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承载

2023-02-17赵秋丽李志臣

党员文摘 2023年3期
关键词:尼山儒家思想儒学

□赵秋丽 李志臣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近年来,山东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百姓中间。

把真实的孔子思想展示给世人

“我们离孔子有多远?”当代知名儒学家、中国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在一次讲座上抛出这个问题。

杨朝明接着说:“这个‘距离’不是时空的距离,是我们对孔子思想、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思想精髓认识的‘距离’,是我们要认识到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怎样的态度。”

2013年11月26日,对杨朝明来说,是一个特殊与难忘的日子。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习近平总书记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仔细看看”四个字足以显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一年后,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如何在世界儒学研究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事情。”多年来,杨朝明不知疲倦地从事着儒学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把真实的孔子思想展示给世人,2014年,他出版了《正本清源说孔子》,对孔子事迹及其思想进行深入研读,还原根植于深厚传统中的文化真相,把真实的孔子思想展示给世人。

把儒学种子撒向乡村

种田耕地的农民放下锄头坐进教室,听大学教授讲儒家思想,这不是电影里的桥段,而是发生在山东济宁真实的一幕。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有的人有钱不孝敬父母,但有些人没钱却能孝顺父母。”台上演讲者发问。

“是啊,有!有!”台下听讲的人频频点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谁能说一说?”演讲者继续追问。

“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有的人只认钱不认人了!”一个农民抢先回答。

“说得很对,一些人因为钱,忘记了最基本的孝道。乌鸦都能反哺,对人来说孝顺更是人之常情。”演讲者答道。

这一问一答的场景,出现在济宁市泗水县官庄村的乡村儒学讲堂上。讲课的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室的专家赵法生,听课的是农民。

夫子洞旁,圣人之乡。10年前,赵法生和山东大学的颜炳罡等儒学研究者到这里考察,却失望地发现:说是圣人故里、儒学发源地,可这里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不仅少见,道德失范现象反而时有发生。

“儒家学者有一个使命,在朝则美政,在野则美俗。”赵法生认为,儒家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儒家知识分子应该责无旁贷地走出校门,深入到群众当中,尽力来改良社会风气。

为了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2013年,赵法生、颜炳罡等儒学研究者决定在农村开办儒学讲堂。因为针对的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们不讲道理讲故事,不讲天边讲身边,从品德入手,结合村民生活琐事来讲。

如今,各讲堂每月开设两次儒学课,已形成固定的讲课制度。

乡村儒学课是知识分子服务社会的一次全新尝试。他们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用儒家思想滋润乡村,用传统美德教化群众,使当地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发出孔子故里“最强音”

2021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16个国家和地区的172名专家学者、20个国家的38名驻华使节及社会各界人士500余人参加节会。规格之高,参与人数之多,创历届之最。而尼山,也在媒体聚焦下一次次走进世人的视线。

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思想的源头,尼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隽永象征之一。近年来,借助孔子诞生地优势,尼山策划实施“手读《论语》”“夜游尼山”“研学圣境”“明礼生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活动,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发出孔子故里儒学传承发展的“最强音”。

“扶手、高揖、俯拜……”济南尼山书院博艺堂里,一群孩子身着汉服,正跟着书院志愿者颜力行拜孔礼。这是尼山书院组织的“少儿国学经典诵读班”开班仪式上的一幕。

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山东创新传承载体,在全省建设“尼山书院”150余所,并面向社会招募热爱传统文化、愿意为传播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市民,成立了“尼山书院志愿者服务队”。颜力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此之前,颜力当过计算机教师,从事过IT行业的工作。得知“尼山书院”建设规划和招募志愿者,热爱国学的他加入了志愿者行列。用颜力的话来说,志愿者是“尼山书院”建设“冲在一线的小兵”。

“书院承担着国学传承的责任,我们办书院就是让孩子有一个真正读国学的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颜力说。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尼山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门。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在这里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尼山儒家思想儒学
《尼山萨满传》节选(18)
《尼山萨满传》节选(13)
《尼山萨满传》节选12
儒学交流在路上
세계적인 사상문화의 향연——-제5회 니산(尼山) 세계문명포럼 취재기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