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3-03-16闫闪闪罗思敏陈小鸳刘国秋温华斌

旅游纵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康养江西省中医药

闫闪闪 罗思敏 陈小鸳 刘国秋 温华斌

(赣南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为此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高位推进国民健康事业发展。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中健康旅游产业满足了人们对旅行体验和健康服务的双重需求,逐步成为健康产业中最具有活力且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出台了较多政策指导性文件,大力促进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江西省也紧跟中央步伐,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对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并未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故而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仍然较为落后。

当前,关于健康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旅游的发展类型[1-5]、发展对策[6-9]、发展模式[10-13]、发展路径几个方面[14-18],其中又以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的研究居多,但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相关学者的过多关注,相关研究主要是以产业融合发展视角、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及“旅游+”的形式展开,基本围绕融合驱动要素、融合发展基础、融合发展方式、融合发展路径等提出建 议[19-21]。在当今社会“融合发展”的潮流中,中国健康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有望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与架构。

就目前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主要是以森林旅游为主题的健康旅游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其中掺杂部分江西省特有的文化旅游、运动旅游等,而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象仅出现在森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和温泉旅游的结合中。整个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健康旅游产品品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森林旅游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突出,温泉资源丰富的宜春和中医药资源丰富的樟树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显著。然而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实际发展中也显现出宣传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提出适合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为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指导。

近年来,健康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江西省旅游总收入中健康旅游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增长,成为江西省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融合性研究,因此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策略研究对促进江西省旅游业转型升级与实现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省健康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且多丘陵山地,河网密集,水系发达,水热条件好,森林覆盖率达63.1%,位居全国第二,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优厚。2020 年,江西省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绿色生态优势,开展多项环境治理工作,空气质量近5 年最好,全省设区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4.7%。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旅游景点,截至2020 年年底,全省旅游景区约2 500 处,其中5A级景区13 处,历史文化名城6 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600 处;世界地质公园3 处;世界遗产地5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1 处,国际重要湿地2 处。

在江西省众多旅游资源中,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承担着教育文化的历史重任,培育出中国历史长河中诸多文人骚客,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白鹿洞书院可考典籍诸多,但其不仅有典籍,还有诸多文物,为江西文化添彩良多。另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的庐山雄、奇、险、秀,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山中有奇特三叠泉、被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的世界最大白鹤群和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庐山谷濂泉”等。同时,江西省宜春市被授予“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其境内的明月山融山、石、林、泉、瀑、湖、竹海为一体,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等称号。红色旅游景区井冈山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天然氧吧,生态环境极佳,为当今理想的旅游疗养之地。与此同时,婺源油菜花海、篁岭晒秋、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古刹东林寺、名楼滕王阁、候鸟家园鄱阳湖、水乡小村李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是江西省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

(二)健康旅游资源现状

1.健康旅游基础利用情况

江西省围绕现有旅游资源,充分发掘山水、医药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健康旅游业,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加快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刺激健康旅游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创收点,带动省内经济发展。另外,江西省还推出6 条康养旅游精品路线,分别从医疗、温泉、森林、避暑、运动、文化6 个方面打造特色休闲康养胜地。

樟树市充分发挥“中国药都”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提出要推进中医药特色医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宜春市等拥有优秀温泉资源的地区充分利用温泉优势,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旅游,如温汤镇依托富硒温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温泉旅游,带动温泉康养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九江等地则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南昌市、景德镇市等依托山地优势,设计避暑旅游新路线,将盛夏与季节疗养结合,开发地区健康养生旅游新品牌。

2.健康旅游业发展态势

目前,江西省旅游总收入逐年攀升,旅游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态势(见表1)。2011 年,江西省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万亿大关,2015 年是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旅游收入占当年全省地区生产总 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的21.6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54.30%。江西省大健康产业推介大会数据显示,江西省计划大健康产业总投资4 822 亿元,推介的473 个项目中包含242 个康体旅游领域项目,大力推动康养旅游,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

