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起内容的帆:中国现实题材剧的“出海”研究

2023-02-23李俊

视听 2023年1期
关键词:出海题材跨文化

◎李俊

电视剧中讲述的故事浓缩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期待。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而言,也应该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概念不仅有其宽泛的含义,而且有其现实语境规定性。诚如研究者们所注意到的那样,字面意义上只要发生在当代,当前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生活内容就都属于这一概念范围。在这个意义上,现实题材电视剧属于很难分类和定义的范畴。①但在国内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长期实践和受众审美接受上,它的内涵与艺术特性却显示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归纳起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内容关涉当前现实,二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性,三是注重现实精神追求。简言之,现实题材电视剧具有现实性、真实性、艺术性。在这些基本属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性与政治性特质。因此,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品格也十分丰富多样。它在文本层面上显示出宽泛的社会性、鲜明的思想性和正面的导向性。与此同时,现实题材电视剧审美表现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其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这就意味着应该倡导一种关注现实和深入生活的风气。

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国家政策不断扶持以及电视剧创作者对中国元素展现的重视,中国电视剧“走出去”异军突起,反映当下生活的中国故事走出东亚文化圈,进入跨文化国际市场。2021年,国产电视剧备案数为498部,制作发行194部,共计6736集。其中,发行现实题材剧目共计4777集,占比约71.92%;历史题材剧目共计1508集,占比约22.39%;重大题材共计437集,占比约6.49%。从作品质量来看,现实题材剧《山海情》《我在他乡挺好的》《在一起》等入选2020—2021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审的优秀海外传播作品,现实题材剧的数量占所有入选电视剧的70%。从观众喜爱度来看,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1中国电视剧发展报告》,“2021青年观众最喜欢的十部国产剧”中,现实题材电视剧占6席。②这足以说明现实题材已成为当前国产电视剧的主流,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海外传播建立在类型成熟和产业发展基础之上。

当前,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贴近时代潮流并不断拓宽题材范围,形成家庭伦理、农村题材、军旅生活、青春都市等多种类型的创作蓝本,用直面现实的胆识谱写中国故事。从2022年年初到现在,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多元的类型、高品质的制作和贴合时代精神的表达日益受到海外市场的关注,呈现出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的新趋势。面对国际市场这片“蓝海”,中国现实题材剧扬起内容的帆,抓住跨文化视野的风口,始终坚持讲述现代故事,寻找文化契合元素,表达普世价值。

一、讲述现代故事,注重意义生产

讲故事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一种灵魂上的交谈。人们都爱听那些实实在在,充满真情实感,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的语言叙述的故事。故事是对人生的一种比喻,电视剧中叙述的故事浓缩了民众的集体记忆并表达出民众的普遍期待。不论处在何种文化语境下,人们都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并期望从中感受艺术作品的情感温度,得到生活启示,唤起精神力量。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能给人一种代入感,“感同身受、触及灵魂”等现象破圈蔓延皆是因为让人产生了共鸣。齐格蒙·鲍曼以“流动性”来比喻现代生活,认为现代人类总是在不断改变,“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什么事情都无法满怀信心和确定性去面对”,现实题材剧恰如其分地直击了民众的“痛点”和“爽点”,为现代生活指明了精神出路。

讲述现代故事、注重意义生产是当前我国电视剧提升跨文化叙事的首要途径。③福柯认为,重要的不在于一个讲故事的时代,而在于一个叙述的时代。那么,讲故事的方式尤为重要。从叙事视角看,中国电视剧存在着“讲故事”和“写什么”两个不同方面,而“讲故事”又主要体现为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两方面,这也是由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所决定的。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现实题材剧的跨文化传播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我们今天讲的国际视野是指剧集在质量上应该是第一流的,在叙述故事时应该是平易而实在的。因为电视剧是一种文化产品,它必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这也许不是普通观众所追求的。如果我们想要让人们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讲故事。整个世界爱恨情仇是相同的,应该让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贴近人的内心,具有毛茸茸的生活质地。因此,电视剧注重叙事形式和意义生产显得尤为关键。讲好中国故事,挖掘具有鲜明中国文化色彩的好故事,以艺术手段呈现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之美,能够吸引更多海外观众的关注。

