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树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以扬州市为例

2023-03-14赵迎春赵景奎王志坚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扬州市种苗乡土

赵迎春 赵景奎 金 蓉 姜 振 王志坚

(1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0;2扬州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江苏扬州 225000)

1 乡土树种的概念

乡土树种是指乡土植物中的木本植物,其概念和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树种,是指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具有高度生态适宜性的树种总称[1],即除了土生土长的树种之外,也包括从外地引入后经多年种植驯化后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如广玉兰、刺槐等虽然原产于北美洲,但在扬州市已经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且完全适应该地气候,故广义上,它们均属于扬州市乡土树种。狭义的乡土树种,是指某地区天然生长的树种种类,即“土著”木本植物,它与外来树种相对应,是指原产当地并经长期自然选择,经受当地极端气候条件、病虫侵袭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考验仍能健壮生长的树种[1],也可简单归纳为“土生土长的树种”,它们更能体现地域特色。笔者主要讨论狭义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乡土树种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无论生态效益、应用价值还是经济效益都非常高。笔者在扬州市树种清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乡土树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2 扬州市乡土树种概况

通过对扬州市树种清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扬州市乡土树种共44科105种,占总数的40%。从生活型来看,这105种乡土树种中,常绿乔灌木20种、落叶乔灌木71种、木质藤本10种、竹类4种,其中落叶乔灌木最多,占总数的比重达68%(图1)。从科属分布来看,树种种类最多的科是蔷薇科,共12种,占11.4%;其次是榆科,共11种,占总数的10.4%;第3位的是壳斗科,共6种,占5.7%;第4位和第5位分别为竹亚科和蝶形花科。野生种群有70种,主要分布于仪征市的丘陵地带,包括桑树、野蔷薇、猫乳、圆叶鼠李、海州常山、狭叶山胡椒、白檀、麻栎、白栎等。

图1 扬州市乡土树种(狭义)的种类组成

3 扬州市乡土树种的保护对策

乡土树种的保护应以野生种群为主。扬州主要地貌为平原和丘陵,无高山深谷,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这些特点导致该地区野生树种资源破坏问题较严重,野生树种生境非常脆弱,一些珍稀植物的野生分布已经濒临消失。保护野生乡土树种对当地的生态平衡、植被演化研究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确定重点保护树种

根据突出重点、科学保存的原则,确定以经济或生态价值高、群体小的野生种群为重点保护对象。具体标准:①分布范围狭窄,调查仅见5个以内的群体或群体在10个以内但总数量少于50株的树种;②野生状态为主,无人工栽培或人工栽培的数量不超过5株的树种;③有较高的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树种。根据以上标准综合分析,符合条件的野生乡土树种共有13种(表1)。

表1 重点保护的扬州市野生乡土树种

3.2 落实保护措施

3.2.1 原地保护。原地保护是指采取相应措施,将保护对象在原生地保护起来,使其正常生长、不受外因伤害[2]。原地保护小区选择分布较为集中且受外界干扰较小的区域,若在几个树种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联合划定保护区作为原地保存基地,既保护了树种,又保护了原生境。部分树种如粗糠树和厚壳树以单株的形式存在,则直接原地保存单株。

根据不同植株、不同群体所面临的不同处境,分别采用设置物理隔断、清除荫蔽树及周围杂灌、整形修剪、增施有机肥和客土埋根等措施复壮,然后挂牌保护。具体措施如下:①根据野生群体的范围用栅栏、围墙等形式设置保护边界,对分布于马路边的适当扩大保护边界;②以群体或单株为单位挂牌,标示保护对象编号、名称、科属、生物学特性、数量和范围等内容;拍摄相关照片、采集标本,建立种质资源库信息档案;③每年监测一次树木生长状况(树高、胸径、冠幅等)和周边环境,定期更新信息;④对次生林适当修整,清除无保护价值杂木,改善其生存空间;⑤对病虫害严重或树形不佳的剪除枯枝、病虫枝、弱枝、徒长枝,使阳光透入;⑥每年根据生长状况酌情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⑦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树干涂白,杀灭虫卵及病菌;⑧广泛宣传野生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醒群众不要随意砍伐、攀折或踩踏,加强保护;⑨制定保护种质资源的村规民约,对村民破坏行为加以约束。

