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未来 志存高远

2023-03-16李清堂

军工文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工办刊

就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和《军工文化》杂志迎来了十五周年华诞,可喜可贺。

杂志创刊以来,一直秉承“大国防、大军工、大视野、大宣传”办刊理念,坚持“政治家办刊”办刊原则,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着力为军工行业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文化平台,深深扎根在国防科技工业这块沃土,坚持“融汇军工理念,弘扬军工精神;聚焦军工现实问题,引领军工文化方向;拓宽军工企业视野,彰显军工文化品格;致力军工文化研究,服务军工文化实务”的办刊宗旨,努力提升军工价值、传播军工文化,铸军工魂,展军工旗,坚守军工责任,实现文化价值,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文化建设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军工文化经过几代军工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践和长期积淀,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尤其是军工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意境深邃高远,内涵丰富深厚,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工人热爱军工,献身军工,前仆后继,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已成为军工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影响着和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当前,国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国外敌对势力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用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影响和腐蚀着我们的军工队伍,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炮声的激烈战争。面对着思想文化领域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尽谋划策,为打造国内一流刊物尽自己一份努力。

坚守不易,有坚守才有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姚远他们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十几年发展,《军工文化》杂志与时代同行,与国脉国运紧密相连,与国防科技工业同频共振,与军工企事业发展协调同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军工精神,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军工文化建设的权威样本,成为军工行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骄傲品牌。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军工人、航空人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军工故事,传承军工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让新时代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更加广阔的的舞台上进一步展现。《军工文化》杂志作为连接军工业内和全社会的桥梁,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强国伟业传递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前程远大,未来可期。为《军工文化》杂志未来的发展送上深深的祝福!快挖掘、提炼和整合我们的军工文化,尤其是尽快构建一套军工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体系,继续增强我们的军工报国、甘于奉献、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大力弘扬新时代军工精神,保持军工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建设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

航空文化是军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吴大观、罗阳、顾诵芬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航空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以航空报国精神为核心的航空先进文化。这些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为崇尚使命担当的忠诚精神、坚韧执着的奉献精神、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接续奋斗的逐梦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在航空工业的具体体现,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供给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我与《军工文化》杂志有着多年的交集,在核工业集团工作时,我就经常阅读杂志,向所属单位推荐上面的精品文章,同时也为杂志积极撰稿。来到航空工业集团工作后,我更是关注到《军工文化》杂志的发展,为提升杂志办刊品位出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工办刊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