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地域景观特色的多功能乡村规划及营造实践
——以湖南省沙洲村红色景区规划为例

2023-02-25张佳娴李飞跃周远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沙洲村民设计

张佳娴,李飞跃,周远俊

(郴州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郴州 423000)

乡村起源于农耕文明时代,从堪舆选址到聚落形成,从适应环境到低成本的改造土地,无不彰显顺应天道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耦合交织的快速进程中,乡村的发展面临系统性结构调整的问题,乡村原本作为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空间载体也被赋予多样性的功能要求[1-2]。

沙洲村规划与实践以红色景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与特色景观要素摸底、分析与挖掘,建立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规划设计路径与框架,注重各规划层级、设计阶段的衔接以及多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营建阶段着重工作模式的探索,实施设计师驻场制度与在地化跟踪修正,弥合设计目标与建设目标之间的偏差。在规划设计叠加过程管理的双重调控下,沙洲村的一系列保护性开发有序推进,于第一期营建工作完成后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等称号,实现全村脱贫。

1 研究背景

1.1 项目背景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3]。“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郴州市汝城县人民备受鼓舞,市级、县级主要领导相继到沙洲村现场调研,指出要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继承好、弘扬好红军长征精神和“半条被子”精神,把沙洲村建设成为红色旅游、产业扶贫、践行群众路线的样板,走好脱贫攻坚和实现汝城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

1.2 研究区概况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文明瑶族乡地处汝城县西部山区,厦蓉高速从文明瑶族乡北侧横穿而过,并在乡镇西面设有高速出入口,省道S324贯穿整个乡村。沙洲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集中于一个自然村,总人口142户516人。沙洲村由于山多地少,全村共有耕地22.67 hm2,人均耕地面积仅440 m2[4]。沙洲村红色景区位于文明瑶族乡中部,是文明红色旅游区的核心区、“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故居所在地、当年红军长征第一方面军卫生部旧址所在地[5]。文明瑶族乡少数民族以瑶族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家家要过盘王节。村内宗祠老宅分布较多,保存大量具有湘南民居特色的传统建筑群和较为完整的巷道。文明瑶族乡土地肥沃,是全国奈李之乡,也是湖南省有名的水果之乡。

2 资源调查

项目在调研之初就明确了全流程及多专业协同的工作思路,开展规划、建筑、市政、景观及设备全专业同步介入场地踏勘、文史资料查阅、听取并收集村民和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的工作,并于第一次场地踏勘完成后组织设计工作人员参与场地感性认知项目研讨会,明确项目技术路径,以将“建设性破坏”降至最低作为目标,营建地域景观特色突出的多功能乡村[6]。将乡村景观按照空间要素和非空间要素进行划分,并按自然因子与人文因子进行分类评估。其中,针对非空间要素的自然因子视觉意向以游客为调研主体,统计其对乡村意向的词汇表述;人文因子强调村民民意、民情的诉求,避免从“设计师角度”为出发点的规划认知或者落入偏重游客视角、乡村表象的解读误区[7]。通过分析各要素侧重的服务对象、服务功能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设计目标(详见表1),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工作启示与决策依据。

表1 资源调查Table 1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通过资源分类展开踏勘调研,将设计要素清单化,高效锁定项目下一步的实施内容。分析评估将不同的实施内容纳入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级的设计工作范畴,明确“保护、提升”和“新建增补”两大工作板块,保、留、修、改、建多措并举。保护后龙山、溆水河及河岸带的山林水系蓝绿空间和文物古迹及民居聚落等地域资源;增加村民及游客所需的基本接待休憩设施;通过景观细部营造和当地风俗活动强化乡村氛围,为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意识和乡村特质保留等疏通文化迁移路径,促使村民、村委及游客意识形态的转变,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渠道的市场支持,促进乡村建设完成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技术路径与规划策略

