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有“吸拖一体”功能洗地机的除菌杀菌效果技术研究

2023-03-03徐燕君刘燕燕庾梓君

日用电器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和剂电解水电量

徐燕君 徐 莉 刘燕燕 庾梓君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 510663)

前言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不确定性的生活环境中寻求新的生活方式。不管是线下方便快捷的消费理念,还是线上更安全健康的消费场景,都形成了各种健康家居清洁观念。从传统式的拖地到现代化的智能洗地机器人、洗地机、扫地机和蒸汽拖把等,不仅迎合了消费者关于居家健康和清洁的需求,而且“吸扫拖洗多功能一体”的清洁方式完美解决了用户的烦恼。作为家用电器清洁类产品快速增长的新方向,洗地机已经替代传统清洁方式,其杀菌、除菌、除螨等功能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的清洁体验[1,2]。

目前市面上家用洗地机普遍带有吸尘、拖地、拖地或自清洁等两个或多个以上的功能组合,而其除菌原理主要有电解水除菌和紫外线照射杀菌两种方式。因紫外线照射仅对地面进行杀菌消毒,但对污水箱的杀菌无任何作用,且紫外线照射人体有伤害。因此采用电解水除菌的洗地机安全、高效、易于分解等特点接受程度更高。电解水除菌主要是净水或市政水经电解分解生成次氯酸、过氧化氢等强效杀菌物质。因电解水的生成方式不同可分为强酸性电解水、弱酸性电解水、强碱性电解水及弱碱性电解水。其制备装置按结构可分为有隔膜式和无隔膜式,其中有隔膜装置用于制备强酸性电解水,无隔膜装置用于制备微酸性电解水和电解次亚水,它们所生成的电解水都具有杀菌性能[3]。

以二槽隔膜式生成装置电解含电解质的水后生成具有氧化能力的酸性水为例,生产实践中为增强电解水的性质常在水源中添加少量氯化钠或氯化钾,常用0.1%的食盐水作为水源注入电解生成装置内,水源在电极及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分别在两个槽内形成强酸性电解水与强碱性电解水,所发生反应如下[4]:

经过对电解水杀菌原理和洗地机除菌分析,我们对带有“吸拖一体”功能的洗地机产生的电解水杀菌效果和洗地机开启除菌功能的除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洗地机产品的除菌性能测试暂无相关国家标准可依,且市面上的洗地机很多都标识电解水除菌,具有成本低、高效、杀菌广泛、对环境无污染等[5,6]。更有人士提出市政自来水中的氯含量非常少,电解水除菌会不会只是一个噱头?为了开发洗地机的除菌检测技术并证实电解水的杀菌效果,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为指示菌,参照QB/T 5426-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蒸汽拖把》测试了洗地机开启除菌功能的除菌效果,并采用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了洗地机在不同电量条件下产生电解水的杀菌效果。

1 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由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

试剂包括营养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有机干扰物等。设备有生物安全柜、移液器、恒温恒湿培养箱和振荡器等。

洗地机:客户送样一台。

2 试验方法

2.1 中和剂试验

2.1.1 中和剂初选试验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和剂初选试验要求开展初选试验的悬液定量法试验。初步选择中和剂①DE肉汤;②0.5 %硫代硫酸钠的PBS;③0.5 %硫代硫酸钠、1 %吐温80的PBS;④0.5 %硫代硫酸钠、0.5 %大豆卵磷脂、1 %吐温80的PBS等4组配方进行初选试验。

2.1.2 中和剂鉴定试验

依据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7.2.3.1对选定的中和剂进行正式中和剂鉴定试验,试验分6组开展并观察第1组试验样液中的电解水有无杀灭或抑制试验菌的能力、第2组试验样液中残留电解水被中和后受到电解水作用后的试验菌是否恢复生长、第3组中和剂是否抑菌、第4组产物或未被完全中和的残留电解水对试验菌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影响、第5组阳性对照组和第6组阴性对照组。

2.2 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电解水的杀菌试验

依据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7.3条款进行测试。将自来水倒入100 %、90 %、80 %、和70 %四种电量下的洗地机水箱中,并分别启动除菌功能程序自动制备电解水消毒液。再取5.0 mL电解水消毒液于20 ℃的水浴条件下恒温5 min后加入配制好的菌悬液0.1 mL,混匀并作用至设定时间后,取0.5 mL混匀液加到装有4.5 mL中和剂试管中,混匀中和10 min,十倍系列稀释后吸取混匀液进行活菌稀释和培养计数。以PBS代替样液作为对照组按以上步骤操作,试验重复3次。

