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政策下农业绿色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2-17李佳诺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2期
关键词:绿色农业发展

李佳诺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也正在由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更要注重保护环境。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式模式要向低碳化方向转变,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存在许多瓶颈,本文针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及建议。

关键字:全球变暖 环境效益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JJ201421;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21-S718;赣南师范大学校级招标项目,项目名称:赣州市科技人才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向全世界庄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的减排。根据《通往农业碳中和》报告显示,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7%,如果考虑其他环节,则该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因此要实现减排,除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下功夫外,还需切实加快农业生产向低碳化转型的步伐,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等科技手段使农业向低碳化发展,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因素,其技术创新的领域广泛,涉及生态种植、农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高产低碳作物的培育等众多环节,遵循农业生态原理和自然规律,以提高水、肥、药效率为重点,减肥增效,减少污染,在秸秆、畜禽粪便回收利用和农膜残留防治等方面,进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掌握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克农业发展中高排放等问题,从而减少碳排放,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

一、农业绿色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庞大的人口压力使农业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了保证粮食的充足,解决全国温饱问题,农业逐渐采取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的生产种植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地膜,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然而这样的生产模式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在生产和使用化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对大气造成一定污染,加剧全球变暖。除此之外,农业传统农作物使用化肥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大众对农作物需求也在向多样化转变,新兴的农作物诸如花卉、蔬菜等逐渐也成了化肥增长的推手,扩大了农业污染的广度,加深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

目前,我国农业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生产模式,且由于缺乏对绿色农业的认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滞后,与农业绿色生产相关的设施较少,许多与绿色农业相关的基础设备使用周期长、技术更新慢,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发展不成规模,对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足。与此同时,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农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现阶段由于农业设备技术落后,处理废物、废料、废气的能力较低,这些农业污染物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低碳化的基础,严重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积极进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这样不仅仅保护了生态环境,带来了环境效益,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两者兼得。

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遇到的瓶颈

(一)农业从业者绿色发展理念认知落后

我国长期以来都采用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能源,农民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此外农民受教育水平总体普遍较低,获得绿色技术创新知识方式有限,对农业绿色发展缺乏深刻认识,而低碳农业技术投入成本很高,收益利润时间长、风险高,农民没有能力承担损失,不愿意冒风险去改变尝试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宁愿采用旧的农业设备,使用旧的技术,使得农业绿色技术使用量不足,因此农业绿色技术创新难以得到提高,要发展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国家设置的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研发中心是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主体较少,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成果大多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很多科研人员只是为了发表论文、升级职称或者完成任务才进行研发。而且大多数科研单位都还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市场上也没有完整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成果很难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当中,导致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难以真正达到农业绿色节能减排的效果。

(三)绿色技术创新鼓励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处于刚起步状态,绿色技术创新鼓励机制还不完善,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机制,从政府财税支持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低碳农业产业优惠税率的决策,也没有针对农业绿色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支持。从金融市场支持来看,对于企业进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优惠利率,低息贷款等政策还没有制定,农业绿色技术创新配套的金融市场尚未建立。这些制度体系的缺失,难以激发相关企业和工作者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农业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四)农业绿色技术推广难,品牌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辅助的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制度,双方合力制定宣传规划,配备专员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以达到落实农业绿色技术推广。然而农户群体比较庞大,技术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农户进行指导,因此這种模式就导致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辐射范围不广,然而,传统点对点的信息传递路径的效率不高,很难实现信息的大面积传递。除此之外,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比较杂乱,缺少优质的、可以让农业从业人员相信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阻碍了农业绿色技术创新。

三、推进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新路径

(一)加快农业低碳转型,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当下,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改变“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就必须强化绿色技术创新,要针对农业领域的重难点问题,科学设置科技创新任务,重视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加大力度进行诸如节水、施肥、用药、面源污染、耕地修复等重点突破例如减肥增效等。注重绿色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大数字技术的开发与更大范围运用,构建完整的科技支撑体系,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激发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农业的低碳转型。

(二)强化农业绿色教育,培育农业专业化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发展,而目前农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缺乏专业型人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创新成果更加偏向于实践,更加需要科技和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农业绿色创新人才供不应求,因此,要大力培育农业创新专业化人才,强化农业绿色教育,将更多教育资源向综合性农业类专业倾斜,同时也要完善人才体系和培训体系,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农业绿色市场人才需求,确定个性化培训内容,加强培训跟踪监督,增强培训效果,为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储备科技人才。

(三)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内在竞争力

品牌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购买得也会比较放心,优质的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品牌也会促进农业绿色创新发展。因此要努力构建农业绿色品牌链,推进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完善绿色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认可度,促进绿色农业品牌发展。打造品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品牌发展机制,提高產品质量,增强农业绿色创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又一批品质优良、声名远播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的企业。

(四)注重产学研企联合,提高农业创新转化率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境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开始从事农业绿色技术方面的研发,然而许多绿色科技创新成果都未能转化为实际农业产品,因此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需要共同协力,寻找人才培养与农业发展的衔接点,以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优化绿色农业专业布局,建立健全的对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企业为载体,加快农业绿色技术转化为真正农业生产力的速度,从而提高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五)加强推广宣传,提高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认知

农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因此,需要建议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加强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树立绿色农业意识,提高农民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认知。同时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有限,而一些农业绿色创新技术纷繁复杂,较难得到实际中的应用,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方面的推广,将农户和各个平台的宣传相结合,增强推广宣传效果,提高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和转化率,推动农业向低碳化转型,激发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积极性。

四、建议

(一)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法律法规

政府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出台与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构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同时政府不仅仅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管理者和监督者,需要关注政策的落实度,统筹安排,在推进农业低碳化发展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引领农业向低碳化、清洁化、科技化发展。

(二)提高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持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更需要资金的投入,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较单一,无法满足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大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不断拓展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将绿色金融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让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起到积极作用。

(三)增强绿色环保的主体意识

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金融机构,更需要多方共同协力重视农业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大自然之中,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环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是农业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增强农民绿色环保的主体意识,让农民学习绿色新知识新技术,将农业绿色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到生产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云,尹忞昊.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能源碳减排吗?——基于回弹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J].改革,2021(12):45-58.

[2]孙东旭,程松涛.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低碳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04): 125-130.

[3]陈芳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探索[J].农业经济,2022(05):17-19.

[4]刘忍妹,刘明显.绿色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农业技术创新视角[J].农业与技术,2022,42(15): 160-163.

[5]刘锦汝.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J].种子科技,2021, 39(01):121-122.

[6]陈芳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探索[J].农业经济,2022(05):17-19.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