3.1 技术路径落实总体目标的规划设计阶段,以问题与结果双导向为前提,建立“1+1+N”的规划编制体系,即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多专业专项设计及施工图。项目建设周期中现场施工服务,建立结构合理的规划编制体系,结合驻场控制手段,有效落实设计意图,完成项目整体预期(详见图1)。尝试调和乡村传统格局与风貌提升、地域文化传承与乡村现代化生活生产方式及经济发展之间的部分矛盾,完善乡村公共设施要素,建设宜居乡村,促进可持续发展。

图1 技术路线Fig.1 The technology route

3.2 规划策略《湖南汝城县文明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2016—2030)》对项目进行总体定位,同时划定各区块功能、尺度,梳理外部交通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控空间布局。明确尊重生态本底、保护传统村落及传承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核,弱化“设计”,强调“源于生活”的原则,注重原有住民生产生活的全貌,避免主体失衡及居住隔离,因此总体规划时未搬迁一户村民,原址保留了既有的乡村生活环境。根植于农业生产本身及旅游服务业的引入,为原有住民提供多元化与多渠道经济形式的可能,营建符合村民使用习惯又兼顾满足游客部分美学需求的乡村生活环境。将沙洲村定位为集红色文化教育、四季水果采摘和瑶族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村庄。在现有果园的基础上,营建集观光采摘、乡村体验、水果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特色水果产业园;同时进行低创伤式开发,保护并重构回归乡野、地域特色明显的传统民居村落,为村民提供舒适、乐居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突显“红色景点、绿色果园、古色村落”的多彩乡村景观。

《湖南汝城县沙洲红色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延续总体规划定位,整体构架在保护沙洲村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及湘南民居传统村落形制的基础上,保留并利用山形水系、民居巷道、阡陌沟渠等。沙洲村背山面水,后龙山进行低干预设计,修建登山步道改造成山体公园(磐石公园);保留溆水河及河道两岸景观较好的区域,改造部分硬质河岸为生态护坡,建设富有乡野气息的生态驳岸。水系及道路周边的果园菜地被完整保留并提质改造,通过沿河绿道、采摘栈道串联,与水系共同形成滁水风光带及四季水果观光采摘园。

除了对山水田园的保护利用外,对村落进行修缮建筑、梳理巷道、实施雨污分流、整治碎片空地等一系列设计,实现传承古村历史、彰显红色文化、提升环境质量。红色旅游接待所需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选址在村民聚居点外,在滁水河与文市河交汇处西北坡,利用场地坡度高差依山就势设置架空停车库,既避免了拆迁,又减少了土方工程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最后,通过协调红色景区接待、交通需求,整合空间地域乡野和人文资源,形成“一带一路一门户,一区三园一基地”的规划结构(图2)。

图2 功能结构规划图Fig.2 The planning of functional structure

4 地域元素重构

4.1 湘南民居,特色建筑沙洲村落空间井然有序,主要由民居、古桥、古井、古庙、古巷道等构成,巷道、建筑紧凑通融,古建筑结构简单、装饰素雅淡秀。通过采用传统技艺,比如灰塑(图3)、彩绘(图4)、木窗花(图5),保留并抽取青瓦、灰墙、屋角突起的马头墙、檐饰彩绘、砖雕、雕花格窗等构成湘南民居地域的建筑特征元素,确定项目整体建筑方案思路“尊故融新”,依据建筑年代及完整程度进行分类和编号,对明清时期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力求修旧如旧;对已残破古建筑进行原址重建;对年代较新的民居进行立面改造;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延续湘南民居风格与基调,建筑风貌统一协调[8](表1)。

图5 木窗花Fig.5 Wooden window flower

图3 灰塑Fig.3 The grey clay sculpture

图4 彩绘Fig.4 The colored drawing

4.2 农耕文明,小景铺装乡村及红色旅游的人工硬质景观主要集中在沙洲村,结合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及场地空间、建筑资源,以功能性改造为主,形式上通过景观要素转译农耕文化的语言,利用砖、瓦、石、土、木、竹等材料,与建筑一起营造灰白或自然本色、质感原味朴素的乡村景致。色彩、质感控制详见图6~7。

