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探析

2023-03-08马晓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尿常规外阴分泌物

马晓磊

尿又称尿液或小便,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排出的尿液可调节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谢废物,尤其是退化变性的蛋白质和核苷酸所产生的含氮化合物。正常人的尿液大多数为淡黄色液体。尿液检查可以揭示出许多的疾病[1]。尿的生成有赖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可以观察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尿液的变化,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统代谢等情况[2]。尿常规还可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尿液来自血液,凡可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疾病,均可引起尿液成分的变化。但由于女性患者的身体结构较为特殊,因此,在检查时阴道分泌物会掺杂混进检查物中,最终导致检查结果异常[3,4],因此,本次实验通过对2019 年12 月~2020 年7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 例妇科患者实施尿常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研究阴道分泌物对于检查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观察组年龄22~50 岁,平均年龄(39.65±5.89)岁;10 例为子宫疾病,15 例为输卵管疾病,15 例为盆腔炎症。对照组年龄23~51 岁,平均年龄(38.45±5.15)岁;20 例为子宫疾病,10 例为输卵管疾病,10 例为盆腔炎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尿常规检测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该试验。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禁食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过多的糖和维生素,会影响检查结果;在尿检前禁用抗生素,会引起尿蛋白异常;保持空腹状态;在尿液采集后20 min 左右,将其送往检验科。对照组患者在采集前,使用清水对患者外阴部位进行清洗,然后使用一次性容器收集患者尿液10 ml,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蛋氨酸碘溶液对外阴部位进行清洗,将患者外阴部位擦拭干净后,使用一次性干燥棉球堵住患者的外阴部位,然后使用一次性容器收集患者尿液10 ml,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包括尿蛋白、红细胞及上皮细胞;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尿液pH 值、蛋白质、尿糖;观察尿样结果,观察尿液颜色及浑浊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结果对比 观察组的尿蛋白、红细胞、上皮细胞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验结果对比[n(%)]

2.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尿液pH值、蛋白质、尿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尿样观察 对照组患者尿液颜色略深,且漂浮物较多;观察组患者尿液颜色较浅,且无漂浮物。

3 讨论

在临床中,通过检查分析患者的尿液成分以明确患者的肾脏、身体各方面是否出现疾病,比如可以检查出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数量,如果镜下尿液中红细胞含有3 个/高倍视野(HP),则为镜下血尿,如果尿液检查显示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则可以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是因为上尿路感染或者下尿路感染[5,6]。而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含有大量细菌说明患者患有细菌性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尿液检查提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以及酮体说明患者患有糖尿病。其中pH 值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降低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疾病中。尿蛋白阳性见于各种肾功能不全等[7,8]。女性在成熟后,阴道都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是白色透明状、有些粘稠的分泌液,即为白带。一般来说,健康女性阴道所分泌出来的白带都是类似于蛋清状的半透明液体,并且无特殊气味。通常在排卵期的时候,由于雌激素的刺激作用,会有白带明显增多的表现,甚至出现水样分泌物或者蛋清样的拉丝白带[9,10]。而在月经来潮前3 d 左右,由于雌激素的联合刺激,可能会出现酸奶一样的凝乳白带。行经前后,因盆腔充血,阴道黏膜渗出物增加,白带往往增多。由于女性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阴道口的距离较近,因此,较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或其他物质的影响,从而误导检验结果,使其准确性产生误差[10,11]。本次实验通过对妇科患者实施尿常规临床检验,分别采用常规的尿液检查和针对性阴道分泌物清除尿液检查,由结果可知,观察组的尿蛋白检出率5.0%、红细胞检出率2.5%、上皮细胞检出率0 均低于对照组的17.5%、17.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液pH 值(5.99±1.12)、蛋白质(0.42±0.02)g/L、尿糖(0.32±0.04)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6.85±0.87)、(1.23±0.18)g/L、(1.45±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尿液颜色略深,且漂浮物较多;观察组患者尿液颜色较浅,且无漂浮物。所以说明在对妇科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时,应注意要使用蛋氨酸碘溶液对患者的外阴部位进行清洗;一定要将患者外阴部位擦拭干净后;使用一次性干燥棉球堵住患者的外阴部位;患者在检查前不要吃水果和抗生素;患者在采集时应采取坐位或蹲位姿势,可有效防止棉球掉落[12,13]。控制尿常规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是阴道分泌物,据研究结果显示,尿常规检查中结果准确率控制的关键点即为阴道分泌物的控制,大约85%的妇科尿常规检查异常就是因为阴道分泌物的污染所造成的,在实施试纸检测时,会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影响其检查准确性,常见的如尿液中的细菌数增多或白细胞阳性,即为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炎症性的病变;还可见于尿液中蛋白质成分异常增多,尿蛋白阳性提示存在病变[14,15]。

妇科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需要严格注意阴道分泌物对于尿液样本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应帮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蛋氨酸碘溶液仔细地擦拭外阴部位,将患者外阴部位擦拭干净后,使用一次性干燥棉球堵住患者的外阴部位,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排尿,然后使用一次性容器收集患者尿液,采集患者尿液样本后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加强对患者尿液样本的保存,保证患者尿液不受到污染,最终以临床检验为准,医护人员在进行检验工作时,应严谨求实,防止出现差错,并且要尊重患者,精心管理以保证安全[16]。

综上所述,对妇科患者实施尿常规临床检验时,阴道分泌物会影响检查结果,提高患者的尿蛋白、红细胞及上皮细胞检出率,降低患者各项尿液相关临床指标。

猜你喜欢

尿常规外阴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加味五味消毒饮熏洗坐浴治疗外阴白斑病验案2则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