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的学生为什么抑郁了

2023-02-10陶新华苏州大学苏州21503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优秀学生意义人生

陶新华(苏州大学,苏州 215031)

一、人生毫无意义,我该怎么办

某地名牌高中高三学生A,家庭生活优越,关系和谐。在校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学生干部,热情助人,积极工作,深得师生的喜爱。但是A 从高一开始就感到“人生没有意义,事情做好了也是没有价值的,虽然自己也在学习着和生活着”。高中课本《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提到了尼采和萨特的思想,虽然只有两页的内容简介,但A 非常认同这种虚无思想,虽然也没有看其他更多的西方哲学的内容。她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人生毫无意义,她现在所做的这些都是家长和老师安排好的,不是她自己想要做的,也不是她喜欢做的。“学习没有问题,我可以顺利学会学好考好,但是这有意义吗?”

有一天晚上,她在学校晚自习时间完成了作业后,走到学校六层楼的露台上,一个人在那里看远方的灯光,看高楼,看地面,想从楼上跳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看着楼下的地面,看了很久,想象自己坠楼后的样子,感到害怕了,就告知同学说,自己在露台上心情不好,请老师来一下。班主任急忙赶到露台,把她请进办公室,细心攀谈。她如实告诉了老师她的情况,这样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或者也是毫无意义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她已经多次想要从楼上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她觉得这样做对爸爸妈妈太残忍了,对老师同学也不好,不过她实在控制不了自己这个没有意义的想法,“希望老师帮帮我,救救我。”

A 的父母被叫到学校来了解情况,父母虽然知道孩子在家中也说没有意义,但是对这么优秀乖巧的女儿,父母都觉得孩子很好,没有问题。“从小听话、懂事,严于律己,积极向上,一直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高三都是这样。”只是父母发现她越来越不开心了,烦恼的事多了,但是也不与父母交流,父母也不知道原因。当被告知孩子不想活了,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而且多次跑到楼顶的露台上想往下跳,父母震惊不已,他们也和老师一样“出乎意料,不可想象,也不可理解”。

请咨询师交谈,我与A 交流之后,觉得问题严重。A 说:“终于遇到一位能够理解我的老师,你理解了我的痛苦和烦恼。”她自述:“我是乖孩子,成绩一直优秀,但是这样优秀的成绩有什么意义呢?我是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认真做事,认真学习的,他们满意了,高兴了,而我则很无所谓。这些都是无意义的,不是我想要干的,也不是我所喜欢的。”

A 真是优秀学生的代表,身体健康,面容姣好,成绩优秀,工作积极,是所有学生的榜样和带头人。但是她抑郁了,她不想活了,真是让人震惊。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抑郁?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二、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抑郁

优秀孩子的许多优点也可能同时成为弱点,他们可以主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家长、老师的各项要求,并且自我要求比较高,会把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并确定比较高的目标,自己努力再努力,付出许多辛劳,一直坚持到目标实现。遇到这样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很欣慰,觉得他/她真的太乖了,于是不自觉地继续加码,提要求,导致学生压力很大。而另一方面,当家长和老师发觉学生压力过大时,则告知另一个要求:不学习也可以,考不上大学也没有问题。这时候优秀学生内在对这个要求不能接受,“我真的这么差吗?”优秀学生这种内在模式所导致的无意义感很复杂,需要仔细分析才能理解。

