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院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情况的调查

2023-02-26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户籍学历标签

代 丽

(山西省大同市新建康医院,山西大同 037000)

不健康饮食行为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积极改善膳食结构而促进身体健康成为当今研究热点[1]。食品营养标签是给普通居民提供营养信息的重要载体,虽然不能直接解决普通居民的健康问题,但能辅助消费者综合营养信息做出最佳摄食选择。尤其对于医院就诊患者而言,保障营养健康、平衡摄入本身有利于疾病转归,但受限于认知水平,其学习营养知识、认识食物真实营养价值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预后转归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健康饮食原则和相关内容,需要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认知水平进行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若能关注食品营养标签且有较好的认知,则可在选购食品时参考预包装上的营养信息而获益[2]。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也能根据预包装食品的包装内容对患者进行宣教并调整日常膳食结构,促进患者转归。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某医院412 名护理人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最终有效回收397 份问卷(有效率93.9%)。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中城市237 名(占61.2%)、农村150 名(占38.8%);25 岁以下137 名(占35.4%)、26 ~35 岁159 名(占41.1%)、36 ~45 岁67 名(占17.3%)、46 岁及以上24 名(占6.2%);大专及以下69 名(占17.4%)、本科及以上328 名(占82.6%)。

1.2 调查工具及内容

自行设计《医院护理人员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受测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户籍、年龄、学历;②营养标签知识部分,主要用于调查护理人员对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两个方面的认知程度,共设计22 题,量化并转化为百分制,得分与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准的认知呈正比;③态度行为部分,用于了解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存在必要性的自我认定及对食品营养标签关注程度,分别设置3 级和4 级评定[3]。

1.3 调查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给已采用单纯随机方法抽选的医院护理人员,同时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表说明、填表要求,并向被调查者强调问卷需独立完成及调查结果的保密性等情况,然后要求调查员在规定时间内收回下发问卷。

1.4 质量控制

结合多项措施以控制研究过程或数据采集质量。制定调查表后,预先对医院部分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表的内容。数据录入前先剔除不合格的问卷,采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方式进行检查核对,进一步检查数据的逻辑错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1.5 统计分析

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s)比较用F/t检验,等级资料(n,%)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的比较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为城市、年龄区间为26 ~35 岁、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其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相对较高,见表1。食品标签认知得分为(49.8±18.2)分,该项得分与相关研究[2-3]对普通居民的调查结果相类似,说明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总体存在不足。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院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相关认知进行了极大程度强化,但护理人员对营养相关知识的了解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也客观反映医院管理部门的营养宣传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盲区。因此,医护管理部门首先要从认知层面重视食品营养标签的作用,不能仅将该项科教和推广工作单纯作为营养体系内容,更要深入了解患者营养支持对疾病转归或身体健康的重要、持续影响,方能在日常决策中高度重视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实践营养在院内的施行。

表1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营养标签知识得分的比较

2.2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认定营养标签必要情况和关注情况的比较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认定营养标签必要情况及关注情况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为城市、年龄区间为26 ~35 岁、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其认定营养标签“有必要”相对较高,同时“总是”关注营养标签的比例相对较高,见表2。分析原因,城乡之间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护理人员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获取营养标签相关知识的机会存在一定差别。学历相对较高的护理人员拥有相对更好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医院开展食品营养标签宣传教育或日常生活实践中,能通过被动学习或主动摸索不断丰富知识体系,还可将该项知识体系应用于患者护理过程。同时,学历相对较高的护理人员也可能有更为丰富的检索工具、学习工具应用能力,因此能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新媒体不断获取取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在学历较高的人群中推广营养知识教育,尤其是对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进行食品营养标签知识的解读,理论上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护理人员的学历越高,认为有必要标示营养标签的比例越大,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具有较好的营养标签知识,对营养标签信息的解读能力较强,能根据营养标签的标示选择适合自己及家人的食品,同时能较正确判断营养标签信息是否只是厂家为产品的宣传而进行的虚假标示等情况有关。研究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在选购包装食品时总是会关注营养标签的比例极小,397 名护理人员中仅有43 名(占10.8%),因此医院科教部门也要重点推进相关宣教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只有从行为层面改善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才能使患者群体整体受益。

表2 不同户籍、年龄、学历护理人员认定营养标签必要情况和关注情况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食品营养标签主要包含营养成分描述和声称两项信息,在食品选择或摄入过程中,较少人群会将阅读食品营养标签作为健康营养摄入的关键事项,尤其是将食品营养标签相关信息作为调整日常膳食结构的依据。总的来说,食品营养标签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广大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要素和特性,而且能促进消费者高效、明了、合理的选择食品,从而尽可能达到膳食平衡,掌握更多的营养健康知识[4]。医院护理人员掌握并重视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根据相关知识合理挑选食物,对自身有益,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医院护理人员可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科普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继而为患者提供相关营养咨询,在营养补充层面给患者提供专业指导,最终促进疾病转归[5]。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医院护理人员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护理人员虽然不是患者群体,但其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层次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相关知识的传授水平和关注程度。为使医院护理人员对营养标签有更多的了解,并最终使患者群体受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医院护理人员要在认知层面提高自身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正确认识食品营养标签的重要性;②医院护理人员日常生活过程中,要高度注意膳食结构的搭配,在选择食品时需多关注食品的营养标签,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自身需要,养成购买食品时就要关注营养标签的习惯。

猜你喜欢

户籍学历标签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知识无力感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