图6 青瓦白墙Fig.6 Blue tiles and white walls

图7 自然本色Fig.7 The natural features

“点”状要素包括实施“材料复兴计划”,利用拆除村内杂房的废弃材料,营建出传统土砖景墙(图8)。利用一处民居土质墙体作为背景,利用墙体前空坪闲地置放村民捐献的簸箕、蓑衣、石臼、闲置打谷机等废弃农事用具和生活物件,并与保留现状的干柴堆共同形成农耕文化展示空间(图9)。保留建筑残垣,利用废弃砖瓦、石料、磨盘、坛罐及建筑废旧木门窗等材料砌筑一处菜园,并在朝向广场的方位,通过做旧木板结合一段墙垣设置休息座椅,营造村民活动的邻里空间(图10)。

图8 新建夯土景墙Fig.8 New rammed earth landscape wall

图9 利用现状建筑墙体改造展示空间Fig.9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hibition space by use of the current building wall

图10 菜园近景Fig.10 The close-up scenery of vegetable garden

“线”状改造主要针对巷道更新、沟渠及地下管网改造及新建道路、园路。先进行原有巷道梳理,解决现有集水问题,同时将较宽巷道的结构基础和面层铺装改造至满足村民小型农用车荷载要求,铺装结合层及扫缝摈弃砂浆、干沙,改用三合土(图11),沟渠保留明沟的形式,改造后使用本地河卵石饰面,并在较宽的绿地之间拓出小尺度兼具调蓄和景观的开敞水景。道路路缘石、阻车石采用粒径较大的河卵石,安全防护等级要求较低的位置护栏采用竹篱笆防护,用乡土元素和本地材料结合植物来达到弱化生硬的线性边界的目的(图12)。

图11 巷道三合土石缝Fig.11 The rock seam in the roadway

图12 道路中卵石、篱笆的利用Fig.12 The use of pebble and fence in the road

“面”状改造集中在2处广场。由于沙洲村原有建筑布局并未采用围合庭院的形制,村民缺乏文娱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因此将村内一处水泥坪篮球场改造为集中活动广场,满足村民使用及旅游参观需求。针对该广场,通过透水基础及50%以上透水面层结合青石板分割,力求美观和低影响开发并重。

4.3 乡野风情,植物造景村镇绿地空间呈现在“绿色为底”的大格局下,根据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程度,划分为生态型植物景观、生活型植物景观、生产型植物景观[9]。景区绿化以保护生态型绿地、保留生产型绿地为主,以增花添绿的人工植物群落为辅,以乡野化及低运维群落构建为原则。村内宅间绿地在保留现有乔木的同时,点状补植中层乔灌木,以当地水晶梨、奈李、枇杷、杨梅等果树品种为主(图13)。迎合湘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山墙面种植芭蕉、竹或木槿等植物。水系及道路沿线选用观赏草及水生植物,营造自然野趣之景(图14)。为配合红色文化旅游,设计选用火棘、映山红等特色品种。多样性尝试方面,在节点位置少量引种火焰卫矛、喷雪花、银姬小蜡、德国鸢尾、羽毛枫等非乡土植物品种,后期观察发现火焰卫矛、羽毛枫2个品种在本地适宜性上表现不佳,而其余品种能融入本地并具有良好的景观表现。

图13 村民宅间绿地Fig.13 Green space between village houses

图14 观赏草分隔带Fig.14 Ornamental grass divider

4.4 民俗传承,反哺游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物理空间承载着原有住民祖祖辈辈的生产与生活,湘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得以积淀流传。当地的建筑形式、传统元素(包括老工匠的技法与技艺)得以复兴,百姓能乐业安居地生活才是设计的初心与精髓。这种家园情结构筑出不刻意的美好画面,传统庆典、饮食等民俗文化产物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反哺作用(图15~18)。千百年的习俗、曾经的军民鱼水情深、如今的红色旅游都促进未来沙洲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吸取村民原本生产生活所汇集的民间智慧,促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同发展,延续历史脉络,共同在此空间演绎叠加,呈现出人文与自然交织的地域景观风貌。

