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三阶三融四贯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023-02-19韩秀枝曹源詹跃勇张晓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韩秀枝 曹源 詹跃勇 张晓丽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但是还存在与专业课程教育“两张皮”、双创课程理念滞后、双创课程师资短缺、双创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双创课程师资、双创课程体系的新思路、新路径,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和难题,着实培养出我国产业提档升级所急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42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的要求,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力课堂建设等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加快培养创新型企业所急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中明确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改革,及时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和难题,多方面、多渠道、多环节、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实培养出我国产业提档升级所急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和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依托市场和市场有针对性的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成商品或特色服务,获取一定的回报或收益,同时,企业能够迅速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适合销路的产品优势,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提档升级的加速,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课题组在企业人才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进程,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少创新型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课题组根据“头部企业”的岗位需要和部分高职院校提供的合理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设定、职业通道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区域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从全国不同区域的“头部、腰部、尾部”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目前开设的情况和进行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加之,同一线双创课程负责的教师进行座谈,梳理出了双创课程体系构建、布局和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以下“三大”问题。

1.1 双创课程理念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双创教育就是参加创业相关的技能大赛、孵化相关的项目,创办相关的公司。更有甚者,一些主要领导认为双创教育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双创教育是就业部门的事情,不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这就忽视了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没有把“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也使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上、质量上、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两张皮”现象。

1.2 双创师资短缺问题

大部分高職院校创新创业型师资还面临数量不足以支撑双创课程,大多数现有的双创教师没有创业经历,教学过程中还是“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应试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讲课内容也与现实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单一,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不高,几乎没有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没有创业兴趣,这也致使学生在双创课堂上出勤率不高。

1.3 双创体系不健全问题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双创课程开设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缺少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缺少与企业行业的对接,致使双创的教学资源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脱离了产业需求。同时,还存在创新教育课程与所学专业课程的分离、双创项目模块与专业项目模块的脱节,这就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通畅”地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全过程、高质量就业的全过程。

2 创新解决双创课程的系列现实问题

2.1 创新双创人才培养理念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双创人才培养理念,总结形成了适合高职院校的“DTBE”人才培养理念,探索解决双创课程理念滞后的系列问题。其中,“DTBE”是英文“Design、Technology、Business、Entrepreneurship”的首个字母缩写,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四大核心要素——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创业创新。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论的研究,融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培养具有“学者智慧、家国情怀、商业思维、团队动能”的人才提供了理念引领,“DTBE”人才培养理念有利于重塑人才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有利于形成“新理念、新内涵、新逻辑、新双创”的“四新”人才培养范式,有利于系统培养“满足客户需求性、技术实现可行性、商业模式盈利性、企业发展指数级成长性”于一体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人才培养“DTBE”的四大核心要素,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精准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情况的课程目标,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2.2 创新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借鉴、研究和形成适合高职院校的“三递进·三融合·四贯穿”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探索高职院校以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融合课程群+实践拓展课程群”的三个阶段递进;实现“思政课程+双创元素+课证标准”的三个有机融合,实现“聚焦创新创业教育+聚焦创业社团和创业大赛+聚焦培育项目资源对接孵化器+聚焦国际前沿课程”的四个课堂有效地贯穿。

2.3 创新双创课程教学模式

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高职院校“微训练+项目引导+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双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合作共同研发的智能教育平台,实现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创的“活力课堂”,支撑“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学生成果、教学反思等环节提升双创教育课程的内涵建设。同时,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的系统分类,课前主要开展识记类、理解类的基础应用项目,课中主要开展分析类、展示类、创新类、互评类的项目及任务,课后主要聚焦师生合作开展的双创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振兴杯”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类项目。

3 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探索形成适合高职院校的“DTBE”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现状,依据黄炎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形成“DTBE”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基本状况,如高職院校的“DTBE”人才培养理念图所示(图1),通过设计创新(Design)满足客户的需求性模块;通过技术创新(Technology)满足技术的可行性模块,通过商业创新(Business)满足商业的盈利性模块;通过创业创新(Entrepreneurship)满足企业的成长性模块。高职院校的“DTBE”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盈利+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人才。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重塑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