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其热播的原因就在于它讲人性、接地气。在看剧的过程中,观众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并从剧中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比起那些飞去飞来的武打片,电视剧《人世间》更能触动观众的情感神经,更能使人感同身受。在《人世间》开播不久,就曾有人将它定性为伤痕文学,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人们终于发现,原来《人世间》并不是揭伤疤,也不是看伤痕,而是讲述中国普通平民家庭中各个成员在近50年的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跌宕起伏的命运,其中有悲有喜、有坎坷,但总体而言却是积极向上的。《人世间》没有一味地揭露问题,更没有无限的夸张,而是心平气和地讲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便是它受到国内外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再如,在2021年成功“出海”的《山海情》,登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海情》第1集自YouTube热播剧场频道开播两周后,总播放量超过80万次,线上观众的点赞率达98%。与此同时,“海丝故事”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山海情》不仅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女性命运的思考,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索。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在外国影视剧大量引进的时期,输出一系列中国本土的好作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社会的变迁,是当下影视剧传播的应有之义。

二、寻找文化契合元素,降低文化折扣

文化折扣又称“文化贴现”,原用于经济学领域。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这一问题逐渐为各国所重视。近年来,国际社会开始对文化折扣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文化折扣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和米卢斯(R.Mirus)提出的。他们认为,根植于一定文化的电视节目、电影等内容之所以在国内非常吸引人,是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④然而,这种文化在其他地方却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为外域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各不相同,难以形成一致的认同,双方在文化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有时会形成文化折扣现象。通俗地讲,文化折扣就是文化传播中因文化结构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传播效果和影响减弱的现象。

我国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体现为影视作品、文化元素和新闻内容等文化内容对于海外传播缺乏影响力。由于海外受众不能理解文化产品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文化隔阂”,导致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中国现实题材剧在海外的传播,让我们找到了中国文化产品消减文化折扣影响的新路径。这一新的道路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譬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大型国际传播活动“视听中国”,在海外建立了58个“电视中国剧场”,引领了近百个优秀节目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和网络媒体播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共同支持的“中国联合展台”,促使不少热播国产电视剧在海外亮相。⑤这些国家项目积极助力国产剧突破语言和文化藩篱,向海外传播。这条路径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相融合,通过影视手段向国外观众进行展示,以达到增强其国际社会认同感的目的。

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主要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而是文明间的差异。”⑥要缩小这一分歧,寻找对外传播的文化契合元素并达到“共通语义空间”显得格外重要。“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每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⑦基于文化环境和认知差异,中国影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文化折扣,并随着文化空间距离的扩大而继续增强,现实题材剧尤为明显。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折扣主要体现在文化距离造成的文化冲突、社会心理状态形成的文化差异、历史文化积淀产生的不同观念等方面。所以,中国现实题材剧之于世界,更多的是要在差异化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彼此了解与认可的交流场域,以相对统一的形态或者普适的价值观念去抵消一定的文化贴现,剔除高低两种文化语境的影响,以实现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的了解和认可。⑧

三、表达普世价值,赢取西方主流观众

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讲好中国现实故事,如何向全世界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如何通过电视剧建设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及如何通过电视剧的文化风格进行文化外交、发现共同话题、实现独特的跨文化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影响着中国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在全球化时代,“普世价值”是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刻影响下,新时期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步构建了以“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系统的创作路径。“现实主义虚构叙事文本的艺术真实强调在真善美的统一中理解艺术真实,强调生活真实与艺术理想的一致。”⑨因此,现实题材作品的真实性不是对整个世俗文化生活和记录过程的简单罗列,而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现实世俗公共生活文化的融合,取精用宏,提炼浓缩。真实与艺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真实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艺术则要符合观众审美需求和接受心理。真实与艺术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将概括化了的现实与它所反映出的最初的现实假象结合在一起,让现实不再流于表面。这与单纯的记录不同,现实题材电视剧旨在冲出现实表象,直击本质。温暖现实主义审美,认知和情感协同呈现,成就了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价值观传达,并被普遍认同与传播。

