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CNG槽罐车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

2023-01-27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青龙大街消防救援站李建璞

内江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罐槽车勘验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青龙大街消防救援站 李建璞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常规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替代,压缩天然气(C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低成本、高效能、无污染等特点,用于生产、生活很多领域,但是作为一种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CNG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引发的事故也屡见不鲜。本文就辖区一起CNG槽罐车火灾事故展开调查,详细介绍火灾调查过程,深入分析了起火原因,总结事故教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行各业的环保要求逐年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逐步受限,使得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是通过对天然气进行加压后以气态形式储存在容器中,是一种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用作汽车燃料、城市燃气等。但是,CNG也是一种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其燃烧有燃烧、爆炸和爆燃三种形态,爆炸上限为15%,下限为5%,在运送、使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燃烧、爆炸,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从一起CNG槽车火灾事故着手,介绍了火灾调查情况,总结事故教训,为安全防范此类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某年9月8日上午10时29分,山西省柳林县境内一个CNG卸气点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一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柳林县消防救援大队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对该起火灾事故展开调查。

1.1 现场基本情况

火灾现场位于柳林县一个CNG卸气点,该卸气点南邻三川河,东、北、西面为空地,场地中间停靠三辆CNG槽车(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为A号槽车、B号槽车、C号槽车)。A号、B号、C号槽车的车尾均朝南,操作面均位于车尾末端,且朝南。A号槽车东南角距离A号槽车5.65米处有一个临时变压器间,临时变压器间东面为铁皮顶棚搭建的临时操作间,A号槽车西南角距离A号槽车2.9米为卸气点配电箱,配电箱以西3.07米为CNG减压撬装置。

1.2 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

此次火灾造成A号槽车、B号槽车操作面,A号槽车、B号槽车全部轮胎,C号槽车东侧轮胎以及配电箱被烧毁,CNG减压撬部分受损,并造成现场卸气工韩某受伤,无人员死亡。

2 火灾调查情况

2.1 调查走访及询问情况

火灾发生后,大队火灾调查人员对卸气站卸气工韩某、卸气站站长邢某某、第一报警人吴某某以及生产负责人付某某进行了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发生地进行查看,未发现火灾现场附近安装监控摄像。

2.2 当日气象信息

经调取火灾当日气象资料,火灾当日天气为晴转多云,无雷雨天气。

3 火灾认定

3.1 起火时间认定

通过查询接处警记录,显示县消防救援大队值班室接到110指挥中心报警电话时间为某年9月8日上午10时29分。据询问现场卸气工韩某得知,当事人本人当时在槽罐车操作台泄气,10时15分现场突然发生爆燃,操作面附近及地面都有明火,自己也被烧伤。询问负责人吴某某、付某某得知,9月8日上午10时15分,在驻地附近发出一阵闷响,随后看到现场有火情,发现操作员韩某被烧伤。综合认定该起火灾起火时间为某年9月8日上午10时15分许。

3.2 起火部位和起火点认定

(1)起火部位认定。经过现场勘验,减压撬箱体东面重于西面,外侧重于里侧,上端重于下端。箱体东面外侧火烧痕迹较重。配电箱操作面朝北,已经完全过火,控制开关靠近A号槽车一侧烧蚀痕迹较重,固定配电箱的钢架及“人字形”顶部靠近A号槽车一侧火烧痕迹较重,变形变色痕迹也较重。

A号槽车操作面及附近过火痕迹严重,操作面板呈现出异常明显的变色痕迹。保护操作面的两扇门开启且有明显变形变色的痕迹,西侧一扇门火烧痕迹重于东侧一扇门,变形变色痕迹也较重,门下端过火痕迹重于上端。操作面西侧火烧痕迹重于东侧,下端火烧痕迹重于上端。

B号槽车操作面及附近有较为明显过火的痕迹,火烧痕迹较A号槽车较轻,保护操作面的两扇门开启且东侧一扇门火烧痕迹重于西侧一扇门,变形变色痕迹也较重。操作面东侧火烧痕迹重于西侧,上端火烧痕迹重于下端。

C号槽车操作面过有轻微的火痕迹,且轻于B号槽车。保护操作面的两扇门处于开启状态,东扇门外部靠东一侧的上端有火烧的痕迹,其余部位未过火,西扇门未过火,操作面东侧上部有被烘烤的痕迹,其它部位未过火。

A号、B号、C号槽车罐体南侧(尾部)火烧痕迹重于北侧(前部),并呈现出由南向北蔓延的趋势。A号槽车车辆烧损及变形情况重于B号槽车和C号槽车,其操作面的变色痕迹明显重于B号槽车和C号槽车,车辆轮胎烧蚀情况重于B号槽车和C号槽车,呈现出火势由A号槽车南侧向周围蔓延的趋势。

综上所述,认定起火部位位于A号槽车操作面一侧。

(2)起火点认定。A号槽车操作面控制着上下两层气罐的出气端,下一层气罐的火烧痕迹要重于上一层气罐,下一层靠东侧的气罐变色痕迹重于周围其它气罐。每个气罐出口处有一根出气管,最西侧罐体的气罐出气管火烧痕迹重于中间气罐的出气管,中间气罐的出气管重于最东侧一层罐体的出气管,最西侧下层气罐出气管火烧痕迹重于上层对应气罐的出气管。上层与下层气罐中间位置有一根汇集管,罐体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将气体汇集到汇集管,汇集管西侧下端火烧痕迹较重,下一层最西侧气罐一侧变色痕迹明显重于周围其它部位。

