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监测颅脑损伤患儿脑电活动及睡眠周期特点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11许从峰

医疗卫生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脑电图胎龄振幅

许从峰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儿科,安徽阜阳 236000)

0 引言

颅脑损伤作为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资料显示,我国颅脑损伤发生率为100/10 万人[1]。尽管医疗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颅脑损伤一般会受到解剖生理、损伤生理、病理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大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诊断、分型、治疗较复杂。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和监测集中在神经行为学、脑干反射、影像学表现、生理变化改变、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等多个方面。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是临床上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2],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方法包括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3种,其中又以脑电图应用最为广泛。脑电图可联合CT、MRI、血管造影检测,提高脑部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

新生早产儿颅脑损伤可导致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其在发生后多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随着围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研究资料[4]显示,在过去的20 a 里胎龄低于28 周的早产儿生存率提高了20%,但并发症发生率仍处较高水平,如颅内出血等颅脑损伤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大量研究资料[5-6]显示,胎龄低于31 周的新生儿脑出血发生率高达30%,并且随着胎龄的降低其发生率不断升高。脑出血等颅脑损伤的发生可进一步诱导众多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目前,由于神经监测技术逐渐发展与完善,医护人员越来越重视对早产儿脑功能的检测和神经重症监护[7]。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作为一种简便、精确的床旁脑功能监测方法,已经在足月颅脑损伤患儿早期预后评估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8]。同时,由于aEEG具有实时、便捷、可长时间监测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外科医生对aEEG 给予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将aEEG 应用于颅脑损伤早产儿脑功能监测的研究仍然较少[9-10]。因此,本文对aEEG 监测颅脑损伤患儿脑电波以及睡眠周期的脑电皮质反应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以期为早产儿颅脑损伤和神经系统重症监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医院2018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期间收治的胎龄为25~34 周的41 例颅脑损伤早产儿和同胎龄段、无颅脑疾病且符合排除标准的22 例早产儿纳入本研究,有、无颅脑损伤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颅脑损伤早产儿纳入标准:(1)经颅脑超声确诊为PIVH;(2)出生后7 d 内发病;(3)出生后1周内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和aEEG 监测;(4)住院资料完整;(5)依据Papile 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排除标准:合并新生儿窒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天生发育不正常、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染色体疾病等疾病的患儿。将全部患儿依据胎龄不同分为A(25~32 周)、B(33~34 周)2 组。之后依据颅脑超声结果将A、B 2 组患儿分别分为实验组(颅脑损伤早产儿)和对照组(无颅脑疾病早产儿)。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表1 PIVH 分级标准

1.2 检查方法

aEEG 监测:先用脑电监护仪专用膏涂抹患儿头部指定部位,然后采用75%的酒精对涂抹部分进行擦拭,同时将脑电监护仪专用膏充分涂满盘状电极后将电极放置于患儿前额(Fp1、Fp2)、中央(C3、C4)、顶叶(P3、P4)处,电极安放过程中需避开头皮水肿、头颅血肿、颅缝及局部皮肤破溃处,随后通过弹力帽固定好电极。详细记录监测过程中所给予的护理措施、患儿哭闹和进食情况。在aEEG 监测开始之前12 h 内和记录过程中不给予抗癫痫、麻醉或镇定性药品。

颅脑超声检查: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48 h内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PIVH。之后定期复查(每个星期1 次),并在患儿出现脑损伤征兆时进行复查。超声结果的判断由超声专科医生完成。

1.3 aEEG 结果判读

aEEG 结果判读内容主要包括电压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及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4 个方面。aEEG 评判标准(通过背景活动形式进行分类):(1)振幅正常:波谱带下边界>5 μV,上边界>10 μV;(2)振幅轻度异常:波谱带下边界≤5 μV,上边界>10 μV;(3)振幅重度异常:波谱带下边界≤5 μV,上边界≤10 μV。aEEG 评分详细内容见表2。

表2 aEEG 评分内容

1.4 患儿资料收集

自行设计统计表对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PIVH、aEEG 等信息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1)胎龄;(2)出生时体质量;(3)性别;(4)分娩方式;(5)1 min Apgar 评分;(6)机械通气史;(7)产前地塞米松的应用情况;(8)母亲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PIVH出现程度和时间;(10)aEEG 检查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数据分析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以则M(P25,P75)表示,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概率表示,2 组间的概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一般资料

