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化全力保供天然气切实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2023-02-14杨延飞

中国石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寒潮储气库调峰

杨延飞

胜利油田永21储气库是山东省首座地下储气库,承担着季节调峰、天然气保供的重任。图为2022年12月15日,储气库项目部员工在工艺装置区进行巡检。王国章摄

近年来,中国石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认真落实“要把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抓好”“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等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家部委的统一指挥下,全力做好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自2017-2018年供暖季以来,中国石化连续5个供暖季圆满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生产运行安全平稳,供区市场保障有力,成功应对多次极寒天气,切实为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贡献石化力量。

多维度发力,应对当前供暖季复杂保供形势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2022-2023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2022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国际油气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内需受挫,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对宏观经济、能源消费等产生巨大影响。叠加近期寒潮天气频发,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社会面出现新增用气需求,整体保供形势较为复杂。

上一供暖季结束后,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要求,中国石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认真研究部署天然气产能建设、储气能力建设、购销合同签订、进口资源采购等重点工作,按照“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原则,充分对接市场需求、积极筹措资源、加强生产运行协调。在本次供暖季前,集团公司编制下发了《中国石化2022-2023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方案》,安排供暖季向市场供应天然气不少于242.1亿立方米,全力做好各项保供工作安排。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职能,建立“集团公司—总部相关部门—企业层面”三级保供工作机制。开展运行动态“日监测、周调度、月总结”,针对寒潮、春节等保供关键时点,提前分析研判,制定专项保供措施,保障供暖季全程及“两特两重”期间供应平稳。

全力增储上产,提升自产资源保供能力。加快推进川西、鄂北、东北等常规气和涪陵、威荣、丁山等页岩气产能建设;供暖季前组织下属各主力气田企业提前开展检修工作,加快推进地面集输、天然气处理装置等重点工程投运;建立设备设施运维保障机制,确保保供期间气田全部满负荷生产运行。保供过程中,不断开展气田生产潜力大排查,尽最大努力落实增产方案。

积极筹措外部资源,不断优化资源池结构。坚持完善以长中约为基础、短约为调节、现货为补充的进口LNG资源结构。主动与外方资源商进行对接沟通,积极协商供暖季长约提货计划,确保执行稳定,抢抓采购窗口期,提前锁定供暖季现货资源。同时,积极扩大国内第三方资源采购,形成了山西煤层气、内蒙煤层气、陕西陆上致密气等多条稳定外采渠道,尽力增强资源综合供给能力。

加快开展储气设施建设,夯实储气调峰基础。持续加大储气库建设投资力度,积极优选库址、科学决策立项,提升工程建设施工水平、大幅压减建设周期。供暖季前按照“应储尽储”原则,全力做好储气库注气,确保供暖季调峰资源充足。同时,建立非居民可中断用户调峰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压非保民”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

严格按照合同履约供气,保障重点地区、行业用气平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中国石化积极与下游用户对接,按时全部完成年度及供暖季合同签订,保供期间切实按照合同履约供气。同时,结合市场形势变化,精准调度局部地区、重点行业、内部炼化企业间供气平衡,全力保障民生用气需求,确保整体供应平稳。

加大外部沟通协调力度,全力争取各方支持。充分利用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及时反映天然气保供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关键难点。同时,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能源运输保障工作专班,保障中国石化LNG船舶顺利接卸。与兄弟企业开展互联互通、资源串换,积极争取国家管网公司长输管道、文23储气库剩余能力,缓解局部保供压力,提升综合保供实力。

主动发声彰显责任担当,全力做好宣传工作。积极策划新闻宣传,舆论持续发力,全方位展现央企勇于担当、履行社会责任的“压舱石”“顶梁柱”形象。

多举措增供,应对近期寒潮下保供关键期

2022年11月26日以来,多股寒潮席卷我国北部和中东部地区,特别是12月12日至14日和15日至17日两股入冬以来最强寒潮,使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至8摄氏度,东北地区局地降温达10摄氏度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创今年入冬以来气温新低。受此影响,2022年12月15日全国天然气消费突破13亿立方米,创今冬新高并接近去年峰值。