具身认知心理学可以给以上现象一个解释。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生成取决于学习者的实际参与。离开具体情境和实际参与,人们则无法理解知识。有心理学家将它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三种类型。实感具身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即通过与周围环境或物体的直接接触,进行具体的体验;实境具身是通过外部资源的分配与调度,达到情景再现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离线具身是指在不受特定环境影响的情况下,主要由学生自己的经历、别人的语言、自己的想象来实现具身场景。因此具身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主体亲身参与和经历之后的体验,与他/她的主体知识和经验的结合,没有这种结合所获取的知识就是游离在外的,没有真正掌握,对主体没有积极影响。我们今天所说的优秀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认真学习,服从安排,配合父母老师并获得好评,这个过程中是否亲身参与,投入其中,将所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经验结合,则不一定。有的学生甚至不用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是正确的,就有好成绩,就是好学生了。这种缺乏主体亲身体验、情感体验和没有具身场景的学习过程,毁坏了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体系的形成,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其中有一部分人会走向抑郁,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而导致自杀。与A 差不多的优秀学生们或多或少具有以上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学派的第三代理论——接纳承诺疗法对抑郁有专门的研究和论述。接纳承诺疗法认为,引起心理僵化的原因有六个方面,其中有三方面与A 关系密切。第一,被概念化的过去和未来所主导,花太多的时间沉溺于过去和幻想未来,与现实的认知和感受断开了;第二,与毫无帮助的认知内容融合在一起,陷入严格的规则、过高的期望、自我限定的信念及没有希望和没有价值的信念中;第三,价值观不清和持续的无效行动。以上这些现象都非常容易导致学生的抑郁发作,导致无意义感发生。有的优秀学生总是沉迷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中,忘不了自己当年曾经是能够得到老师赏识、同学仰慕的优秀学生,这个概念化的自我困住了她/他;有的优秀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严格的自我,他们要么不允许自己犯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管现实环境如何也要勇争第一,一旦遇到挫折,理想难以实现,自己就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有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努力学习或工作,没有考虑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想过这样努力做事其效果是自己想要的吗,这样努力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吗,也许都没有考虑过。等到有一天想到的时候,忽然觉得一片空白,哪里有意义呢。

A 的现象现在比较多见,与当下盛行的考试制度也有很大关系,分数说明一切的时代给人本身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用分数解释人的才能、特质,甚至人品,会导致人自我感的解离、丧失,而这方面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最大的问题不是考试和分数本身,而是过于频繁的考试测量和过度的分数解释使得人的主体被忽视,被削弱,甚至受伤害。

三、如何帮助学生重新找到意义

A 的症状是可以疗愈的,她的生命是可以被拯救的,而且化解这样的问题也不是很难,原因是A自己品学兼优,功能完好,只要适度服药控制抑郁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每周坚持做咨询,较长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疗愈。

我对A 的疗愈过程重点做好了以下四件事。

第一,她觉得被理解了,她就很愿意跟我谈,不断深入理解自己。每次我会和她一起谈过去一周的生活,谈她的经历和所有的感知,谈她的痛苦和她的迷思。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有这么多烦恼,A 就善于思考,但是对很多事情没有理解透彻,与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联系不起来,这是她的压力源。

第二,回顾从前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觉察痛苦来自于自我的思考,认识到,自寻烦恼的人必须自己搞定自己,自己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烦恼。A具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小学初中高中都很顺利,仔细回想,之所以产生问题,的确是因为自己开始反思人生,反思每天的交往和学习了,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学习,有意义吗?

第三,发现完全听信父母或老师的好像也不对,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目标等。“有一个重要经历是,我小时候那么听话、那么顺从,是希望爸妈对我好点,更重视我,多陪陪我,但是爸爸总是那么忙,总是不在家,妈妈虽然全职陪我,但是其实她也是忙每天的各种琐事,我仿佛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也不对,他们确实也很爱我。”“老师的话也要听,学习搞好也不难,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上课考试,有意义吗?”我告诉她,意义是自己找来的,也是自己解释的,这个解释不仅在语言上,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行动和体验中。A 慢慢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四,A 还发现,“我怎么会变成没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的呢?太忙太累了,从小学到现在都很忙。”由此决定改变。小学生太忙,让学生没有休闲的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大脑发育会受损害,这也与现在A的症状有关系。“如果从前就是由着自己的意愿生活和发展,会让自己休闲多一点,娱乐多一点,不要只会学习和考试,让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发展得更好一些,也许我对自己现在的人生有不一样的看法。”“如今已经高三,没有时间改变了,能不能坚持到大学自己都很担心,不过现在还是期待大学有不一样的生活,忙些没有关系,要让我觉得忙得有意义,否则人活着干什么呢?”A 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运动之后,定期与咨询师和班主任交流,自己有了许多新想法,对现实不满意的容忍显著增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所期待,眼前的无意义感初步告一段落。

不过与A 相似的案例,特别是病程较长,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疗愈,不过也一定可以让来访者适当恢复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满意的人生。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意义人生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诗里有你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