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山海,回家过年

2023-02-16中国报道李士萌

中国报道 2023年2期
关键词:游子回国入境

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这个春节,随着入境政策的调整,海外留学生陆续踏上归途。

“真的太想回家了”——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家过年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但无论身处何地,每逢佳节,思乡情切,海外游子心中一直不变的是阖家团聚的情结。

今年,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踏上归途。

候鸟

在日本留学的郭华已经有3年多没有回家了。

郭华是山西长治人,疫情之前,她像候鸟一样,一到日本放春假的时候就会回国陪陪家人。只是这次,她在海外“越冬”的时间过于久了。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郭华终于到家了,从高铁站打车回家的途中,一路张灯结彩。她看着窗外的景色,感到些许陌生。上一次她回长治时,这个四线城市还没有修建高铁站。在她眼中,这个城市的变化太大了。妈妈口中的新地标,都是她没有听过的名字。

为了这次见面,郭华和她的家人等待了3年。曾经很多次团聚的尝试,都被一波接一波的疫情阻断。

在2019年返回日本后,郭华的家人曾计划2020年的2月去日本看望她,一并旅游。郭华上学的地方在群马县,“那边有日本最有名的排名第一的草津温泉”。在她的设想里,她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泡温泉、逛东京。但疫情的到来让郭华第一次团聚的期盼破灭。

疫情的第一年,回国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未知的不只是病毒,还有各国朝令夕改的疫情防控政策。

当时在英国留学的佟音回忆,2020年3月份时,疫情开始在英国蔓延,她所在的宿舍楼一层确诊了4个阳性病例。她感觉形势不对后迅速决定回国,并顺利抢到一张3月21日从新加坡转机到北京的机票,花了10686元,而她朋友买的同一天出发直飞北京的航班价格已飙升至4万多元。

2020年3月21日,航班起飞,真正的冒险开始。落地新加坡后,她被告知,由于北京禁止国外入境的政策,后续航班(新加坡—北京)被取消了,她可能需要返航伦敦。“这个政策的变动是我在飞机上时发生的。”

最后经过一番协调,佟音在新加坡机场滞留40多个小时后,新加坡航空将她安排在中国机组人员回国的航班上入境上海。

佟音能顺利返回无疑是幸运的。当年3月,在埃塞俄比亚、柬埔寨、孟加拉等国一度发生中转回国途中滞留的现象,人数达540余人,多数是留学人员。并且就在佟音顺利到达上海后的几个小时,3月23日11时59分,新加坡封锁了国门,禁止短期旅客入境过境。佟音的这次回国之旅,显然要比郭华惊险不少。

教研精神也是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是校本教研的基本范式。我们要弘扬校本教研精神,践行和把握教研精神,让精神变物质,形成教研进步的基本动力。

此后一段时间,各国防疫政策持续加码,机票价格、通关手续、隔离政策,回国路上的变量突然变多,海外留学生需要果断下手、谨慎分析,以努力求得性价比的最优解,但最后一通分析的结果,往往是“不回国最优”。

郭华回忆,疫情后日本回中国的单程机票价格曾飙至一万多元,原来单程往返才3000元。她权衡之下还是选择放弃,决定在日本好好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那一年是我来日本后精神上最苦的一年,每天都在想要回家和努力考学之间挣扎。”她说。

无论年俗如何改变,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团圆节日。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和刻在骨子里的情结。

漂泊

2021年冬春之际,郭华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她本想着考完试后回国和家人分享喜悦,但她碰到了日本第二次“锁国”政策。2021年1月13日,日本全面暂停所有外国人入境,直至2月7日。

郭华陷入“回不了家,出不了国”的两难境地。“日本的政策是不断加码的,所以这次也很害怕疫情加重不能及时赶回日本。而2021年3月我的签证马上就要到期,4月学校就要开学,如果赶不回来,会耽误很多事情。”

郭华的担忧不是没有来由,2020年4月日本第一次颁布锁国政策,该禁令本来是到5月25日结束,但随着感染的蔓延,禁令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0月份。