面对寒潮来袭,中国石化多措并举增加天然气供应,截至2022年12月28日,12月已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52.2亿立方米,日均1.93亿立方米。其中,向北方七省市地区供应管道气22.3亿立方米,日均超80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8%。

全力增加自产天然气资源。上游气田满负荷生产,12月日均产量稳定保持在1亿立方米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普光气田日产气量突破2500万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日产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西南石油局日产气量超2700万立方米。

进一步加强LNG接收站运行管理。合理调配LNG船期,确保进口资源接卸稳定,保持天津LNG、青岛LNG接收站满负荷运行,可以随时满足寒潮天气市场需求。

充分发挥储气库调峰能力。供暖季前形成可采工作气量24.9亿立方米,2022年12月6日启动储气库采气调峰,至2022年12月28日已累计采气4亿立方米,最大日采气量超2200万立方米。

加快储运设施建设。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两座储罐已投入使用,储气能力从3.8亿立方米提升至6.4亿立方米。青岛LNG接收站二号码头正全速推进投产前准备工作,投产后年接转能力将由700万吨增长至1100万吨,全面助力华北地区天然气保供。

严格落实市场保供责任,加强上下游沟通衔接,最大限度降低极寒天气影响。

当前,正值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关键时期,中国石化各项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中,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原则,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平稳,守护千家万户温暖。

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持续优化天然气接卸供应。图为2022年12月15日,“中能天津”号LNG运输船完成卸货后离港。王军摄

链接

上一供暖季保供工作圆满完成

上一供暖季,国际市场受全球LNG(液化天然气)资源供应增量有限、“北溪-2”管线投产推迟,以及欧洲天然气库存较低等因素影响, LNG价格持续高企,并屡创新高。供暖季欧洲TTF、亚洲JKM天然气价格指数均维持在30至40美元/百万英热高位水平,2022年2月末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市场担忧,2022年3月7日欧洲TTF收于72.3美元/百万英热、亚洲JKM收于84.8美元/百万英热,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国内市场,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应量为169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受气温异常和假期提前等因素影响,整体走势呈现“高开低走、再创新高、假期不低、峰谷前移”的特征。保供第一天供应量就高达9.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5亿立方米,直至2021年12月上旬始终保持在10亿立方米左右水平;2021年12月27日供应峰值冲高至13.7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纪录,春节期间供应谷值为10.2亿立方米,较上一春节期间谷值高2.3亿立方米,峰谷值较同期提前12天出现。

针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石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工作部署,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单位全力筹措资源、严格履约供气、精准调度调峰,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平稳,成功应对多次雨雪寒潮天气,全程未启动“压非保民”方案,切实保障了民生用气需求和系统内炼化企业供气平稳,保供舆情氛围良好。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在圆满完成保供任务的同时,实现了历年来供暖季最平稳保供,同时,创下保供工作的“五个历史最高”:

一是峰值最高,2021年12月27日供应峰值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4%。

二是产量最高,2021年11月25日自产气首次实现日产1亿立方米,连续保持37天。

三是接卸量最高,天津LNG接收站首次双泊位同时靠泊卸货,单月接卸量首次达13船。

四是采气量最高,储气库最大日采气量达27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7%。

五是外采量最高,供暖季稳定获取陆上第三方外采资源1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3%。

通过历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集团公司党组的周密部署、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是做好保供工作的坚实保证;国家部际协调机制、集团公司三级保供机制的高效运行,是做好保供工作的有力抓手;加强市场分析研判,精准签实合同,层层压实责任,是做好保供工作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寒潮储气库调峰
新常态下电站锅炉深度调峰改造与调试实践
港华盐穴储气库的运营特点及其工艺改进
江苏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重庆市天然气调峰储气建设的分析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安庆市寒潮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
寒潮悄然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