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的表现形式与路径分析

2023-01-27宿迁学院周加启

内江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心理

◇宿迁学院 周加启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提高人的生物潜能,以期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因此,体育教学艺术,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健康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体育教学艺术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向往,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把体育教学艺术化,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教学艺术,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谐地共创教学情景等。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幽默的语言、完美的示范动作,来展示自己的体育艺术魅力,使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课。以此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运动习惯和学习能力。

1 体育教学的表现过程

1.1 教学过程的心理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的表现过程,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内在心理表现与外在过程的统一。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着重研究教材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每个环节都蕴藏着深奥的科学原理。人的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心理支配的结果。体育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双边活动,因而师生的任何行为都必然是心理支配的结果。事实上,离开了师生心理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将不复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正是忽略了这一点,传统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身体运动方面的研究,不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表现,只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过程。

1.2 教学过程的统一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个性、气质、运动能力等心理因素的辩证统一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和体质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新颖、独特的课程计划,让每一个参与学习的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互动,尝试和体验成功,并逐渐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恋感”,上完一节课就有想上下一节课的渴望;体育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用爱心调剂氛围、用感情调剂课堂;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经过学习,使学生在气氛热烈、活动积极、心境良好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运动负荷;使学生的“苦”与“累”在“乐”中消失,“情”与“趣”在“动”中生成。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的统一,使教和学协调统一。比如在大学体育篮球课学习中,学习内容为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师在简单的讲解动作要领后,并进行3~5遍的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双脚要先蹬地”、“投篮的前臂为什么上伸”、“球出手后为什么要有一定的弧度”、“接球时为什么要迎前接球”等,提醒学生投篮时的用力方法、出手角度等。又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先让学生想象青蛙是怎么跳的,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玩具青蛙的跳跃方法和技巧,积极地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就能够比较快地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 体育教学的路径分析

2.1 体育教学要素

从教育控制论理论来看,体育教学路径就是“因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要素,构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教育功能的综合体”。体育教学的各种要素,是优化课程教学的必备条件。它们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教学环境、教学场地、教学器材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妥善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探索。使体育教学具有艺术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学会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要素,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的真诚与关爱,从老师的眼神和语言中得到认可。

2.2 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教学形式上,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材的束缚,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建立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这种教学方法的改进,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解决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高。

完整的体育教学系统包括教材、大纲、教师备课、场地器材、身体练习等等,是完成一堂体育课的前提,同时恰当运用教法,又是一堂体育课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运用完整练习法、分段练习法、变换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纠正错误法、心理活动的自我暗示法等方法,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方法运用的好,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体育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对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口令和指示、口头评定、等等,要恰当好处,自然流畅;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直观性,要适当加入一些电视录像、模型演示、自做教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提高,教学效果更加凸显。在对进行心理教学的同时,要渗入对体育精神、体育思想的培养,美育的培养、情感的培养等。

每一个热爱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都会总结出一整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且不断发展和创新。大学体育课堂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教师的教。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断完善学习过程,在相互促进之中,共同进步和提高,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加强。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逐步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兴趣中培养习惯,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3 体育教学状态控制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只有知道学习的目标,才会怀着美好的好奇心去探究、去发现和体会学习中的快乐,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越具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

体育教学状态控制原则上包括:教学程序的调控、教学时空的调控、课堂纪律的控制、教学气氛的把握、教学密度的控制、教学强度的控制、教学节奏的控制和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控制等等。体育教学状态控制系统,是建立在体育教学本质和原理的基础上的,它突出反映了“教学目标-教学互控-教学优化”这一教学特色内涵的调控体系。既反映了体育教学各要素与教学技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反映了体育教学的特点。它不仅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善统一,还注重师生教学过程的统一。在体育教学中,如果缺乏这种准确、及时的课堂控制,体育教学就有可能偏离教学目标,使课堂处于被动的失控状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表现形式及路径,是建立在体育教学艺术化的原理之上。体育教学艺术化,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