每个气罐瓶头阀链接一根排污管(细管),上排最西侧气罐排污管与瓶头阀连接的控制阀门被撕裂,排污管路严重变形。下排最西侧气罐排污管及控制阀门附近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变色痕迹严重,最西侧一排气罐的排污管变色痕迹重于中间一排气罐排污管,中间一排气罐的排污管变色痕迹重于最东侧一排气罐排污管。

经测量,起火点位于A号槽车操作面一侧距离铁丝防护网4.2~4.7米,距离配电箱架子东侧2.4~3.0米范围内。

3.3 起火原因认定

(1)排除车辆撞击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当事司机得知:发生火灾时他在驻地,运输车辆早已驶离火灾现场。经过询问参与灭火的消防指战员,扑救火灾时车头已经不在着火现场,勘验人员对现场进行勘验,未发现现场有车辆撞击或者碰撞留下的痕迹。

(2)排除人为纵火的嫌疑。据询问相关当事人得知,现场未发现可疑人员,该单位未曾与别人发生纠纷,且火灾发生时正在员工卸气,无可疑人员出入,无人为放火的可能性。经过现场勘验人员勘验,未发现起火部位附近有人为破坏和实施放火的痕迹,也未找到可疑的作案工具及物品。

(3)排除雷击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得知,操作过程中未曾发现雷击的现象。经调取着火当日气象资料,着火当日天气非雷雨天气,且无雷击预警信号。对火灾现场进行勘验,未发现现场有雷击的痕迹。

(4)排除阴燃物质发生阴燃引发火灾的可能。现场勘验人员对现场进行勘验,未发现现场存在阴燃物质,未发现现场有阴燃物质阴燃留下的痕迹。

(5)无法排除卸气软管爆裂与槽车操作面碰撞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的可能。现场勘验人员发现减压撬充气阀门处于关闭状态,B号槽车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而A号槽车所有出气阀门和汇集管总控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发现B号槽车卸气软管完好,而A号槽车卸气软管爆裂,卸气软管在A号槽车汇集管最西侧管卡附近有疑似卸气软管爆裂留下的残骸,且卸气软管爆裂处有异常过火变色的痕迹。

3.4 综合认定

经现场勘验、调查走访和询问当事人,认定起火时间为某年9月8日上午10时15分许,起火部位位于A号槽车操作面一侧,起火点位于A号槽车操作面一侧距离铁丝防护网4.2~4.7米,距离配电箱架子东侧2.4~3.0米范围内,起火原因可以排除车辆撞击引发火灾的可能,排除雷击引发火灾的可能,排除阴燃物质发生阴燃引发火灾的可能,排除人为纵火的嫌疑,但是无法排除卸气软管爆裂与槽车操作面碰撞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的可能。

4 事故教训

(1)卸气点周围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调查人员发现卸气点配电箱附近地面上有数股电缆未埋地设置,在铁皮顶棚临时操作间附近发现有大量的电线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未使用防爆设备。

(2)卸气点设备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规范要求CNG卸气软管长度不应大于6米,而现场软管长度大于6米是不符合要求的,且卸气点未按照规范设置燃气浓度探测报警系统。

(3)当事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作为一线操作人员,当事人韩某对卸气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置之不理,且存在违规操作的嫌疑。同时,当事人个人防护不到位,造成人员受伤。

(4)涉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涉事企业未督促卸气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培训演练工作不到位。火灾发生时,现场除了操作员外并无其它工作人员,事故发生后救助不及时,安全管理存在脱节。

5 结语

火灾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可能涉及各个领域,要想搞好火灾调查就需要对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有时甚至需要做到熟练掌握。在开始调查该起火灾时由于不懂工艺流程导致调查工作迟缓而困惑,此时调查人员先通过询问、走访、文献资料检索等手段了解此类场所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查阅事故发生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等资料来查实关键信息。同时,火灾调查人员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多次深入火灾现场了解卸气工作原理和设备部件名称,为后续调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火灾现场是火调人员勘验现场的主阵地,保护火灾现场对于火灾调查至关重要。如果火灾现场得不到保护甚至遭受毁灭性破坏,火灾调查人员就很有可能无法展开火灾调查,可能会导致真正的火灾原因无法大白于天下。此次火灾由于扑救难度较大,作战力量人员较多,导致灭火时现场破坏较大,同时单位人员也在火灾发生后对现场保护不到位,使得现场很多有价值的线索丢失,后期调查只能想方设法进行复原,致使调查过程更加曲折。因此,在火灾调查任务未真正完成前,不论是火灾调查人员、灭火人员还是单位人员均应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为火灾调查人员尽可能提供一个完整有效的勘验环境。

猜你喜欢

气罐槽车勘验
滴油归舱
液氨槽车事故应急处置探析
储气罐在汽车冷冲压模具中的应用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火车结晶纯苯加热技术对比分析
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场勘验的质量管理
高青县“四化”引领 打造勘验服务新标杆
勘验、检查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LNG气罐型式及在某大型耙吸挖泥船上的布置研究
碰撞载荷对 LNG 船舶甲板上气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