表1 2000—2021 年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极具发展森林康养的潜力。目前,江西省已有70 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 家森林康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江西省中医药文化深厚,历史悠久,适宜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2018 年有4 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入围国家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依托现有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产业,江西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国家大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围绕森林康养、中医药健康旅游、温泉疗养、气候康养、文化康养、运动康养全面发展,形成了完整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二、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的SWTO 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截至2020 年年底,我国65 周岁以上人口共有19 064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5%,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加凸显,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明显,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扩大。据中华预防医学会统计,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仅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健康旅游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亚健康人群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健康人群[14]。由此可知,健康旅游市场巨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显著,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015 986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2 189 元,江西省生产总值25 691.5 亿元。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是一种彼此关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双向性作用关系,经济发展可为人群健康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和人群健康水平[15]。江西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众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条件下,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对健康、长寿的渴求也渐趋向强烈,简单的旅游活动已经难以满足民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生活,参与到健康旅游活动中,对健康旅游服务的要求也开始提高,正是多元化的要求刺激江西省健康产业多方向发展,利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劣势(Weaknesses)

1.健康旅游产品发展质量参差不齐

如前文所述,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温泉康养旅游产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气候康养旅游产品、文化康养旅游产品、运动康养旅游产品构成了江西省构建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旨在通过发展六大类康养产品推动江西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六大产品体系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进度喜人,而其他四大类健康旅游产品发展相对落后。已知的森林康养基地有国家级单位6 家,省级单位70 家,在中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当中江西省也有4 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入围,而官方承认的温泉康养基地、文化康养基地、气候康养基地、运动康养基地未有报道,此四类健康旅游产品目前以景区形式面向大众。但森林与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发展速度远超温泉、文化、气候、运动健康旅游产品,江西省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呈现健康旅游产品发展不同步的现象。

2.健康旅游产业推介少,知名度低

当前江西省健康旅游的大众知晓度和品牌效应都不高,大部分游客对江西省健康旅游相关产品都不了解、知之甚少,对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参与性也不高。大部分游客在选择江西省旅游目的地时,多选择红色旅游景区、环境优美的自然旅游目的地等,只有少部分游客对江西省中医药、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有所了解和选择。而且江西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力度不够,现在旅游营销手段多为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多媒体平台,通过调查发现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多以“武功山”“绝美云海”“仙境云海”“日出”等标签宣传武功山绝美风景,这是对于旅游产业的宣传,相对于健康旅游的宣传推介是极少的,众多有健康需求或者倾向健康旅游的旅游者在这些宣传中无法获取江西省健康旅游的信息,间接影响其放弃选择江西省作为健康旅游的目的地。

3.健康旅游人才匮乏

健康旅游活动是健康与旅游的融合成果,其人才要求也是有着两大产业的特点,单一的旅游型人才或健康型人才无法完美地从事健康旅游行业工作,健康旅游产业需要复合型的专业化人才。但是目前江西省健康旅游人才较少,特别是既懂健康管理知识又懂旅游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极度匮乏,严重制约江西省健康旅游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江西省某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导游证的人数大幅度提升,比重由原来的12.32%提高到45.52%,但旅游管理学生考取健康管理师的人数仍然不足,由原来不足1%仅提升至15.78%,同时拥有导游证、健康管理师的学生仅由原来的0%提高到15.28%[22]。由此可见,江西省健康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开始重视健康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江西省健康旅游人才仍然十分匮乏。

(三)机遇(Opportunities)

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下,江西省作为一个健康旅游资源丰厚的目的地,有着资源禀赋价值极高的健康旅游资源,健康领域的发展得到了江西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健康旅游蓬勃发展。例如,江西提出中医药健康强省、旅游强省战略,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康养旅游发展的意见》。此外,为倡导“健康出游”,进一步刺激江西省旅游市场复苏,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2020 年“爱江西·健康游”主题推广系列活动等。

