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采工作面断层区安全支护技术

2023-01-26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11期
关键词:端面断层锚杆

李 琛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雁崖煤业大同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31)

1 8307工作面概述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雁崖煤业大同有限公司8307工作面位于三盘区西翼,工作面东部、南部、西部为实煤区,北部为盘区西翼回风巷、皮带巷、辅运巷。

8307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 028 m,倾向长度为228 m,回采煤层为山西组4 号煤层,层属复杂结构煤层,总厚度为2.0~3.60 m,平均厚度为2.80 m,利用厚度为1.80~3.30 m,煤层中普遍含有1 层夹石,局部含有2 层夹石,煤层顶底板岩性如表1 所示。

表1 山西组4 号煤层顶底板岩性

8307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工作面回采至840 m 处位于机尾处揭露一条正断层,断层落差为1.8 m,断层对工作面影响长度为58 m,断层侵入煤层后造成工作面煤岩体出现应力显现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端面顶板破碎严重,端面距达1.7 m,端面顶板破碎后支架在破碎区内初撑力及工作阻力出现不足现象,支架支护效果差,顶板上方出现局部镂空现象;

2)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最大片帮深度为2.4 m,连续片帮最大长度为16 m。

2 工作面围岩联合支护技术

为了保证工作面后期安全快速过断层区,防止顶板垮落及煤壁片帮现象,决定对断层区围岩采取“煤壁注浆加固+超前管棚+铺设柔性纤维网”联合支护技术[1-2]。

2.1 煤壁注浆加固

通过对断层区煤岩体采集发现,受断层应力影响断层区围岩成破碎状,煤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不足20 MPa,岩体无规则成型状态,起不到有效的围岩承载作用,所以决定对破碎围岩区采取注浆加固。

2.1.1 注浆加固原理

对破碎煤岩体施工钻孔,然后对钻孔内高压注入注浆材料,注浆材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黏接性,注浆材料在高压作用下渗透至破碎岩体间裂隙区,并凝固,注浆材料凝固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黏接强度,可对裂隙带进行填充并将破碎岩体二次重组,提高破碎岩体整体抗压强度。

2.1.2 注浆材料选取

目前煤矿注浆材料主要分为有机注浆材料和无机化学材料,如水泥砂浆、聚氨酯、雷特因、马丽散等;水泥砂浆取材方便、成本费用低,但是水泥砂浆作用注浆材料时对砂浆成份及粗细度要求高,而且水泥砂浆流动性差,凝固时间长,不利于大面积注浆施工;马丽散以及雷特因注浆材料为复合材料,有多种成份配比混合而成,注浆后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对于煤体深部注浆时放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煤体自燃,所以通过研究决定采用聚氨酯作为注浆材料,该材料具有流动性好、黏胶能力强、凝固时间短等优点。

2.1.3 注浆工序

1)为了不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注浆施工安排在检修班进行,首先采用手持式钻机在8307 工作面断层区煤壁施工注浆钻工,即在87~125 号之间前方煤壁,钻孔布置在距顶板1.5 m 处,钻孔深度为8.0 m,钻孔直径为42 mm,钻孔与顶板仰角为45°,钻孔布置间距为3.0 m。

2)注浆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安装注浆软管,注浆软管与混合枪连接,待所有注浆设备安装到位后开启注浆泵进行注浆施工,注浆压力为3.5 MPa。

3)注浆完成3 h 后对注浆区施工校验孔检测注浆效果,校验孔施工在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校验孔深度为5.0 m、直径75 mm、仰角为45°,校验孔施工过程中观察孔内注浆情况,若校验孔施工完后孔壁成效好且无塌孔现象,确定注浆达标,否则补孔重新注浆。

2.2 超前管棚支护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由于受断层应力工作面煤柱支撑强度降低,煤柱内产生裂隙带破坏了煤柱力学结构,导致煤柱出现垮落,同时应力传递作用煤柱前方出现应力超前破坏区,围岩出现超前破坏,工作面回采时支架无法超前进行支护,导致顶板随煤柱垮落破碎,这也是导致断层区围岩出现破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决定对断层区顶板施工超前管棚支护。

2.2.1 支护原理

对工作面设计顶板垂直施工钢针、管棚等支护,支护体在煤体内形成梁效应支护作用,可对煤岩体进行超前支护,控制构造应力对煤体超前破坏作用,从而保证工作面在回采时降低煤柱片帮、顶板破碎机率,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2.2.2 支护结构

初步设计中超前支护体采用玻璃钢锚杆、钢锚杆以及中空圆钢,玻璃钢锚杆韧性强,对工作面后期回采影响小,但是玻璃钢锚杆强度低,在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钢锚杆虽然强度高但是钢锚杆为实心,顶板应力在支护孔内无法进行卸压;所以决定采用中空钢管,钢管直径为35 mm、长度为3.5 m,钢管中部孔直径为15 mm,钢管两侧布置一排均匀的卸压孔,孔直径为5 mm、孔间距为0.5 m,在支护过程中围岩应力沿卸压孔进入支护孔内进行卸压作用。

2.2.3 支护工序

1)工作面在揭露断层后及时将工作面煤矸清理干净,并将支架移架到位,然后采用钻机在工作面设计顶板处(87~125 号之间前方)施工一排超前支护钻孔,如图1 所示。

图1 8307 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单位:mm)

2)支护孔布置间距为1.0 m,钻孔垂直煤壁布置,钻孔深度为3.0 m,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填装锚固剂,然后锚固支护体,支护体支护后外露长度为0.5 m,支护完成后工作面方可继续回采。

2.3 柔性纤维网支护

工作面端面顶板破碎后若采用传统钢筋网进行支护时,钢筋网在大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而且采煤机在后期回采时对采煤机磨损严重;所以决定对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上铺设柔性纤维网[3-5]。

2.3.1 柔性纤维网规格

8307 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铺设的聚酯纤维柔性网型号为JDPET600×600MS,每卷纤维网长度为60 m、宽度为20 m,纤维网采用宽度为50 mm 纤维条交错编制而成,纤维网网格为矩形网格,规格为0.4 m×0.3 m,在单向拉力作用下纤维网横向最大抗拉强度为580 kN/m,纵向最大抗拉强度为400 kN/m。

2.3.2 施工工艺

1)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当端面顶板破碎严重时,对顶板破碎柔性纤维网,铺设时先在85 号、105 号、125 号支架顶梁前方0.3 m 处各施工一个锚杆,锚杆下方安装一个固定装置。

2)将纤维网长边采用一根长度为80 m、直径为10 mm 钢丝绳穿拉,将钢丝绳分别固定在85 号、105号、125 号支架前方锚杆的固定装置上。

3)在铺设纤维网时采用玻璃钢锚杆将其固定在顶板上,玻璃钢锚杆施工排距为1.0 m,布置间距为3.0 m,玻璃钢锚杆长度为2.0 m、直径为22 mm,锚杆外露端安装直径为150 mm 玻璃钢托盘。

3 结语

8307 工作面于2020 年4 月15 日揭露断层,于5月5 日完全过断层影响区,通过对断层区围岩采取注浆加固、施工管棚支护以及铺设聚氨酯纤维网后,工作面在后期回采过程中,未出现大面积煤壁片帮、顶板垮落破碎现象。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在后期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端面距控制在0.5 m 以下,煤壁最大片帮深度控制在0.8 m 以下,支架在过断层区时初撑力、工作阻力达到90%以上。

猜你喜欢

端面断层锚杆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双端面防偏磨控制方法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一种改进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基于凸肩冲头冲压的凸肩高度与扩孔性关系
贯通轴端面花键拉床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