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口岸截获的5种足距小蠹属昆虫的检疫鉴定与防控

2023-02-25周奕景邵沛泽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蠹鞘翅进境

潘 杰,吕 飞,周奕景,邵沛泽,杨 光

(1.连云港海关,江苏连云港 222042;2.太仓海关,江苏太仓 215222;3.南京海关,江苏南京 210001)

近年来,我国木材进口量急剧增长,口岸危险性疫情截获量大幅增加,进境木材携带的大量小蠹对我国林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潜在威胁。而足距小蠹属作为危害林业资源的一类重要蛀干害虫,时常也被截获。据统计,2018—2020年全国各口岸已报道截获的足距小蠹有11种3 358种次。国内外已有报道的,传入并产生危害的种类有短翅足距小蠹(Xylosandrusbrevis)、暗翅足距小蠹(X.crassiusculus)、光滑足距小蠹(X.germanus)等[1-2]。

近年来,各口岸经常在进境木材中截获大量活体足距小蠹,已经对我国林业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但足距小蠹相较其他材小蠹族关注度较少,且相关文献也不多。为此,笔者通过介绍江苏口岸截获的5种足距小蠹的分布、寄主和主要鉴定特征等,以期为足距小蠹进境检疫提供参考与建议。

1 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 分类及危害

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隶属于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材小蠹族(Xyleborini),目前世界已知54种。

该属种类筑坑道于木质部中,取食坑道周围的真菌菌丝和孢子。侵入孔直入树干边材里面,母坑道同时分成几支,成弧线形与树干年轮平行前进,或者以树干髓心为母坑道,上下穿行。该属种类阔叶树和针叶树均可寄生,全部为广食性种类,分布范围广泛,尤以热带、亚热带种类更多,能危害60余科的200余种植物[3]。

2 主要截获种类

2.1 双色足距小蠹Xylosandrusdiscolor

异名:Xylosandrusposticestriatus。

寄主:丝栗栲(Castanopsisfangesii)、臭椿(Ailanthusaltissima)、红楠(Machilusthumbergii)、槐(Styphnolobiumjaponicum)、盐肤木(Rhuschinensis)、芒果(Mangiferaindica)。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

主要鉴定特征:体长1.3~2.0 mm;鞘翅前背方有刻点沟和刻间部,各有一列刻点,圆小稀疏,极相近似;鞘翅截面鼓突,各沟间部高低平匀;截面刻点无论沟中与沟间,全部凸起成粒;截面沟间部有稠密茸毛,贴伏在翅面上,此外还各有一列鳞片,起立在贴伏的茸毛之中;斜面的缘脊延伸至第7沟间部[3-5](图1)。

2.2 楝枝足距小蠹Xylosandruscompactus

异名:Xylosandrusmorstatti、Xyleboruscompactus。

寄主:棉属(Gossypiumspp.)、咖啡(Coffeaarabia)。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新西兰、美国、巴西、非洲等国。

主要鉴定特征:体长约1.6 mm。圆柱形,红褐色,光泽适中,茸毛甚少;前胸背板长小于宽,具有侧缘和脊,长宽比为0.8;背面观整个轮廓呈短盾形;侧面观背板前半部弓曲上升;鞘翅的刻点,沟中与沟间相同;鞘翅斜面沟间部仅有个别刻点凸起成粒,大部分刻点仍凹陷;斜面沟间部的刻点和颗瘤单列排列,具直立似毛状的鬃,长于2倍的第2沟间部宽度;鞘翅的茸毛沟中与沟间都有,它们仅发生在鞘翅后半部,鞘翅前半部光秃[1,6](图2)。

2.3 北方足距小蠹Xylosandrusborealis

异名:无。

寄主:茶梅(Camelliasasangua)、玉铃花(Styraxobassia)。

地理分布:日本、韩国。

主要鉴定特征:体长2.0~2.2 mm,体长为体宽的2倍;体色黄棕色至浅棕色;前胸背板的侧缘有缘线,无隆脊;鞘翅宽长于斜面;鞘翅斜面,有4列明显的颗瘤(第5列短,与第4列汇合形成一个环);沟间部和刻点沟上的颗瘤着生有倒伏状的毛状鬃;鞘翅斜面的缘脊延伸至第7沟间部[7-8](图3)。

2.4 米素足距小蠢Xylosandrusmesuae

异名:无。

寄主:铁力木(Mesueferrea)、金锦香(Osbeckiaaspera)、娑罗双树(Shorearobusta)。

地理分布: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

主要鉴定特征:雌虫体长约1.2 mm;体色双色,前胸背板浅棕色,鞘翅深棕色;鞘翅斜面仅有刻点,无鬃;沟间部颗瘤单列,具有直立的似毛状鬃[8](图4)。

注:A.成虫背面;B.成虫侧面;C.头部正面。Note:A.The back of adult;B.Lateral side of adult;C.Front side of head.图1 双色足距小蠹形态特征(引自http://www.padil.gov.au)Fig.1 Morphology of X.discolor adult

注:A.成虫背面;B.成虫侧面;C.头部正面。Note:A.The back of adult;B.Lateral side of adult;C.Front side of head.图2 楝枝足距小蠹形态特征(引自https://cn.bing.com)Fig.2 Morphology of X.compactus adult