当今服务业发展规模相当可观,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巨大,作为服务业中的大类,健康产业与旅游行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成为极具社会经济价值的产业。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产业的发展不断要求产业自身进行创新发展,但是目前来说单一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这就要求进行产业融合。在这一背景下,江西省各级政府发布了诸多政策性文件,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江西省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0-2030 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康养旅游发展的意见》等,大力推动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四)威胁(Threats)

截至目前,已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健康旅游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各省也纷纷把健康旅游产业作为自身旅游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15]。国外健康旅游市场中,以温泉健康旅游、森林健康旅游、体育健康旅游等为主的康养小镇纷纷兴起,健康旅游市场中各色产品层出不穷,生存压力较大;国内也有诸多省份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部分地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已比较成熟,如云南的西双版纳“森林之旅”、福建福州的“温泉疗养”等,这些省份健康旅游相对来说开发时间较早,对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威胁。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目前虽然已取得初步成功,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作为新兴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江西省要突破重围,发展特色产品和服务,构建特色品牌,提高产品吸引力。

三、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民间资本”合力,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均衡发展

产业的发展不能以单一产品的发展来代表整体,单一产品的突出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若想产业取得较大进步需要促进整体发展。促进健康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应从多方着手,可以“政府+民间资本”的形式推动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均衡发展。首先,要突出政府职能,由政府制订计划,实行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的方法,由政府牵头,帮助落后健康旅游产业与先进的森林健康旅游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建立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其次,要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健康旅游产业,增加对落后健康旅游品类的投资,提高其服务质量,切实缩小与先进产品的差距。

(二)关注游客信息获取渠道,打造独特品牌形象

目前,江西省推出了旅游产业特色品牌“江西风景独好”,但关于健康旅游品牌地域性不明显,且传播力度不足。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视觉获得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等。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所接收的健康旅游信息更加纷繁复杂,为达到使游客获得更多江西省健康旅游信息的目的,可以从信息获取渠道出发,建立独有的品牌logo 形象,以便更好在游客心中建立健康旅游品牌形象。建立好独有品牌还需要推动健康旅游的品牌整合传播,可围绕江西健康旅游对健康旅游者进行信息传递,在旅游者心中构建江西健康旅游值得参与的观念,扩大潜在健康旅游客户群体规模。

(三)“培养+招收+教育”并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旅游的旅游活动,健康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在全球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旅游业的新业态,所以产业发展对健康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旅游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其掌握健康知识与专业的健康技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江西省可以采用“培养+招收+教育”的方式建立人才队伍,实现健康旅游人才流转的良性循环。

培养是调查健康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确其不足之处,加以针对性的补充培养,从而提高江西省健康旅游产业现有的健康服务水平;招收则是提高江西省健康旅游招聘要求,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旅游人才,提高健康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水平;教育则是加强校企合作,打破高校与健康产业的信息交流不对等,从源头上培育专业性人才,储备健康旅游人才后备 资源。

四、结语

健康旅游产业作为旅游新业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高度重视,给予众多扶持,江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医药文化、道家养生文化等为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资源起点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今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江西省应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健康旅游特色品牌并建立复合型健康旅游产业人才队伍,稳步推动自身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本研究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对江西省健康旅游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既能拓展健康旅游研究的领域,又能为进行健康旅游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健康管理相关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另外,本研究也具有3 点现实意义。第一,现如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江西省老年人占据本省人口较大比例,养老康复需求较为迫切,本研究提出的相关策略有助于满足江西省亚健康、疾病人群的健康需求。第二,有助于健康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创收点。本研究以产业融合这一视角为切入点,以江西省为例,探索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推动健康旅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有助于提升江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为江西省健康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提供合理的策略,推动江西省健康旅游融合发展顺利进行,对其他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相关研究和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康养江西省中医药
模拟成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