈独秀和柏文蔚等人创立了岳王会,这是近代史上安徽省最早一个带有政治性的革命性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有代表性的独山镇创造了安徽省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三个第一”:打响了六霍起义的第一枪、组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民主革命政权(六安三区工农革命委员会)。独山镇共走出了16 位开国将军,被誉为 “将军故里、瓜片故乡”与“中国第一将军镇”。

六安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六安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440 个(含493个点),包括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烈士陵园、战役遗址遗迹及其他革命纪念设施,时间跨度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依托红色资源,六安市目前已建成1 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六安-金寨-霍山),形成3 条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

2.区位优势

交通便捷更有利于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到六安市红色旅游区。六安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翼,与安徽省会合肥市相邻,是大别山区域的中心城市。六安市很早就建设了动车与高铁站点,并且距离合肥新桥机场较近,车程不到1 小时,到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也仅有3 ~4 小时的车程。目前,“合六城际铁路”也在积极计划中。

(二)劣势(Weaknesses)

六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表现形式单一,多为“走马观花”,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较多红色旅游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相较于杭州、苏州等一线城市,六安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明显落后,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硬件基础还不完善

当前,六安市红色景区基础设施不健全,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不健全,各种先进的通信设施和设备还没有普及,一些地区的住宿、饮食、卫生条件都未达到现代化的旅游标准。

2.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存在于六安市部分红色旅游景点中。旅游是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其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然而,六安市部分景区的从业人员还没有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缺乏细致的市场营销,不能在细节上体现关爱,不能及时、主动地为游客提供帮助,忽略了应以礼貌、体贴、专业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与尊敬。

3.旅游景区内部存在缺陷

六安市部分红色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不到位,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各个部门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等原因使得旅游景区缺少一个统一的风格,各景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仅仅是简单的重叠,并不能形成完善的旅游文化服务系统和网络,无法有效引导和调动游客的游览积极性。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和国家对红色旅游事业更加重视。比如,2022 年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六安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如实施了《六安市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经营方案(即“139”计划)》,出台了《中共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工作的意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六安市红色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有9 个,列入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有15 个[7]。

2.邻边城市的辐射

红色旅游是我国目前历史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合理性、发展性和持续性的外在体现[8]。随着“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六安城市发展格局由地理位置的不利因素向发展的有利条件转变。合肥市委也敏锐地把握了这一历史契机,在“链上合肥”战略实施的同时,还将加快“六合经济走廊”的建设。此外,六安于2021 年12 月8 号被列为沪、苏、浙三省结对帮扶市,同时还与上海松江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邻边城市的扶持有利于六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整合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

(四)挑战(Threats)

1.行业竞争问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产业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各具特色,但是为了避免让广大旅游者产生千篇一律的感受,红色旅游景点必须有所创新,同时也要保持其所具有的红色历史意义。这既是一大难题也是一项突破,想要打造世界闻名的红色旅游文化城市,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红色旅游模式。结合不同的红色旅游市场,运用现代科技打造一个属于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化景点,这将会给六安市带来极大的挑战。

2.发展和保护红色旅游问题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创新发展,旅游开发后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红色旅游是一种独特的行业,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需要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适当的控制。然而,现行的法规还不完善,六安市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仍存在盲目开采、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系统等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已有的红色资源,对六安市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推动六安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高红色旅游区的知名度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喜欢通过观看短视频缓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抖音、西瓜视频、微博、小红书等大众社交媒体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种趋势下,各大红色旅游区可以通过培训一些旅游主播,在大众媒体平台注册官方账号,采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快速提高知名度。另外,要及时回复网友的评论,解答网友的疑惑,帮助大众快速了解六安市红色旅游区的特色,从而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实地观光。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红色旅游营销 工程

要把六安大别山景区的旅游公路规范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同时通过加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拓展红色旅游市场。通过企业之间的商业往来,促进六安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红色旅游的市场拓展。另外,六安要对红色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进行全面整修,还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广特色产品,创造文化、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景区服务水平

当下,六安市红色旅游区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如实地考察独山镇革命老区时发现其存在景区导游解说不够专业、周边配套设施的服务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实施红色旅游区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和一定学历,如导游需要考取导游资格证书,景区负责人必须具备本科学历等;第二,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红色文化教育,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第三,景区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参观其他红色旅游区,相互学习与借鉴,扬长补短;第四,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季度或年度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公开表扬或物质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景区负责人需要与其进行交流,了解详情,帮其设立目标。

四、结语

六安市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优势,目前的发展机会主要为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邻边城市的辐射,交通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但也存在规划不足、发展滞后、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竞争日渐激烈和市场需求逐渐多样的挑战。六安市要想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且高效地利用目前所具备的资源发展现实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其中包括网络直播、虚拟解说等,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重游意愿。此外,红色旅游区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先进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六安市六安红色旅游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