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2023-03-11兰喜梅

学周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悬念说明文高中语文

兰喜梅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可以改善过往僵化的教学环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动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想象和创造空间。为此,教师应该明晰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作用,开发课内外学习资源,深入探索语文课程中的留白切入点,借助留白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设计多种多样的讨论、创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延展学生的思维触角,从而借力留白艺术为语文教学提质增效,下面笔者就对留白艺术的教学实践展开刍议。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实施作用

留白艺术原指书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是创作者为提升画面的协调美而有意留出相应的空白部分,使观者产生协调精美的审美体验和无尽的联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指教师开发语文教材和生成资源,通过设置问题和悬念,策划开放式语文探究任务等形式,激励和鼓舞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扩充学生自我提高和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使语文教学虚处含实、实中有虚,营建利于学生联想和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经过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作用总结整理为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实施留白艺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留白艺术,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改善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迷的局面。语文教学中的留白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有意制造一种“空白”,以此激发学生心理、情感或认知上的缺失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进而自主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如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时,可以围绕与课程有关的话题设问导入,吸引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对学生思维进行预热,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揭开新课的神秘面纱,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第二,实施留白艺术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语文自主探究空间。以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安排非常紧凑,教师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彻,普遍以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授课,无形中压减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实施留白艺术能够平衡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的自主权重新交还给学生,比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遭遇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适时运用评议留白,即不急着评议学生观点的对错,而是鼓励学生互动、合作展开问题辩论,使学生在思辨、探讨中洗练问题的本质、收获真知,这样学生就经历了自主探究、互动研探的过程,从而切实扩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实施留白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想象、创造能力。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加强实施留白艺术,在激发学生对文本想象、创造能力方面作用十分突出,比如阅读文本的内容、情节、人物心理等存在遐想的空间,教师就可以采用留白手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结构层次、故事情节逻辑和人物性格等,展开联想、编创活动,促进学生想象、创造思维的发散,同时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共情和共鸣,增强阅读理解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实施策略

(一)在语文导语设计中实施留白,激发学生猎奇心理

教师基于留白艺术优化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时,可以走问题、话题导学的路线,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提问式的导语,问题内容或是围绕教材文本标题,或是与课程相关的讨论话题,使学生踊跃投入课堂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新课的猎奇心理,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围绕教材文本标题设计留白问题。语文教材文本标题通常包含大量信息,教师设计导语时应该抓住文本标题中的关键信息设计留白问题。如教师可以将文本标题展示在电子白板上,标题中若含有著名人物姓名,教师可以提出留白问题:“对于这个人物,同学们了解他的哪些人生经历或成就呢?”学生旋即发言分享自己知道的名人信息,分享完毕后,教师追问:“那么请大家根据文题大胆猜测,今天所要阅读的新课文,讲述的是该人物的哪些事?”学生围绕文题和人物认知展开预测,这样通过留白导言和问题的带动,学生就对新文本产生阅读期待;再如,若文本标题中含有某个职业信息,教师设计留白导语时可以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相关职业图片,然后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熟悉这种职业吗?从事这类职业的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什么?”学生展开热烈交流,教师跟进设计留白问题:“那么本节课文将会从哪些方面入手阐述这个职业呢?”学生的猎奇心理被有效调动,实现留白艺术在导语设计中的合理运用[1]。

第二,根据教材文本内容设计留白话题。教师在语文导语设计中实施留白艺术,还应该结合文本题材、内容设计留白话题供学生讨论。如教材文本是一篇写景状物文章,教师先出示文题和作者,然后引出留白话题:“同学们,关于这个作者的写景状物散文,大家还记得曾学习过哪些代表作?或是你曾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的该作者作品?”学生纷纷阐述阅读学习过的同作者文章,教师把学生反馈的文章题目列在白板屏幕上,继续发问:“请大家回顾这些文章内容,你能简练概括该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吗?”学生讨论后汇报:“该作者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生动形象/ 通俗简洁/ 感染力强等。”教师回扣到新课题设问:“那么作者在创作这篇写景状物散文时,是会延续以往的语言风格,还是会呈现不同的创作特色呢?”这样学生脑海中就生出一个问号,继而迫不及待投入阅读解开疑问。

(二)在文章内容悬念处实施留白,促进学生自由想象

文章内容悬念处是十分珍贵的留白资源,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利用文章悬念,通过提问、引导联想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悬念内容自由想象、深入揣摩,使学生自主解开悬着的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和品析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阅读内容悬念处实施留白艺术时,应该先找准文章的悬念点,悬念点一般潜藏在文章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中。首先,从文章故事情节悬念来说,如某篇文章在结尾处并没有言明主人公的结局,这既是作者的创作留白,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留白的悬念点,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同学们,作者给我们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那么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你认为主人公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联想和讨论期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联系前文和主人公性格,合情合理地推测主人公的未来生活,学生阐述想象的情节后,教师鼓励学生说明推测的依据和理由,从而锻炼学生阅读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再者,从文章环境描写悬念来说,很多作者在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时,都会借助环境、景物侧面描写,如某篇文章用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教师可以抓住悬念提出留白思考问题:“作者这段环境描写的用意是什么?”有学生作答:“为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情绪”。教师认同后继续问:“环境描写中哪些事物、景物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你能站在人物的心理世界说一段话吗?”学生立即参与探讨,有的学生从环境描写的动静入手分析人物心理,有的学生提炼出环境描写中表现人物心理的意象事物,并热烈交流人物在环境场景中的所思所想,这样在留白艺术的驱动下,学生就真正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章解读能力显著增强[2]。