3.2.2 种苗扩繁。针对应用价值高、野生群体数量少又无成片分布的植物,除了原地保存外,须收集到异地保存基地(或苗圃),通过种苗扩繁扩大植物群体。种苗扩繁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方式[3]。种子繁殖的具体工作包括种子加工与调制、种子贮藏、种子催芽和播种育苗等。无性繁殖包括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容器育苗等。

3.2.3 开展科学研究。在保护和种苗扩繁的基础上,对部分树种开展科学研究,如遗传性研究、繁育技术研究等,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4 扬州市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对策

树种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受用途和生产因素影响[4]。用途可以细分为园林用途、生态用途、其他用途如药用、食用等。生产因素包括种群频度、繁殖方式、栽培特征等,生产因素决定树种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

4.1 筛选重点开发树种

参考张正军等提出的树种评价方法[4],结合本地乡土树种的特点,制订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是将用途分为园林用途(6分)、生态用途(4分)、其他用途(4分)3个指标;将生产因素因素分解成群体数量(4分)、繁殖方式和移植成活率(4分)2个指标,对每一个指标划分2~4个标准进行打分,乘以权重后即可获得该树种的综合系数。以此进行排序,即可确定乡土树种的综合评价值。

根据综合计算结果及专家意见,确定了15种用途丰富、群体数量少且繁育易的树种作为重点对象:山合欢Albizia kalkora、豆梨Pyrus calleryana、杜梨Pyrus betulifolia、白栎Quercus fabri、黄檀Dalbergia hupeana、狭叶山胡椒Lindera angustifolia、厚壳树Ehretia thyrsiflora、粗糠树Ehretia macrophylla、皂荚Gleditsia sinens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苦楝Melia azedaeach、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香椿Toona sinensis、槲树Quercus dentata、猫乳Rhamnella franguloides。

4.2 多元合作、多产业联动

4.2.1 以特色种苗村为依托,加强繁育苗圃建设。重点树种推广应用的主体是苗木,苗木繁育是树种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开展苗木繁育工作除相关政策引导之外,还需在推广初期建设一批繁育苗圃以起到示范作用,推动重点树种的繁育和推广。重点树种繁育苗圃建设可以结合特色种苗村建设进行。

4.2.2 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重点乡土树种遗传多样性和繁育技术研究。针对重点乡土树种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了解其在扬州市分布的群体遗传结构、种群竞争压力、种群稳定性等,为种质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5],具体内容包括野生种群跟踪调查和样本采集、分子遗传多样性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展种质创新。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加强繁育技术研究是关键,应该对重点树种的种子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容器育苗技术以及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研发,根据研究结果,将繁育技术已成熟的乡土树种作为重中之重,首批推广。

4.2.3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行产业联动,促进乡土树种产业化推广。①将乡土树种推广与园林产业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将乡土树种开发与城市公园建设、市政建设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园林景观领域的相关企业加大乡土树种的应用比例,解决乡土树种苗木的销路,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园林建设中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应用比例应达到4∶1。②将乡土树种开发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村庄绿化没有体现乡野的特色,所用树种与城市公园一般无异。可引导乡村旅游景点加大乡土树种的比例,优先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景观营造,同时可开发以乡土树种观光为主的旅游线路,配备乡土树种科普标识牌或人员讲解,向大众宣传和科普乡土树种,努力挖掘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③开展产业化利用途径研究。以特色种苗村为基础,对有较高应用价值的乡土树种进行产业化开发。积极引导苗木企业和特色种苗村合作,参与到乡土树种的综合开发利用中,探索合作模式,延长乡土树种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展订单化生产,探索“苗木企业+散户”的生产模式,形成闭环式产业链结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5 讨论

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利用,均应该先明确重点树种再制订对策,以达到针对性强、易落地的效果。本文涉及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树种的评价筛选方法相对简单,其他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更为全面和严谨[5]。后续还需进一步优化方法,使得重点树种的确定更为精确。

猜你喜欢

扬州市种苗乡土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