2.3 洗地机除菌试验

参照QB/T 5426-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蒸汽拖把》对带电量100 %的洗地机进行除菌测试。将试验菌液按要求制成试验所需污染物并在无菌环境下涂覆于100 mm×100 mm基材的五个位置,静置10 min后开启洗地机除菌程序,在基材上沿污染物方向进行10个周期的清洁。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润湿的无菌棉签收集试验位置菌液,并进行十倍系列稀释后培养和活菌计数。试验计算应取5个位置的残留活菌平均数为试验后的活菌数。试验重复3次。

3 结果及分析

3.1 中和剂试验

3.1.1 中和剂初选试验

配方0.5 %硫代硫酸钠、0.5 %大豆卵磷脂、1 %吐温80的第④组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测试一和测试二的平均菌落数分别2.5×103CFU/mL和2.1×103CFU/mL,测试三的阳性对照组平均菌落数2.3×103CFU/mL,测试一和测试二的菌落数在测试三对照组菌落数的(0.5~1.5)以内,而第①、②和③组的中和剂配方测试二菌落数不在对应测试三阳性对照组菌落数的(0.5~1.5)范围内。初选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4组中和剂初选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可得,第④组的0.5 %硫代硫酸钠、0.5 %大豆卵磷脂、1 %吐温80的中和剂配方可用于正式中和剂鉴定试验。

3.1.2 中和剂鉴定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中和剂鉴定结果显示,第2组有菌生长且较第1组多,同时菌落数明显少于第3、4、5组。第1组菌落数为<10 CFU/mL,第2组菌落数>15 CFU/mL。第3、4、5组菌落数相近,回收菌量在(1×104~9×104)CFU/mL范围,并且各组间平均误差率为6.4 %≤15 %。

大肠杆菌8099中和剂鉴定结果显示,第2组有菌生长且较第1组多,同时菌落数明显少于第3、4、5组。第1组菌落数为<10 CFU/mL,第2组菌落数>15 CFU/mL。第3、4、5组菌落数相近,回收菌量在(1×104~9×104)CFU/mL范围,并且各组间平均误差率为7.8 %≤15 %。结果数据见表2。

表2 电解水的中和剂鉴定结果

经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可知,试验选用的中和剂0.5 %硫代硫酸钠、0.5 %大豆卵磷脂、1 %吐温80配方可中止电解水对微生物的抑杀作用,并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试验菌的生长繁殖无明显的影响。

3.2 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电解水的杀菌试验

在20 ℃条件下,洗地机在不同的电量条件下所产生的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有所不同。100 %电量下,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的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分别作用1 min后的除菌率均>99.9 %;90 %电量下,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的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分别作用1 min后的除菌率为38.6 %和41.4 %;80 %电量下,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的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分别作用1 min后的除菌率为16.2 %和11.2 %;70 %电量下,洗地机电解模块产生的电解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分别作用1 min后的除菌率为0。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电量下产生电解水的杀菌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洗地机所产生的电解水杀菌效果确实有杀菌效果,且杀菌效果与电解作用时间、洗地机带电量成有关。当作用时间为1 min时,带电量100 %的洗地机,产生的电解水杀菌效果可达99.9 %以上;而带电量低于100 %时,产生电解水的杀菌效果不明显。

3.3 洗地机除菌试验

带电量100 %的洗地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的除菌效果平均值分别时99.98 %和99.93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带电量100 %的洗地机除菌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可知,洗地机开启除菌程序后对指示菌的除菌效果均达到99 %以上,说明洗地机开启除菌程序后,利用电解水拖洗地面指示菌的去除效果很明显,可有效除菌。

4 结论

1)100 %电量下的洗地机在水箱中加入自来水后自动制备电解水,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指示菌作用1 min的杀菌率>99.9 %;而低于100 %电量下的洗地机电解水杀菌率效果不明显。

2)100 %电量下的洗地机开启除菌程序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8099指示菌的除菌率分别为99.98 %和99.93 %,洗地机的除菌效果非常明显。

3)带有除菌功能的洗地机自动自备的电解水在100 %的电量下杀菌效果可达到99.9 %。随着洗地机带电量的下降,其杀菌效果逐步降低,但洗地机在不同电量下的除菌效果尚未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中和剂电解水电量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酸性电解水对早期番茄晚疫病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雄一电解水的稳定性研究
电解水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
四川2018年7月转让交易结果:申报转让电量11.515 63亿千瓦时
助溶剂和中和剂对醇酸树脂乳化的影响
甲酚纳米乳消毒剂的质量评价及消毒功效研究
电量隔离传感器测试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