(三)在问题争议讨论中实施留白,引发学生思辨共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某个问题看法不同是常有的事,教师若直接评断对错,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争议,代表学生已经产生自主思考活动,没有人云亦云,教师应该呵护学生的个性思想,及时采用留白艺术,不参与学生观点对错的评断,而是鼓动学生根据自身观点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在思辨和共议中抽丝剥茧,最终明确正误或懂得求同存异,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问题争议讨论中运用留白艺术时,应该精准捕获具有探究价值的争议问题。如在解读课文人物性格时,学生之间的意见出现分歧,并请教师评断对错,教师可以基于留白艺术适时发布辩论任务:“同学们求教的问题,老师一时之间也无法答复,大家不妨按照不同意见划分阵营辩一辩,谁对谁错很快就能见分晓。”学生围绕文章人物性格分组辩论期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己方观点,列举课文中具体的语段作为人物性格分析的依据,学生若认为对方观点站不住脚,也要运用文章内容进行驳论。学生经过激烈辩论,发觉各方观点在文章中都能找到例证,教师作小结:“各组同学对人物性格的解读都具备充足依据,说明大家都是正确的,文学作品阅读解析是见仁见智的,在不同角度下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希望大家日后能做到集思广益、求同存异。”这样通过对阅读问题争议实施留白,学生就习得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思辨共议能力也得到锻炼[3]。

(四)在语文点拨指导中实施留白,启发学生自主释疑

点拨指导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语文探究问题、任务一筹莫展时,需要教师点拨来疏通思路,但是点拨指导也讲究科学的方式,教师若直接告知学生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会压减学生的自主探索机会。为此,在语文教学点拨指导环节,笔者建议教师实施留白艺术,通过迂回和留白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思路,具体的决策和方法仍需学生自主研究,从而启发学生自主释疑,提高点拨指导科学性,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语文点拨指导环节运用留白艺术时,应该围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卡壳点,通过问题启发的路径,为学生划定相应的问题探究方向。如在说明文阅读分类时,学生无法准确判断说明文的类型,教师不直接公布正确答案,而是提出点拨指导问题:“同学们,依据说明文阅读经验,给说明文分类有几种方式?”学生交流后反馈:“按说明对象分、按写作方法分、按功用范围分。”教师继续问:“那么通读课文后,根据上述三种分类方式,课文可以如何分类呢?”学生立即从说明对象、写作方法和功用范围三方面展开分类探究,教师再启发学生先判断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再分析文章写作方法是介绍、描述、记述还是阐释,最后辨别文章的功用范围是一般说明文、科技说明文还是应用说明文。学生分类探究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将各项探究结果汇总到一起,这样通过留白艺术的实施,学生就顺利明晰说明文类型并掌握科学的文章分类方法,经历自主释疑的过程[4]。

(五)在语文随堂训练中实施留白,拓展学生探究空间

随堂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紧要环节,也是实施留白艺术的关键场景。教师基于留白艺术策划语文随堂训练,可以立足激发学生创造性和实践力的目标,将死记硬背的训练内容优化为创造、实操类的活动,从而促进语文课堂的延伸,拓展学生探究空间,巩固语文学习效果,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语文随堂训练中实施留白艺术时,应该根据阅读文本特点和训练需要,为学生设计发散思维、创意想象、手动操作等类型的留白式训练活动。如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随堂训练目标是加深学生对诗词意境的体验,教师运用留白手段时,可以在白板屏幕上展示诗词描绘的情景图、视频,然后发布训练任务:“同学们,通过阅读大家体会到诗词美不胜收的意境,如果你漫步在诗人词家所处的场景中,你会看到哪些画面?产生怎样的情绪感受呢?请大家结合诗词阅读收获创作一篇300 字左右的微作文。”学生投入创意写作期间,教师还可以跟进实施留白启发,如学生创作思路闭塞,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联想:“诗词内容集中于画面视觉,试想一下,置身于画面场景中,你会听到哪些声音?是声乐?松涛?水流?鸟鸣还是人的交谈?”这样学生创作思路瞬间开阔,放飞想象的翅膀为古诗词意境进行“补白”,从而达到深化学生古诗词阅读理解的训练目标[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留白艺术,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也能扩大学生的语文自主探究空间,还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想象、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导语设计、文章内容悬念处、问题争议讨论、点拨指导、随堂训练等环节,利用教材中的留白资源启发学生思考、联想,或是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制造思维、情感、认知上的空白,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补白欲望,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思辨和自主释疑,从而发挥留白艺术的教学功用。

猜你喜欢

悬念说明文高中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