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盛典·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2023-03-03

意林·作文素材 2023年2期

2022年11月20日,在中央歌剧院恢宏的礼堂中央,“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隆重启幕。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35位获奖者齐聚一堂,领受中国文学最高荣誉。鲁迅文学奖创办于1997年,每四年评选一次,与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获奖者中,有成名已久的大家、数十年扎根边陲的军旅作家、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学者,也有来自草原的蒙古族牧羊人、长期坚守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奔走于基层一线的建设者……名家新锐齐聚一堂,用优秀作品呈现新时代文学的多元、丰富与深广,展现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强劲动能。本期热词时文,就带你走进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领略中国文学的璀璨星光!

Part1鲁迅文学奖精彩获奖感言

中篇小说奖获得者索南才让:文学依然是最能保护灵魂的柔光

我是青海湖边的一个蒙古族牧民,很多年前,当我过早地离开学校,在漫长的放牧中开始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进行文学创作。很多年后,当我跌跌撞撞地开始写作时,我也没有想过某一天会站在这里。今天,我真的站在了这里,这是文学之光,给我的灵魂以最温柔的投射。

翻译奖获得者杨铁军:在承认不完美的前提下创造完美

每位译者都可能面对过这样的问题: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推而广之,文学性也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但如果文学翻译注定失去文学性,那么译者何为?

我更愿意从肯定性的层面来理解这个否定性的问题:文学翻译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其本身便蕴含了一个根本的人生伦理,即在承认不完美的前提下创造完美;如果完美注定不可企及,那么翻译就是无限逼近这个“不可企及”的一个过程。对译者来说,若是能够再进一步,一番劳作之后,像保尔·瓦雷里那样喟然而叹“多好的酬劳啊”,这本身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一番劳作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痛苦的,是严酷的考验,但不吝于提供一个“有会于心”的保证,如果你足够努力,甚至足够幸运,那么这个保证就不会虚无缥缈,必将得到不折不扣的履行。

理论评论奖获得者张莉:要和无数的人与无穷的远方在一起

我想到鲁迅先生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和无数的人与无穷的远方在一起,是一位好作家应该拥有的情怀,也是一位优秀批评家应该达到的境界。

Part2报告文学奖

授奖词

丁晓平的《红船启航》沉雄厚重,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讴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欧阳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娇》以新颖灵动的形式生动描绘新时代的“山乡巨变”。钟法权的《张富清传》中,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与无私的奉献铸就一座人格和精神的丰碑。龚盛辉的《中国北斗》描绘了一幅中国科技工作者自立自強、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壮美画卷。蒋巍的《国家温度》中,阳光灿烂,激情澎湃,全景式展现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国家意志与人民力量。

报告文学奖选介《国家温度》/作者:蒋巍

【作品简介】《国家温度》产生于广泛的田野调查,来自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上海市和黑龙江省数百位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口述。作品以人物事迹为线索叙写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朱兆飞主动下村当第一书记,带领杨家沟实现“红色旅游+绿色经济”双轮驱动模式脱贫;谢国政秉持着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家国情怀,只身从河北承德来到了新疆,援疆的二十几年里,为安迪尔乡种下了致富的“金瓜”;杜典娥归乡办学,让教育荒漠的德江县下坪村响起了阵阵读书声;黑龙江桦川县的许振中带领“傻子屯”的村民脱贫致富,将脏乱的“傻子屯”变为新时代的乡村文明新地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蒋巍全方位多地域地报道了脱贫动态与扶贫的成效,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演绎了时代精神的生成与传扬,间接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整体进程。

【作品闪光细节】1984年,王明礼在西南边境战场上为了营救三名战友被炸伤失去了双腿,他的英勇事迹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然而伤残的他却永远失去了再上战场的机会。复原后,王明礼戴上假肢做起了邮递员,并主动申请驻村,与战友筹建万家山茶厂,帮助周边十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并吸引了外资企业落户。王明礼从边境的战场走上了贵州大山深处的脱贫战场,他始终秉持着军人的智慧、勇气和信念,在“战争”的考验下实现个人的价值,展现出愈加深厚的英雄主义情怀。

【观点深一度】只有真刀真枪、弥漫硝烟的才是战争吗?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更是一场“战争”,是一场人与客观环境、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战争。在《国家温度》中,带领群众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将领”展现出英雄主义的气概,作者在塑造这些英雄式人物的典型形象时,也有意突出了他们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特别是对“英雄”与“战争”的关注,深化了不同时空维度和政治语境下,“战争”对“英雄”塑造的同质性。

