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和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策略分析

2023-03-12童光展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物流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集群公式电商

冯 梅,童光展(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0 引言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新时代“互联网+三农”发展的新征程。2018 年中央政府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强调乡村振兴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就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电商产业在助力产业转型、创新乡村商业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动能。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上日程。一方面,职业教育需对接乡村需求,融合地方资源,在新技术背景下提高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在为农村电商的职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相互耦合,协同共生。两者的联动强调双方的合作共赢,更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因此,本文以湖南省的省情为基础,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研究。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研究并不多。邓德艾[1]利用职业教育在职业培养、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上的功能优势,从师资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三个维度为职业教育电商精准扶贫提供保障。陈孝强[2]结合十堰山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十堰地方职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施路径,包括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地方产业结合等,探索出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基本得出相同的结论: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相互关联、互利共生,两者的联动发展也是他们作为理性主体的必然选择。其不足之处是,学者们的研究大多站在理论层面,没有对两者的联动程度深入探讨,缺少必要的经验分析和实证检验。同时学者们并没有对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融合对策提出的依据进行深入探讨,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因此,本文将从解释结构模型出发,开展湖南省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有据可循地提出相关对策,为其联动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关系分析

1.1 职业教育为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持。农村电商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它优化了农产品的供应链,重构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电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3]。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指立足农业生产基础,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将处于特定空间领域的相关生产、经营、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企业,以特定的网络组织形式集聚而成,进行一定电子商务活动的产业综合。因此,发展农村电商需要懂农业、商业、物流、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1.2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带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农村经济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科技人才数量少、技术结构不合理、专业团队缺乏等问题。新形势下农村电商产业急需一批具备网络推广、市场数据分析、产品价值定位等技能性的人才。职业教育需以此为依据,促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

2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2.1 解释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认为复杂的系统由若干子系统要素组成,学者可以结合知识、实践及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构建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由于它的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系统工程中[4]。其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系统的构成要素集T,其中Ti(i=1,2,…,n)表示系统中的第i 个要素。T={T1,T2,…,Tn}。

(2)根据因素Ti和因素Tj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邻接矩阵A=(aij)n×n。然后确定各要素间的可达矩阵P。可达矩阵P 根据公式(1)确定。

(3)对系统进行区域和级位划分。区域划分前首先分别计算每个元素的可达集R(Ti)与先行集A(Ti),以及因素Ti的共同集C(Ti)。R(Ti)、A(Ti)及C(Ti)的计算如公式(2)、公式(3)和公式(4)所示。

起始集B(T)表示在T 中只影响其他因素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终止集E(T)表示在T 中只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不影响其他因素的因素。B(T)和E(T)的计算如公式(5)和公式(6)所示。

由R(Ti)∩A(Ti)=R(Ti)确定集合中各因素所处的层次,首先能确定最高级因素。去掉P 中最高级因素所在的行和列,按照相同的步骤可以求出其他各级要素,从而分区域从上到下逐级排列系统构成要素。

2.2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指标体系构建是将两业融合的基础且重要的课题。根据专家访谈、市场调研,确定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表

2.3 建立邻接矩阵。根据上述解释结构模型的实施步骤,通过专家深入探讨,分析14 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邻接矩阵如表2 所示。如果Ti对Tj有影响,则该表中的相应位置为1,如果无影响则为0。

表2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间邻接矩阵

2.4 建立可达矩阵。邻接矩阵加上单位矩阵,再计算满足公式(1)的可达矩阵P,计算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影响因素间可达矩阵

2.5 计算可达集、先行集与共同集。根据公式(2)、公式(3)和公式(4),总结出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各影响因素间的可达集、先行集与共同集如表4 所示。

2.6 层级划分。根据公式(5)和公式(6),结合表4 可知,起始集B(T)={T9、T13},终止集E(T)={T2、T5、T7、T8}。选出最高等级的要素条件{T2、T5、T7、T8}之后,将此要素在可达矩阵中去除,进行下一等级要素的确定,得到第二层次的终止集E(T)={T3}。剩余要素全部安排为第三层次。最终得到的层次化可达矩阵如表5 所示。层级化分析结果如表6 所示。

表4 各因素的可达集、先行集与共同集

从表5 和表6 可以看出,根源因素为{T2、T5、T7、T8},中间因素为T1、T7,表层因素为T9、T13。也就是说,根源因素在农村信息体系的构建和农村电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次是农村电商的职业教育投入和复合型人才规模等问题。可据此提出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对策。

表5 层次化可达矩阵表

表6 层级化分析结果表

3 对策

3.1 落实农村电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企业、村镇三方合力,由专业教师、企业电商专家、村镇农产品骨干组成团队,校、企、村共同搭建育人载体,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场地。积极开展电商项目运营、网店运营维护、农村电商品牌培育等各类电商培训,培养农村电商技能人才,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

3.2 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升级。依托农业美食节等活动,精选特色标志性农产品。职业教育加大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升级,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面向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政行校企多方联动,创新营销模式与网络销售方式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可复制的方法与模式,以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品牌农商走向世界,最终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互促,达到双赢效果。

3.3 深化产教融合,优化高职教育农村电商人才供给能力。宏观上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微观上企业与职业院校无缝对接。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电商产业园区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联动办学机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双主体治理结构,保证企业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吸引企业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投入,提升学生岗位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

3.4 加快农村信息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产地加强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强化产地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建设更加畅通有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紧紧围绕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抓好规划落地,突出建设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农业农村信息化体系。

4 小结

本文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策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联动发展的表面因素、中间因素和根源因素,从而提出了落实农村电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和加快农村信息体系的构建等措施,以期促进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同步推进、联动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集群公式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