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非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实践的改革探讨

2023-01-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信息课程标准

韦 艳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

一、基础会计在非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与“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不少高职院校笼统地把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等同混合,基本定位在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核算技能的能力培养,没有突出非专业的教学应重在会计信息的应用上[1]。所以,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也使用了会计专业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选用同样的教材,只在课时安排和实践内容上,相对较少。

2.专业的课程标准与非专业的教学实施

不少高职院校都很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改革,基础会计也列入理实一体化的重点课改项目之一。非会计专业则以同样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基本以多媒体授课为主,配套课中或课后作业练习,总体是课时短、实践少、授课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会计就是计算”“会计要死记”“会计与我专业无关”的思潮。

3.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简单固化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课程标准,按照传统会计学原理的逻辑,追求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在教学的编排与选择上,也和会计专业一样,倾向于专业版本的教材和相关的配套练习。任课老师也习惯性地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来组织内容,而忽略了非会计专业需求的差异化。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也难以排上日程,对应的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就显得更难了。

另外,鉴于课时相对少,涉及人数多等因素,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基本不在会计专业实训室授课,教学方法依然是多媒体课室讲授、课后布置作业、期末卷面考核。

二、认清非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差异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定位的差异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将基础会计作为大经管各专业的基础课。在新近的大数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使学生成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即“记账算账报账”的数据源;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应使其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应用者,即利用会计信息辅助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

2.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差异

对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作为高职院校最先开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学科,会计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原理的衔接作用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关联着后续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核心课程。所以,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配套着理论与实训并重的课时保障[2],出纳实务、基础会计实务单列为独立课程,光会计学原理的周课时基本保持在4节以上。

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基础会计只是众多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很多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工商管理等专业,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周课时一般为4节,没有后续会计相关课程,少部分院校的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三学期增设财务管理。

3.在教学内容取舍中的差异

4.在授课对象方面的差异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认知上可能存在误差,以为会计基础与自己专业的关联性不大,所以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甚至会采取逃课等方式来应付。非会计专业授课的老师普遍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点钞、翻打传票等出纳岗位时,学生兴趣较高,当要求背诵会计科目、账户,讲授经济业务和编制会计分录时,学生就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了;而大数据会计专业的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会计专业,家长和学院的入学教育是做过专业建设强化的,他们从主观上接受专业的“枯燥”,因此,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会积极认真。

性格思维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经济事项的分析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比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发散、创新意识强,对同一个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不拘泥于一种思路、一个解决方案;大数据会计专业的学生,服从性、有序性强,往往偏内向,习惯遵循既定的法律法规,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同样的经济业务处理,往往只有唯一的答案。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基础会计在非会计学专业中的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惯例,非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放在会计教研室来承担,会计专业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从课程标准开始,就应树立差异化教学的思路,并准备相对应的教学资料。

1.呼应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教学定位

(1)教学目标

非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财务素质,“信息使用者”而非“信息提供者”,通过学习,学生能读懂财务数据,能分析会计报表,并使用会计信息,扩展银行结算、投资理财等相关基础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素养。

(2)课程标准

非专业基础会计的课程定位是让学生懂会计信息的生成逻辑及数据处理过程,重在应用会计来辅助管理决策。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思维方式,注重会计信息的获取,能把会计知识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学会如何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工具,让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生产、营销、投资等商业决策服务,从而改善和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以适应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2.大胆取舍,使教学内容适量适用

弱化对全盘账的会计科目背诵、会计分录的编制、报表的填写,减少会计理论教学,增加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行业特点,在会计核算和会计应用中引入与其未来行业相关的案例分析,不同专业的侧重章节也有所区别,如电商专业的线上成本运营分析、物流专业的存货管理核算、金融专业的投资项目预判等,让学生在理清会计工作与经济管理活动之间的联系中掌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使用。基于授课对象所在专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会计介入解决自己专业问题的重要性,也能持久地吸引学生对学习会计的兴趣。

一要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地方政府要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要督查指导疫区坚决落实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禁止疫情省份和周边省份使用泔水喂猪。加强疫情溯源排查和追踪,严格实行监测报告制度。开展综合防治、疫苗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二要强化联防联控,在各个环节严防死守。加强生猪产地、屠宰检疫和运输车辆监管,中央财政给予专项支持。疫情省份和相邻省份生猪不得出省,其他地方调运生猪不得经过疫情省份,切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病猪肉流入市场。三要保障猪肉供应,确保群众生活所需。

3.贴近专业,量身定做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也大胆尝试对非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探索,深圳某高职院校的会计教研室,甚至提出“订单式”的基础会计课程服务,使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更具有专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1)建立校本教材

不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取材,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研讨,要求非会计专业的教材选材具备所在行业的专业特色,同时兼顾与相邻学科的教学点融合[4]。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计基础课程内容应为人力资源行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重点在薪酬管理和个税处理模块,兼顾绩效考核与工资构成知识点的扩充。配套同样的会计基本理论学习,选取人力资源企业作为会计主体,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培养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人才。

(2)大胆对传统的固化知识点做出有益尝试

作为传统的经管类通用课程,基础会计教学基本沿用了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点结构。本文以电商专业的基础会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了重新诊断和论证。以成本核算为例:生产费用归集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在制造系统下,汇总生产车间的相关支出,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厂房设备的折旧、水电的分摊等)和直接费用(领用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在电子商务企业的环境中,由于适时生产系统的广泛应用,生产费用归集更精准,传统核算下的间接费用趋向转化为直接费用,所产生的差异变小,所以,对于现代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电商企业,我们应该谨慎选择定额成本法的核算,或者,对传统的标准成本控制作出新修订与调整。

(3)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著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主要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5]。笔者根据多年的课改经验,总结出以下规律:尽管在多媒体教室的条件下讲授,教学设计应该从学情出发,学习任务应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教学过程贯穿设计线上线下互动,坚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岗位角色任务,适当增加练功劵点钞、仿真票证的填制与审核,EXCEL工具的辅助核算与分析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放在工作场景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能力训练教学

(1)知识点技能点序化

以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分解,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对课程进行重构。下面以电商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为例(表1)。

表1 基础会计电商专业知识点技能点序化表

依据同步课程的学情分析,学生在理解与掌握课堂上的精讲案例后,结合同步的开设网店课程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用,在此过程中,同时设计融入树立财经道德法规的职业素养。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工作岗位”的需求,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普遍采用“课前翻转、课堂做-学-评、课后拓展”的三阶段实施教学,配合任务式、启发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新冠疫情以来,很多高职院校推出了“在线”+“离线”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可更方便地实现知识查询与拓展,结合线下活动的设计与应用,进一步巩固和转化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学习。

5.多元化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着重“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基于分组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方式,通过“组长评、自己评、教师评”相结合,引导组长从组员的“课堂表现”“角色互动”“作业完成”“课后拓展”几个项目进行评价,对组内每位学生打分;自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堂学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星扫码,或发至教师的QQ留言箱;“教师评”环节则更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目标达成情况、职业素养等因素,引入评价考核。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总而言之,保持与时俱进、教无定法的改革创新热情,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将随着大数据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会有更多、更高效的课改举措,涌现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会计信息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