【主题提炼】国家扶贫行动

报告文学奖选介《中国北斗》/作者:龚盛辉

【作品闪光细节】在《中国北斗》中,作者通过展示“北斗人”在科研事业与家庭生活中的对照,实现了对人物立体化的形象建构:北斗“总总师”孙家栋疏于对妻子的陪伴,两次大病手术,远在发射场的他都未能陪伴照顾;发射场测控指挥员曹高工为完成卫星发射,父亲病危去世都未能回家见上最后一面;当北斗二号总师杨慧发现孩子的奖状上家长的名字是孩子的姥姥、姥爷时,作为母亲的她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无奈……“北斗人”并不是航天机器人,他们有家,有爱,有遗憾,只因他们心中有国,便把背影留给了家人。

【创作者说】我是高科技时代的“小蜜蜂”

我的高科技系列文学作品之所以能获得成功,要感谢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呈现出井喷式、爆发式发展的繁荣景象,推动着人民军队现代化战车滚滚向前。它就像一片无边辽阔、繁花盛开、百果沉枝、轻风荡漾的大花园,任由我这只文学的小蜜蜂,随风起舞,追花逐香,肆意酿制文学的琼浆,收获高科技文学创作的芬芳!

【主题提炼】航天科技

Part3散文杂文奖

授奖词

江子的《回乡记》书写变革中的山河故土,是面向广阔人间的滴血认亲之作。李舫的《大春秋》,穿越古今,气势雄强,以寻根和守望确证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沈念的《大湖消息》以地理空间熔铸美学境界,以身体力行测量生态人心。陈仓的《月光不是光》是普通人迁徙流变的生活信史,乡愁与热望同在、裂变与奋进交织。庞余亮的《小先生》,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是一座爱与美的纸上课堂和操场。

散文杂文奖选介《月光不是光》/作者:陈仓

【获奖作品选摘】

月光不是光(节选)

□陈 仓

每次回家,我都会陪父亲睡觉。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共同的话题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只是彼此心事重重地望着对方。只有陪父亲睡觉,才算最深入的交流。

我回家之前,是下过很长一阵子秋雨的,这几天正好天晴了,蓝天显得十分空远,又恰好农历八月中旬,正所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还清晰地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我抱着父亲的两只脚,看着窗外徐徐升起的明月,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父亲的脚彻夜都是冰冷的,而月亮一直也是冰冷的,它们在我面前是多么相似啊。天上的月亮宛如父亲的脚,父亲的脚又宛如秋后的月亮。半夜,月亮升到了山头的时候,照得整个小镇,像白天一样,恍惚中像是城市的午夜,街灯仍然没有熄灭一般透明。……我突然醒悟,月光其实不是光,它仍然是黑暗,或者说掺进了太多的黑暗,像面粉里掺进了太多的水一样。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洒在了父亲的身上,丝毫没有打扰到父亲,反而已经溶入了父亲,让我感觉父亲与月光格外地相似,甚至父亲就是一摊凝结的月光。

山里的秋天,早晚温差是十分大的,有太阳时是二十四摄氏度,半夜三更就降到了十多摄氏度。父亲的肩膀裸露在外边,他却浑然不知,在一个人睡觉的日子里,他的冷是没有第二双眼睛发现的。一个人的冷暖,除了自己的感知,不再被第二个人发现,就是说,一个人的身边,如果只有自己的眼睛,只有审视自己内心的眼睛,那么这双眼睛一旦闭上了,整个世界就为之关闭了,这才是真正的孤独。我替父亲掖了掖被子,尽量把自己的身体靠近他的身体,把他的脚尽量揽在自己的怀里。奇怪,整整一夜,我没有暖热父亲的脚,那轮月亮也是冷的,照样没有生出一丝的反光。

散文杂文奖选介《小先生》/作者:庞余亮

《小先生》作品赏析温馨提示:更多作品内容,请翻阅本期“名篇赏读”栏目。

Part4中篇小说奖

授奖词

王松的《紅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王凯的《荒野步枪手》,以精湛的细节、铿锵的共鸣,刻画新时代军人的勇毅形象。艾伟的《过往》中,人性与人生的幽深缠绕抵达了柳暗花明的宽谅与和解。索南才让的《荒原上》,鼓荡着慷慨凛冽的青春激情,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在地指引着各民族人民的梦想。葛亮的《飞发》,是中国故事中的香港故事,以雅正的“格物”精神体认历史的流变、文化的根性、人的信念与坚守。