事态的后续发展验证了郭华的猜想。她研究生就读学校所在的关东圈确实没能如期解禁,许多同学一直在国内等了小半年才拿到入境签证,到2021年11月才得以返回日本。而且这次放开的窗口期也非常短暂,不到一个月,2021年11月30日,日本又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外国公民入境的大门再次关闭。

出国以后,很多人开始深切体会到“漂泊”的意义,尤其是被区别为“外国人”的时候。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各国的政策文本中,更鲜活的显现在海外游子的日常生活里。“有一个认识的同学在便利店打工,因为太忙忘记给顾客加热便当,顾客直接冷言说,你作为一个外国人,不适合到这里打工。他的日语其实很好,从高中就在日本读书,他只是太忙疏忽了。”

不只是留学生,一些在海外工作的人也有这种体会。在美国工作的朱柳飞被记者问及“是否有领过疫情期间美国派发的消费券”时,她说:“那个都是发给本国公民的,我是外国人领不到。”

“谁能在皇后区过得很好?”这是新移民文学作家凌岚在小说集《海中白象》后记中发出的疑问,这句话似乎也成了许多游子这3年在异国的注脚。

1月19日,在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青岛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为归国入境的中国籍旅客赠送福字贴、中国结等春节喜庆饰物。

“有一次我给姥姥打电话,那边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听到我姥姥抽泣的声音,我真的心如刀割,特别想回去陪他们。”朱柳飞回忆道。即使疯狂地想念家乡,多地14天起步的隔离政策也让海外游子不得不望而却步。隔离,是他们归国路上最大的不可抗力。

记者的采访中,有一位是在英国读高中的小留学生,他曾在2020年3月和2021年5月回国,两次回国共在酒店隔离28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朱柳飞刚工作不久,她一年的假期也才16天,这个隔离时间对她来说太过“超现实”。

归途

比起曾经的困难重重,郭华这次回国顺畅不少,核酸证明只需要48小时内,不再需要前往指定机构,加盖护照号的核酸证明只需要再花费50元,机票价格也算合理。

2022年12月底,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一切出行限制和管控措施基本取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将回国提上日程。记者采访的多位海外华人表示,即使春节没能回来,年后也计划抓紧时间回国了。

“现在放开了,终于可以把回家提上日程了!我正在辛辛苦苦攒年假中,已经攒了6天了。”朱柳飞计划今年七八月份回国。

春节期间,民航业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重启。各大航司开始增加客运枢纽航班密度。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近日加密了成都双流—中国香港航线,由每周两班增至每周四班,并恢复了天津—中国香港的往返航线,每周三班。

出境游航线也在恢复中。首都航空公司在1月18日恢复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往返马尔代夫的国际客运航线。一位大兴机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过段时间还将恢复4条飞往日本的航线,明显感觉国际机场开始复苏了。”

航空数据分析公司Cirium的数据显示,1月份往返中国的定期国际航班数量环比增加了27%,将近8000个。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中长期来看,2023年或将成为我国民航复苏开启之年,我国民航业有望进入修复通道。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量有望在2024年复苏至疫情前水平。

但上述工作人员也表示,国际航班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人员配备还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地服人员的短缺。国际航协也提醒,中国的行业复苏可能也会遇到类似“幸福的烦恼”,毕竟从长期的低运量到突然恢复,长期缺乏专业人员会是民航短期内应对客流激增的巨大挑战。在欧美市场恢复初期,伦敦希思罗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甚至出现因人手不足限制航班计划的事件。

趁着春节积蓄元气的不只是国际航空领域,还有消费领域。郭华原先预订的境内航班取消,她便在转机的天津市玩了几天。正好赶上春节,天津城热闹非凡。大部分商店都在排队,“因为排队的人太多,我甚至都没有吃到煎饼果子。”郭华说。

对于海外游子而言,曾经遍布褶皱的世界正在一点点修复,回家重新变得容易起来。到家后的当天,郭华就看到了好消息。1月26日,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在5月8日调低COVID-19分类等级至季节性流感,有望大幅放松相关防疫限制。

猜你喜欢

游子回国入境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潮细胞
游子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游子归家
游子之心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