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力模型的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2023-03-12何烨姿刘岩峰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物流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引力辽宁省农产品

何烨姿,刘岩峰(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战略内容。在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上,农产品的生产问题已经被广泛关注并重点加以解决,与此同时,随着生产问题的改善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也慢慢显露出来,目前落后的农产品物流是限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发展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已经成为解决下一阶段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向。为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共建,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构建了农产品物流网络。

本文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引力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辽宁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农产品物流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对实现辽宁省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农产品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拓宽辽宁省农产品市场,促进辽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1 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符合实际情况,在综合性、易获取性、可比性、科学客观性的原则下,本文参考杨博[1]、何美玲[2]、曹志强[3-4]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对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指标的选择,对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如表1 所示。

表1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的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共有4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首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城市的物流规模水平,一个城市的经济贸易发展的越好,投入到物流建设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就越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中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个二级指标描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辽宁省内农产品的运输流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因此,在描述城市物流规模水平的指标中选取公路货运量、公路里程,同时选择交通运输财政支出指标也能够反映城市物流的建设情况。其次,选取农产品的供需情况来衡量辽宁省农产品的物流需求,在农产品需求水平指标的选取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人们对商品的购买能力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情况,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越多其农产品的需求量就越高,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能够代表居民对农产品的购买能力;农林牧渔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主要农产品产品这3 个二级指标都能够有效地衡量城市的农产品供给水平。

2 研究方法

2.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旨在寻找多个指标中隐藏的共同性,将有共同性质的变量归为一类因子,在降低指标数目的同时使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因子分析法目前被学者们广泛应用到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将多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简化成能够被分析的少量综合指标。因子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Bartlett 球度检验、KMO 检验用来确定初始数据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此步骤将原有的多个指标综合成少量指标;并旋转载荷矩阵。(3)得出成分得分并结合方差贡献率进行计算得到综合得分,最后依照得出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再结合实际数据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2.2 引力模型

本文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引力分析中,分析两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引力强度的大小同两地的物流质量以及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关,则两个城市间的物流引力强度Fij,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G 为引力系数,本文中此值取1;Mi和Mj分别代表两个城市的“物流质量”;dij表示城市i 和城市j 之间的综合经济距离;r 代表引力衰减系数,本文此值取2。

在本文中,考虑到辽宁省内农产品物流主要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因此两地之间的距离采用考虑到空间、时间、成本的农产品物流的综合经济距离。

式中:dij表示城市i 和城市j 之间的综合经济距离;Dij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公路里程;Cij为公路运输费率,本文此值取1.7;Tij表示两地的公路运输时间。综合公式(1)和公式(2)后得到的最后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公式如下:

3 实证分析

3.1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获得的辽宁省14 个城市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如表2 所示,提取的2 个公因子表示原来12 个衡量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的81.214%,表明数据信息损失较少,可以较好地解释初始数据。

表2 各主因子初始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 单位:%

根据表3 结果可以得出,主成分1 能够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产品需求水平;主成分2 能够代表城市物流规模水平与农产品供给水平。下一步计算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合表2 中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得到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中14 个城市的主成分因子得分。再使用两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乘以主成分因子得分,得到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因子的综合得分,两个公共因子及综合因子得分及其各自的排名如表4 所示。

表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根据表4 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因子综合得分进行分析,其中沈阳市和大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因子综合得分分别为1.85 和1.75,沈阳市的得分略高于大连市,两个城市的得分皆远大于其他12 个城市。沈阳和大连作为辽宁省的“双核”城市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高新技术的支持以及坚实的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其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提升提供了坚实有利的条件。

表4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因子得分排名表

3.2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引力分析

为了便于计算,将综合得分整体线性平移4 个单位后带入到引力模型公式中,根据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官网中2020 年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行收费标准,依照第4 类运输车辆类别,以1.7 作为公路运输费率,得到辽宁省14 个城市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结果统一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如表5 所示。

表5 辽宁省14 市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表

根据表5 辽宁省14 市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表的引力强度,将辽宁省14 市间的物流引力强度以1、0.5、0.1 为分界点划分成4 个等级,如表6 所示。