注:A.成虫背面;B.成虫侧面;C.头部正面。Note:A.The back of adult;B.Lateral side of adult;C.Front side of head.图3 北方足距小蠹形态特征(引自https://cn.bing.com)Fig.3 Morphology of X.borealis adult

注:A.成虫背面;B.成虫侧面;C.头部正面。Note:A.The back of adult;B.Lateral side of adult;C.Front side of head.图4 米素足距小蠹形态特征(引自http://www.padil.gov.au)Fig.4 Morphology of X.mesuae adult

2.5 秃尾足距小蠹Xylosandrusamputatus

异名:Xylosandrusmelli。

寄主:槭属(Acerspp.)、樟属(Cinnamomumspp.)、桢楠属(Machilusspp.)、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等。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主要鉴定特征:体长2.7 mm,圆柱形,鞘翅尾端切削状,成为截面,黄褐色,有光泽,茸毛短。前胸背板的侧面具缘,但没有脊;鞘翅截面凹陷,沟间部与沟中布满刻点,翅缝逐渐凸起;截面色深晦暗,光秃无毛;斜面沟间部无鬃[3,9](图5)。

注:A.成虫背面;B.成虫侧面;C.头部正面。Note:A.The back of adult;B.Lateral side of adult;C.Front side of head.图5 秃尾足距小蠹形态特征(引自http://www.padil.gov.au)Fig.5 Morphology of X.amputatus adult

3 讨论

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背景下,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防止有害生物随进境木材传入我国,急需进一步织牢织密口岸防控体系[10]。

3.1 名录修订我国于2007年颁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小蠹种类仅10种(属),已远不能适应当前进境植物检疫新形势。很多危险性极高的足距小蠹并未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内,使得口岸一线执法无相关法律依据,对于发现截获的有害生物不能进行检疫处理。

从截获的足距小蠹的种类及频次来看,从非洲及东南亚截获的足距小蠹最多,其中常见的为短翅足距小蠹、暗翅足距小蠹、光滑足距小蠹等;从日本、韩国截获的足距小蠹虽然频次不多,但其种类在我国适生可能性较大,应重点关注北方足距小蠹。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修订工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开展,下一步还需尽快完善出台。

3.2 加强针对性检疫木材进口来源地广、品种多、数量大,常带有树皮、枝叶、土壤等情况,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口岸木材检疫仍以“手检目测”为主,在现场检疫时,根据有害生物生活习性、寄主以及来源国等综合信息进行针对性查验。

(1)不同危害状。各类昆虫生活习性不同,在危害木材时,常出现不同症状。在检疫时可根据各种危害状初步判断有害生物类别。如有小蠹危害时,一般木材表面会有小圆孔,且常有堆状蛀屑,扒开树皮,经常能见到小蠹坑道。

(2)不同部位。不同部位聚集不同的生物类别。木材表面和缝隙是各类成虫的活跃区域,天牛、吉丁、象虫等有害生物幼虫一般在树皮中和树皮下活动,掀开带有蛀孔的树皮,一般能发现部分有害生物。树皮下和木质部是白蚁、小蠹、长小蠹、长蠹等蠹虫的生长区域,而足距小蠹一般筑坑道于木质部中,取食坑道周围的真菌菌丝和孢子。

(3)不同来源地。很多有害生物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根据货物的不同来源地,可提前预判检疫重点。如秃尾足距小蠹主要分布在日本,米素足距小蠹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由于不同出口国的经济、气候条件等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其检疫处理的效果也参差不齐,如德、法、捷克等欧盟国一般选择农药而非溴甲烷或者硫酰氟对木材进行检疫处理,携带活体小蠹的概率很高,而非洲以及东南亚等木材处理极差,这些都需要在现场查验时高度关注。

(4)不同树种。有害生物一般都有特定的寄主,在现场检疫时,可根据树种提前预判某些有害生物进行针对性查验,检疫效率和效果则更好。如北方足距小蠹主要危害茶梅和玉铃花,米素足距小蠹主要危害铁力木和婆罗双树等。

3.3 完善疫情监测近年来,我国林木害虫、检疫性实蝇、外来杂草、舞毒蛾等均已成为专项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针对特定的高风险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工作还是不太扎实。下一步,要研发特定小蠹专用诱集监测技术,根据不同种类的小蠹传播、扩散的途径和特点,充分做好疫情监测工作,确保有害生物在口岸一线被阻截,严防其传入我国。

猜你喜欢

小蠹鞘翅进境
独角仙生物学特性、鞘翅微观结构及在仿生领域的应用
红胸郭公虫对光臀八齿小蠹的捕食研究
受瓢虫『自我扶正』启发 科学家研制可『鲤鱼打挺』的微型飞行器
受瓢虫“自我扶正”启发,科学家研制可“鲤鱼打挺”的微型飞行器
中国齿小蠹属昆虫的鉴定*
云南省切梢小蠹属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况
山东青岛口岸首批韩国冰鲜水产品顺利进境
黑色鳃金龟鞘翅微结构及其纳米力学性能
针叶树小蠹对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