获奖作品金句摘抄

1.他的手在我头顶翻飞。剪刀便如同长在他的手指尖。骨肉相连,无须思考的动作,便是本能。——葛亮《飞发》

2.有一种诗人是不用写诗的,他会让诗与灵魂的声音诵唱天地间,永不消散。——索南才让《荒原上》

3.许多年来,她就像一束光,射向远方,从不回首,从前的生活都沉到重重黑暗之中。——艾伟《过往》

4.那像是生命之河的一道瀑布,深藏于时光丛林,途经蜿蜒又漫长的流淌后飞流直下,溅起弥天水雾,又生出迷人的彩虹。——王凯《荒野步枪手》

5.风来浪也白头。浪尚且能白头,何况是云,云尚且也能白头,更何况是过去的日子。——王松《红骆驼》

Part5诗歌奖

授奖词

刘笑伟的《岁月青铜》弘扬政治抒情诗的优秀传统,诗意诚挚、旋律豪迈,抒写强军壮歌,吟咏家国情怀。陈人杰的《山海间》,立意高远、意象丰赡,眼中山河壮丽,心底时代巨澜。韩东的《奇迹》,洗练而精密,宽远而平和,提示了凝视和感知日常生活的特别视角。路也的《天空下》,亲近生生万物,融汇内心万象,率真的语言闪耀着圆润晶莹的光泽。臧棣的《诗歌植物学》,体悟大千宏微,辨听灵性回声,在深邃的对话中抵达对人和自然的双重赞美。

【素材聚焦】臧棣的《诗歌植物学》堪称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奇观,这部诗集以600余页的大容量,抒写了人们生活中的近300种植物,试图构建一种别具一格的“植物诗学”。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诗,并非一般意义的咏物之作,它们是借助于对植物的抒写,传达作者对生命、自然、万物的重新打量与反思。

【美诗品赏】

芹菜的琴丛书

□臧 棣

我用芹菜做了一把琴,

它也许是世界上最瘦的琴。

看上去同样很新鲜。

碧绿的琴弦,

镇静如你遇到了宇宙中最难的事情

但并不缺少线索。

【更多美诗品赏】

冈仁波齐

□陈人杰

鹰驮着流云飞翔

时间在天堂里融化

一生如一瞬,浪子合十

望不见的远方呀

我不过去山过来

信仰是一根拐杖

高原冰雪呼吸

英雄如麻,都有触碰尘土的额头

【适用话题】文学力量 智慧结晶 希望 向上力量

在阿吾斯奇,我突然懂得了很多人夜以继日的动力来自何处

□董夏青青

《在阿吾斯奇》中的人物都有其现实出处,其中弟弟的原型让我印象很深。2018年年末,我在南疆蹲点采访时认识了他。那天他穿着迷彩服走进会议室,白净文气,在沙发上坐下,一直到談话结束的近三个小时之间,始终保持脊背挺直。他谈话的用词、语速和嗓音,让他看起来全然不是一个出身乡村,由赤贫的父母生养,又吃着武行饭长大的年轻人,倒很像一位贵公子,脸上带着“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的率真意气。

聊天时,他反复说到“改变命运”。无论是去少林寺还是参军入伍,对他而言,都是改变自我和家庭命运的抉择。当谈到未来、谈到战场,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害怕、恐惧,而是希望借此机会实现个人命运以及家庭命运的改变。

格非老师在《乡村的消失意味着什么》中谈到当下的“失重感”。他说“失重”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像坐电梯,突然下降,然后就会造成失重,造成人的眩晕;第二个意思,这种失重我把它称为真正地失去重量。怎么理解?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各位有乡村生活的经验,就会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个人,是个人背后的那个群体。”

在格非老师看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个人背后涉及的都是一个个群体,所以会有《赵氏孤儿》这样的故事被反复讲述。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就是为保全一个婴儿的性命。

而到我们这一代人,一个人长大之后,却可能在某天遇到一点小事便熄了火。原子化的个人观念越来越受到推崇,即我就是我,我只为自己付出,我可以不管祖先、家庭、社会,不承担一个历史时期、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使命。可这样无限趋近于“轻”的生活真的会给人幸福和内在的满足吗?

和弟弟原型的那一回交谈,使我突然懂得了很多人夜以继日的动力来自何处。这些青年人出身平凡家庭,默默无闻地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却在某个时刻心照不宣地希求借由一个机会,登上一艘改变个人命运和家庭命运的船艇。他们既是船长又是船员,在激浪中全神贯注、拼尽力气。

而这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事。

【适用话题】拼搏 抓住机会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