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导读

2023-02-17周文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菱花柳梦梅杜丽娘

周文杰

作家名片

汤显祖(1550年~1616年),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早年仕途不顺,48岁隐居家乡临川玉茗堂,孜孜于戏剧和诗词创作。主张“至情论”,笃定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情”与生俱来,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是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人的本性。世间之事,非理所能尽释。理有者,情必无,情有者,理必无。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剧创作为最,践行“梦”“情”“戏”的思维范式,“因情生梦,因梦成戏”。其戏剧作品《还魂记》(即《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他的作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时代的翘楚;他的艺术实践,引领并推动了晚明戏曲声腔的传播和戏曲演出活动的繁荣。他是我国古代戏曲学和导演理论的拓荒者。戏曲家吕天成推崇汤显祖为“绝代奇才”“千秋之词匠”。

内容简介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也称《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全剧共五十五出,讲述了杜丽娘因情而死,为情而复生的浪漫故事。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因读《诗经·关雎》篇而情有所动,私出闺房,到后花园游玩,之后于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醒后相思成灾,愁绪日深,最后一病不起,葬于后花园中。弥留之际,自画小像托春香藏于太湖石底。杜宝升官离任,按杜丽娘遗愿,在后花园筑起一座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赴试,因病借宿观中,无意间拾得杜丽娘自画像,惊讶乃自己梦中佳人。杜丽娘魂游与之相见。柳梦梅依杜丽娘的嘱托,掘墓开棺,杜丽娘复活,二人结为夫妇。柳梦梅前往临安应试,受杜丽娘之托,到淮安看望岳父杜宝,告之杜丽娘生还的喜讯。不料杜宝非但不信,反诬之为盗墓贼,严加拷问。幸而传来其得中状元的消息,柳生方才获释。但杜宝心存疑惑,拒不与之相认。此事闹到皇帝那里,杜丽娘言说前因后果,最终在皇帝的主持下终成眷属。

《牡丹亭》将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情节离奇跌宕,曲折多变;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腻的情感;语言浓艳华丽,意境深远,既端庄典雅又兼具奇巧纤细,许多唱词至今仍脍炙人口;思想厚重,以情反礼,崇尚个性解放。《牡丹亭》的文学成就极高,广受赞誉,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经典摘录

《牡丹亭·惊梦》(节选)

【绕地游】 (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①,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②,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 (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③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④,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 (旦)袅晴丝⑤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⑥,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⑦。(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得好。

【醉扶归】 (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⑧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得羞花闭月花愁颤。(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⑨。(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 (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罷。(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 观之不足由他缱⑩,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注〕①乱煞年光遍:缭乱的春光到处都是。②沉烟:沉水香,熏用的香料。③宿妆:隔夜的残妆。④宜春髻子:相传立春那天,妇女剪彩绸作燕子状,戴在髻上,上贴“宜春”二字。⑤晴丝:游丝、飞丝,也即后文所说的烟丝,虫类所吐的丝缕,常在空中飘游。在春天晴朗的日子最易看见。⑥没揣:没料到。菱花:镜子。古时用铜镜,背面所铸花纹一般为菱花,因此称菱花镜,或用菱花作镜子的代称。⑦迤逗的彩云偏:迤逗,引惹,挑逗;彩云,美丽的发卷的代称。全句是说,想不到镜子(拟人化)偷偷地照见了她,害得她羞答答地把发卷也弄歪了。这几句写出一个少女的微妙心理,她是连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的。⑧三春好处:比喻自己的青春美貌。⑨惜花疼煞小金铃:《开元天宝遗事》:“天宝初,宁王……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这里袭用其意,是说频繁扯动丝绳,小金铃都被拉疼了,言极惜花心情的深切。这是夸大的拟人化描写。⑩缱:留恋。

赏 析

本选段共由六支曲子组成,作者匠心独运,以无边的灿烂春光来衬托杜丽娘内心浓浓的寂寞。

杜丽娘饱受父亲的严训和塾师的教诲,局促在逼仄冷寂的“小庭深院”中,闲看沉水香一点一点燃尽,百无聊赖,心绪慵懒,无心针线。她恪守礼的束缚,不能抛头露面,甚至出闺阁都得小心翼翼。读了《关雎》之后,一种悄然萌动的情愫让她对窗外的春光比以往更加留意。后花园是怎样的风景啊!莺语婉转,姹紫嫣红,云霞翠轩,烟波画船,处处春光明媚,撩人心弦。杜丽娘不禁心旌摇动,沉醉其中,生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慨。这美好的春光多像自己美好的青春啊。可是纵使如此美景,锦屏人却不以为然,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幽闭深闺,虚度年华,蹉跎岁月,一种无人赏识的寂寞油然而生。常人尚有此感,更何况是连镜子也艳羡其美貌的杜丽娘呢?莺燕成双成对,于是在春香眼里妙趣横生、赏玩不尽的春光,也提不起杜丽娘游赏的兴致了。既然情愫无处安放,对爱情的渴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那就只能在“幽梦”中去寻求。于是乎,就有了后面的“惊梦”。在当时的背景下,“情”被过分地压抑,只能通过虚幻的方式表现和传达,“梦”就成了情感表达的出口和媒介。

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情抗争,以她的执着、勇敢跻身于中国文学的光辉人物形象之画廊,具有别具一格的动人力量。

猜你喜欢

菱花柳梦梅杜丽娘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封面人物
《惊梦》的情与爱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不一样的《柳梦梅》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