表6 辽宁省14 市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等级

按照辽宁省14 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综合得分以及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综合城市的地理位置,将14 个城市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城市:沈阳、大连;中心城市:营口、鞍山、盘锦、锦州;辐射城市:本溪、抚顺、辽阳、丹东、葫芦岛、阜新、朝阳、铁岭。根据分类的三个层次以及辽宁省14 个城市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应用ArcGIS 软件构建出辽宁省14 市农产品物流网络图,如图1 所示。

沈阳市是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综合得分的榜首,拥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需求及供应能力强,因此构建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以沈阳市为中心辐射周围城市,图1 中圆圈内表示沈阳市的辐射范围。沈阳市到本溪市之间的运输距离短、运输时间短并且两者拥有着较高的物流质量,使得沈阳市与本溪市之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最强,同时沈阳市与其距离较近的周边城市包括鞍山市、抚顺市、辽阳市、铁岭市之间均拥有较强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在沈阳市农产品物流的辐射范围内,鞍山—辽阳之间因其运输距离短,城市间经济来往密切拥有仅次与沈阳—本溪之间的农产品强物流引力;铁岭—抚顺、抚顺—本溪之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也处于较强引力水平。

图1 辽宁省14 市农产品物流网络图

大连市作为辽宁省“双核”城市之一与沈阳市齐头并进,拥有着强大的城市经济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大连市地处辽宁省东南角,三面环海,农林牧渔总产值高,但主要农产品产量低。因其地理位置原因,同沈阳市相比,大连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差,造成了大连市物流质量高,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8 组处于较弱引力水平、5 组处于弱引力水平的结果。

中心城市营口市、盘锦市、鞍山市、锦州市与辽宁省其他城市之间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大多数处于较弱引力水平。营口市和盘锦市在渤海辽东湾东北岸紧密相邻,东西两侧分别是中心城市鞍山市和锦州市,南邻核心城市大连市,属于辽西、大连和沈阳物流圈的交汇处,具备优异的交通运输条件。虽然营口市和盘锦市在农产品物流综合得分以及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是造成两者较弱引力强度的原因却完全相反。营口市拥有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需求水平,但是其农产品供给水平位于辽宁省末位。盘锦市则相反,拥有较高的农产品供给水平,但是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需求水平的公共因子F2 得分位于辽宁省14 个城市中的倒数第二位。鞍山市的农产品物流综合得分排名第四位,地理位置处于辽宁省的中部地区,对于辽宁省其他13 个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相当,综合上较低的物流规模及农产品供给水平使得鞍山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多数处于较弱引力强度。锦州市是进入东北地区的“咽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锦州市拥有较高的交通运输和物流设施基础水平,但是锦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锦州市同其他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大多数处于较弱引力水平。

4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构建

根据对辽宁省14 个城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以及农产品物流引力进行的分析,同时综合考虑各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根据上文划分的三个层次,核心城市:沈阳、大连;中心城市:营口、鞍山、盘锦、锦州;辐射城市:本溪、抚顺、辽阳、丹东、葫芦岛、阜新、朝阳、铁岭。建议构建以沈阳市为核心,辐射鞍山等周边城市的沈阳物流圈;以锦州市为中心带动阜新、葫芦岛、朝阳的辽西农产品物流圈;以大连市为核心,联合营口市、盘锦市,带动丹东市,形成大连农产品物流网,共同构成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

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可以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周围的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阜新,为其农产品物流发展、物流设施基础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及技术支持。锦州市利用自身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整合辽西物流圈农产品物流资源,带动地理位置偏远的阜新、朝阳、葫芦岛平稳发展。提高大连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能量,将丹东、营口、盘锦划入大连农产品物流网,同时地理位置优越的盘锦、营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连市地处边缘所带来的不能充分融入辽宁省农产品物流共同发展的影响,大连农产品物流圈的建设同时也会加强大连市对辽宁省其他城市经济贸易、农产品物流发展上的联系。沈阳农产品物流圈、辽西农产品物流圈、大连农产品物流圈三个农产品物流圈统筹规划,能够有力推进辽宁省农产品物流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5 结论

本文首先构建了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因子得分及排名情况。然后,运用引力模型计算辽宁省14 个城市互相的农产品物流引力,并根据其引力强度大小划分成四个强度等级。将辽宁省14 个城市分成核心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城市三个层次,绘制出辽宁省14 市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图。最后构建以沈阳农产品物流圈、辽西农产品物流圈、大连农产品物流圈三个农产品物流圈为主的辽宁省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

猜你喜欢

引力辽宁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引力
感受引力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