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023-03-12栗建昌张志龙陈灏贾云鹏

党员生活·中 2023年2期
关键词:山东粮食农业

栗建昌 张志龙 陈灏 贾云鹏

冬日的雪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种粮大户段希林的650亩麦田里,成垄成行的小麦正在冬眠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天茁壮成长。

尽管受秋汛晚播、后期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段希林的粮田2022年仍喜获丰收。其中,3.28亩示范田经省市县联合专家组现场实打实收,小麦亩产839.2公斤、玉米亩产1031.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粮食单产纪录。

放眼齐鲁大地,在万亿元农业产值基础上,山东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3700万农村干部群众正一起努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产业兴旺守牢粮仓

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四级书记守牢“饭碗田”。2021年秋,产粮大市德州启动“吨半粮”示范区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

从“吨粮”到“吨半粮”,粮食产量实现高位再增长并不容易。德州建立四级“书记抓粮”机制,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核心区、市抓高产片,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廣、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网络提升等六大工程,为每块麦田配备农技专家,通过“一个行政团队+一个专家团队”的服务对接机制,实现稳粮增产。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00多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主要粮食作物关键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山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饭碗田”越守越牢。2022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1108.76亿斤,比上年增加8.62亿斤,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智慧农业托稳大食物观。在“蔬菜之乡”寿光市崔岭西村,菜农崔江元打开手机,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显示,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等工作在手机操作界面就可以遥控完成。过去夫妻俩要忙大半天的活儿,如今只需在家里动动手指头。更精准的水肥、温度控制,让他的西红柿品相比以前更好,一年能多挣几万元钱。手机成为新农具的背后,是山东农业生产的智慧程度不断提升。

向设施栽培要果蔬,向规模养殖要肉蛋奶,向海洋牧场要水产品……智慧农业助力大食物观落地生金。近年来,山东常年蔬菜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800万吨左右,给全国贡献了安稳的“粮袋子”、丰盛的“菜篮子”、多彩的“果盘子”。2020年,山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全链条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在位于邹平市的西王集团,一粒玉米被“吃干榨净”,形成了淀粉、果糖、玉米胚芽油等一系列产品。“用玉米胚芽提取油脂,不与粮食争地,既能提高附加值,又能增加国产油脂供给。”西王集团董事长王棣介绍,仅玉米胚芽的利用就已形成50余亿元产值。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山东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截至2022年7月,山东省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11.1万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4.4万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2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2万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加快培育农业“链主”企业,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推动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竞相涌现……“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品质得到提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说。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山东坚持生产、生态、生活统筹一体布局,一体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绿色生态支撑乡村振兴。

齐鲁乡村各美其美。位于齐长城脚下的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办事处石子口村,村内80%以上的民居是石头房子。“这些石头房过去没人稀罕,被闲置甚至破损坍塌。”石子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伟告诉记者。

近年来,当地引进文化旅游公司对村内的40多套石头房子改造升级,打造了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精品民宿,同时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了包含食、宿、创、乐、耕、学、养等元素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

如今的石子口村,一间间原生态石屋依山而建,乡愁与诗意融为一体,村庄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原来的省级贫困村成为了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富裕村。

针对沿海、平原、山丘等不同面貌,山东已形成鲁东滨海、泰沂山区、运河沿线、鲁西平原四大风貌区和山东海岸带、运河风光带等特色风貌带,一大批各美其美的齐鲁乡村串珠成链,由“户户美、村村美”向“田园美、生态美”提档升级。

乡村建设全面升级。远离洪灾实现安居,曾是一代代黄河滩区居民的梦想。由于紧邻黄河,“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的情景多次上演,黄河滩区基础设施差,群众日子苦。近年来,伴随着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陆续完成,60万滩区群众喜迁新居。

乡风文明心情更美。山东省深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摘自《瞭望》

猜你喜欢

山东粮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