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所面向的对象大多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主创人员对于大众现实社会生活与生存状态的重视与重新发展更符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真实事件的题材、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再创作等,使得作品在日常中彰显出强烈的民族韧性,在世俗中表达出鲜明的审美品格。在讲述家国宏大题材的现实主题作品里,以小人物角度切入的日常性细微化叙事话语模式是主流。近年来,海外备受瞩目的电视剧无一例外地运用普通人的眼光,注重挖掘人性之善、人生之美,展现人们对于光明未来的向往,显示出温暖写实的美学风格。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真实事件的题材、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再创作、回归大众与民间的审美倾向等,使得作品在平凡中彰显出自主的民族韧性和强烈的美学品格。

《山海情》彰显了努力脱贫、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与作为,《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呈现了年轻人奋斗追梦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是世人可以看懂、读懂的中国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中国故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和接受。比如日本人最喜爱的中国故事是中国梦。在日本,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电影。现实题材作品的“出海”与传播,让我们看到中国故事需要注重普世价值的表达,才能引起共情,打动外国人的心。展现人类情感上的普遍需要,整合情感和想象力是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过程中破除文化壁垒的关键。这些作品把多个家庭或一个团体作为时代截面,或者聚焦脱贫话题,或者关注时代进程,或者展现人物成长历程,或者展现人性光芒,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生命状态和复杂的人生境遇,或悲或喜,把认知和情感协同起来,从而对天地万物产生有情化的理解,并由心灵深处产生深刻共鸣。

四、结语

电视剧作为媒介文本,融入了日常生活。种类多元,质量上乘,表现当代中国面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正以全新姿态触达更多的海外观众。随着一系列优秀现实题材剧在海外取得优异表现,高质量的现实题材剧受到海外市场的关注,引领“出海”新趋势,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已崭露头角。可以说,如今“出海”的国产电视剧在数量规模、题材类型和制作水平等方面都较过去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目前国产现实题材剧单纯地止步于“走出去”,怎样“立得住”成为亟须思考的问题。当前,中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上尚未形成自己独特、完整的话语体系和文化形象,缺乏对主流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现实题材剧在全球市场上的脚跟尚且站得不稳。那么,怎样更好地利用现实题材剧在海外市场、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赢得异质文化受众的认同和共鸣,谋求在国外“立得住”脚跟,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创作中,中国现实题材剧必须继续遵循多元化原则,打开主题选择维度,探索叙事手法多样性,精心制作故事文本。唯有如此,才能推陈出新,不断有精品力作涌现出来,将现实题材作品写得有声有色。也唯有如此,中国现实题材剧才能在国际市场这片“蓝海”中扬帆远航。

注释:

①胡智锋,张国涛.现实题材电视剧三题[J].中国电视,2004(02):23-27+3.

②王瑨.解码现实题材剧“破圈”现象[N].人民日报,2022-05-12(020).

③周根红.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与跨文化叙事能力提升[J].百家评论,2018(03):73-79.

④周根红.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解析[J].中国电视,2018(06):53.

⑤任姗姗.优秀现实题材剧扬帆“出海”[N].人民日报,2022-05-19(020).

⑥潘志平,王智娟.冷战后的世界与中亚——驳亨廷顿教授的“文明模式”[J].新疆社会经济,1995(03):6-10.

⑦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4.

⑧潘路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产纪录片中的建构[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⑨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6.

猜你喜欢

出海题材跨文化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