3.2 构建“三递进·三融合·四贯穿”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宗旨,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智能教育平台为技术支撑,以DTBE理念为引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其中包括专业教学目标、思政教学目标、双创教学目标,构建“三递进·三融合·四贯穿”的双创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设计双创课程体系,主要要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融合课程群+实践拓展课程群”的三阶递进,实现“思政课程+双创元素+课证标准”的三个有机融合(要融入思政课程,积极形成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工作的互益互补、良性互动;要融入双创元素,加强创意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融入专业课程进程;要融入课证标准,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新”和“1+X”证书的有机融合),实现“聚焦创新创业教育+聚焦创业社团和创业大赛+聚焦培育项目资源对接孵化器+聚焦国际前沿课程”四个课堂(第一课堂聚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第二课堂聚焦创业社团和创业大赛为载体的校内实践培养、第三课堂聚焦培育项目资源对接平台打造孵化器、第四课堂对接国际前沿课程和国际化创新创业视野)的有机贯穿。

(1)通识课程升级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群。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研发智能教育云平台,按照企业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的要求,重新定义课程的思政目标和教学目标,全面升级课程实践项目和内涵环节,构建《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与实务》《设计思考》《发明创造》《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思创融合课程《形势与政策》等七门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群,加快应用双创专属智能教育云平台,全面升级通识课程内涵建设。

(2)专创融合改造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开发专业融合课程群。

精准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升级和完善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重新规划设计,以智能教育云平台的微训练和生产力工具为手段,融入新的教法、新的模式、创新思维路径,进行专创融合的全面升级改造,积极建成学校特色专业融合的课程,有序开发有专业活力的“专创融合”课程群。

(3)课赛融合活力课堂,面向支柱产业搭建产教融合实践拓展课程群。

贯彻落实“岗课赛证”融合发展机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制定覆盖“校级赛项”“省赛赛项”“国家级赛项”的三级大赛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局面,构建“自我认知→商机识别→大赛引领→项目孵化→盈利发展”五阶递进项目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人人持证、技能中国”的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内生动力。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面向支柱产业搭建产教融合实践拓展课程群,课程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当地主导产业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育人质量。

3.3 着力培养“三师角色+六种能力+专兼结合”三师型双创教师

双创课程师资短缺问题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难点和痛点。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积极优化双创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着力培养“站上讲台是教师、进入企业是工程师、辅导项目是创业导师”的“三师型”双创教师,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切实解决双创课程师资短缺的共性问题。

3.4 着力打造“活力课堂+师生共创+智慧教学”双创教育专属云平台

根据企业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基于“云端”的“活力课堂”,探索将“教、学、做、研、创、训、赛、投、扶”等融为双创共享服务生态圈,着力打造“活力课堂+师生共创+智慧教学”双创教育专属云平台,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成就师生的孵化项目,加强师生创业公司的上市运营。

3.5 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全员参与”建设的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要“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高职院校领导层面要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班”,聚焦“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资源,形成“政府牵头+学校主导+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育人环境,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全员参与”建设的制度,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3.6 着力推行“项目路演+公司运营+IPO路演”的综合考核方式

探索双创育人的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推行“项目路演+公司运营+IPO路演”的综合考核方式,如: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学生在校成立公司,课程考核与公司运营绩效能够实现学分互换,毕业答辩可以是自己公司的IPO路演等。

4 研究结论

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现状,根据黄炎培先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DTBE”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提升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创业创新的四个要素在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支撑力,着力培养“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盈利+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创新人才。同时,高职院校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敢闯、会创、能闯”,注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综合考核和科学评价,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活力,着实培养出当前我国产业升级急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曾秀臻,李亚昕,王波.高职院校“双创”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1,37(06):7177.

[2]常晓宇.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21):7680.

[3]王国珍,刁爱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J].科技资讯,2022,20(17):182184.

[4]黄淑敏,李秋红,宫亮.“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業教育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9296.

[5]李伸荣.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1):142143.

[6]江颖,潘海生.职业本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眼点和关键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8):2733.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