A、B 2 组一般资料见表3~6,可以看出A、B 2 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出生时体质量、发病时间、1 min Apgar 评分、机械通气、产前地塞米松的应用情况、aEEG 检查时间和孕妇是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A 组患儿一般资料

表4 B 组患儿一般资料

表5 A 组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情况统计[n(%)]

表6 B 组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情况统计[n(%)]

2.2 A、B 2 组患儿aEEG 结果分析

A 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EEG 结果比较见表7。可以看出,实验组振幅正常患儿占比低于对照组,振幅重度异常患儿占比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轻度异常患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A 组患儿aEEG 结果比较[n(%)]

B 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儿aEEG 结果比较见表8。可以看出,实验组振幅正常患儿占比低于对照组,振幅重度异常患儿占比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轻度异常患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8 B 组患儿aEEG 结果比较[n(%)]

2.3 A、B 2 组患儿aEEG 评分量化分析

A 组患儿aEEG 评分量化分析结果见表9。分析表9 可知,实验组患儿aEEG 的电压持续性、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下边界振幅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睡眠觉醒周期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9 A 组患儿aEEG 评分量化分析结果[M(P25,P75)] 单位:分

B 组患儿的aEEG 评分量化分析结果见表10。分析表10 可知,实验组患儿aEEG 的电压持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0 B 组患儿aEEG 评分量化分析结果[M(P25,P45)] 单位:分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早产儿的生存率逐年升高。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其生存能力和免疫力低下,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11]。其中颅脑损伤就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PIVH 又是颅脑损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12]。一旦出现PIVH 等颅脑损伤就会引发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新生儿颅脑损伤成为近年来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有研究证明[13],早产新生儿的大脑发育极为不成熟,且通常会同时合并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但通气治疗会造成患儿的全身血流动力非常容易遭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早产儿成为颅脑损伤高发人群的原因之一。早产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呕吐、惊厥、癫痫等,严重者进一步出现皮质抑制症状,比如神志异常、四肢张力减低等。但是一般情况下轻度和早期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征不明显,导致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14]。早产、脑血流不稳定、分娩方式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且胎龄29 周以上的早产儿颅脑损伤发生率高于胎龄29 周以下的早产儿。此外,大量研究显示随着胎龄和体质量的增加颅脑损伤发生率会随之下降[15]。

国内临床上关于检测早产儿神经系统的方法不多,过去多采用传统脑电图来评价脑电活动背景与惊厥脑电波,但该方法容易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导致准确率较低,不适用于新生儿连续床旁监测[16-17]。已有研究证明,更加简便和准确的aEEG床旁脑功能检测系统在脑功能监测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显示原始脑电图,不受低电压的影响,结果也不需要专业人士分析,还可以准确评估背景脑活动和脑功能,对于早期神经系统损伤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除此之外,aEEG 对于早产儿脑发育程度、脑损伤程度及远期预后均有较好的判断效果,目前其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新生儿病房。但目前相关应用研究多是针对足月新生儿的[18],有关早产儿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患儿aEEG 电压连续性、下边界振幅、睡眠觉醒周期、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等评分较低,与无颅脑损伤患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aEEG 能够较好地反映颅脑损伤患儿的脑电活动以及睡眠周期特点,这与过往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张磊等[19]对265 例疑似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给予aEEG 监测,记录脑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EEG 可反映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分度及Apgar 评分。也有学者对胎龄为28~36 周的新生儿采用aEEG 监测,发现利用aEEG 对新生儿神经进行测定可有效反映脑损伤的情况,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20]。丁婉萍[21]采用aEEG 对138 例睡眠障碍患儿进行监测,通过24 h的动态脑电图睡眠监测,发现7 例患儿在aEEG 监测中出现癫痫样惊厥活动,有16.67%的患儿通过脑电图检测出癫痫,其他患儿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特点,可为睡眠障碍和儿童睡眠期癫痫提供参考。上述研究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均证实动态脑电图在颅脑损伤患儿的脑电活动和睡眠监测中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4 结语

本文以颅脑损伤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引入aEEG对其神经系统和脑功能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早产儿表现出aEEG 电压持续走低、睡眠觉醒周期缺失、癫痫样惊厥活动反复出现等脑电图异常变化,且aEEG评分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aEEG 在早产儿颅脑损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电图胎龄振幅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