图15 “香火龙”庆典活动Fig.15 “Fragrant Fire Dragon”celebration activities

5 运营反馈及经验总结

5.1 运营反馈项目自第一期工程完成以来已获得多个奖项,获批4A级景区并设置景区管委会职能机构。依托沙洲村保留和提升的红色文化、古色村落、绿色生态资源,来此地参与红色文化学习和农旅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从而实现了全村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得了极大提升;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发展,村内优质劳动力持续注入,对村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图16 祠堂朝门的门联Fig.16 The door couplets facing the ancestral hall

图17 米糕Fig.17 Rice pudding

图18 糖花Fig.18 The sugar flowers

5.2 工作方法总结项目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实施建成到后期的维护运营,是规划整体框架固定的情况下业主、设计、施工及村民高度参与的结果。探索从设计角度将多种工作过程及方法系统化、程序化和结构化,推进综合目标效益的最优化。首先,前期调研将要素指标化及清单化是整个规划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显著缩短了设计工作时间。其次,操作过程强调“公众参与”,积极听取村民意愿,尊重村民生活生产习俗,较高的参与度能提升村民的身份认同。第三,规划阶段强调设计过程“全专业协同”,建立“1+1+N”的设计编制体系,规划层级化能进一步明确不同层面的主要控制目标,有利于不同层级之间的高效衔接。最后,强化设计职能在项目过程管理的作用和担当,实施设计代表驻场施工服务制度,在地化设计及时修正偏差;积极向工程总承包管理团队建议谏言,利用“材料复兴计划”提高废弃材料的二次使用率,尽可能保留场地记忆;实施“老工匠计划”,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传统建筑老工匠,传承部分湘南民居建筑营建或修缮技术,同时在特色节点大样方面给设计师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各阶段的实践将工作方法体系结构化,使人力、财力、物力配置得到优化,设计师的岗位价值效能在项目中得到充分发挥。

5.3 实践反思红色景区建设作为沙洲村当下村庄营建的推动力,是村落在整个空间演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也仅仅是当今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下乡村营建工作的个案,未来中国乡村将会有更多的发展动力和进一步的快速发展。首先,保护生态底色必须放在核心地位,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是城乡之间及乡村之间异质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有效突破点。其次,在未来的乡村营建过程中,需要适当克制,可以适度强调空间、部分功能的“留白”,做减量化设计;推崇“慢实践”,将时间更多地分配在充分论证、详尽调研的前期环节,尽量避免“不可逆”的遗憾。例如,乡村景观绿地营造很难有人力、物力进行持续维护,在几乎没有管护的状态下,植物尤其是中下层植物群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环境、相互竞争从而进入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因此,一方面简化植物种植的层次结构,尤其需要控制木本地被和灌木球的用量;另一方面尝试接纳保有一定比例的“荒野量”,同时也需要设计者、建设者、使用者尊重群落自我完善和演替的过程,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10]。最后,加强对“不确定因素”的趋势预判,探索现场不确定的因素变量。该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当地传统建筑工匠给予的设计意见及施工支持使得场地部分设施得到改善,比如破败的旱厕改建为公厕、土地庙及周边绿地的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屋脊比例尺度的调整及传统素材的运用等。这些调研及设计计划外的“偶然为之”促使项目朝向良性方向推进,使项目达到最初设定的具有地域特征且功能多样的乡村。在项目第一期建设完成之际,来村游览的游客量与日俱增,因此村委会提出应使摊位规范化,增加对摊点选址及摊位形式的设计内容。村庄规划设计涉及内容全面系统,增加对各方面的趋势研究和前瞻性把控可能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使项目落地更可期可控。

猜你喜欢

沙洲村民设计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瑞金有咯沙洲坝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心海浪花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月暖沙洲
中央红军留在沙洲村的“红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