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20江苏省徐州邳州市港上镇中心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主线野菜分支

江苏省徐州邳州市港上镇中心小学 侯 凤

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中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写作教学单调枯燥的尴尬局面,缓解了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兴趣。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1.喧宾夺主

不可否认,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给其带来了诸多的惊喜,但是思维导图在运用中突显出来的问题也要重视。学生为了让思维导图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思维导图绘制上,一节作文课四十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却要在思维导图绘制上花费二十几分钟,留给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喧宾夺主的情况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甚至会对写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写作“我喜欢的动物”时,有学生写到了小猫,他在思维导图绘制中将写作分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古怪”,一条是“可爱”,将“古怪”作为重点写作内容,又细分为三方面内容,思维导图非常清晰,框架严谨,但是这个学生觉得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不够漂亮,于是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将每一个字涂成了不同的颜色,又在列举的事例旁边设计了对应的图画,仅是这几幅图画就花费了半个多小时,学生完全沉浸于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忘记了写作的初衷。思维导图只是一种写作手段,而不是目的,过于喧宾夺主,不应该提倡。

2.思维僵化

在小学写作思维导图设计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思维僵化的问题,即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体现于思维导图的内容中,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或是满足了大纲的要求,或是满足了教师的喜好,却唯独缺少了自己的主观意志。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干涉过多。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在教室里不停走动,并留驻于学生身旁,在看到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与自己的想法有所出入时,或者是教师认为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时,就会强行干涉,要求学生这样做或那样做,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无意中进入教师的思维模式,逐渐丧失自我,淡化个性。二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在看到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不合理时,教师单方面拿起笔代替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教师思想成熟,动作麻利,两分钟就完成了思维导图设计,殊不知这种做法直接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学生在写“我家的梨树”时,在思维导图设计中将主线分成了春、夏、秋、冬四条主线,在每一条主线后面明确了关键词,教师在看到这样的思维导图后不是非常满意,教师考虑到梨有着多种功效,于是直接春、夏、秋、冬四条主线删去了夏和冬两条主线,增加了功效主线,并将功效主线作为本篇作文的重点,设计了多个关键词。教师这种强行干涉的方式虽然让思维导图更加完整,也更符合大众思路,却忽视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3.思维混乱

由于在思维导图设计中缺乏明确的认知,学生很难准确掌握设计的“度”,有的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过于笼统,只是强调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再用几条线将其串联起来。事实上,在这类思维导图引导下,学生的写作思维仍旧是一片混乱。有的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过于繁琐,追求面面俱到,在设计出主线之后,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分支又会出现新的分支,最后仅思维导图就设计了一百多字,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取舍,过细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增加了写作思维的繁琐度,给写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如在写作“我的家乡”时,先是分成了四大主线:季节、景点、建筑、特色小吃,针对每一个主线又细分出了一些分支,季节主线分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分支,在写春天时,又想到了柳枝、桃花、河面、天空等,在写景点时,又想到了城市、城郊和农村。整个思维导图设计过于细致,即便是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仍旧表现出了不满,他总是想面面俱到,想说的话有很多,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其思维愈加混乱,写作点也愈加繁多,导致接下来的写作无法顺利开展。

4.运用受限

思维导图多运用于课堂写作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给思维导图运用增加了众多的条条框框,在内容上,思维导图是作文的关键缩略;在形式上,思维导图是整篇作文的框架工具;在时间上,思维导图是课堂上用到的写作工具。因此,思维导图成了特定环境、特定内容下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受限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其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如,在考试过程中,由于非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根本想不到在写作之前简单列一个思维导图,致使写作重回传统写作模式。在写作重点片段时,想不到运用思维导图进一步帮助自己理清写作思路,使得重点片段写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是思维导图受限的表现。

二、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点到为止,分清作文主次

在思维导图运用过程中,学生要清楚思维导图只是写作的手段,并非目的,要明确其工具性,有效通过思维导图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设计中做到点到为止,只要达到写作辅助效果便可,无须在形式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例如在“秋天”思维导图设计中,学生在确定大地、花园里两大写作主线后,针对大地主线确定了枫树叶、橘树叶和蝴蝶三个分支,针对花园里确定了松树、柿子树、葡萄树三个分支。在完成整个思维导图后,如果时间充分,学生可以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枫树叶、橘树叶、蝴蝶、松树、柿子、葡萄等外形,并填充上对应的颜色,学生也可以直接从一些素材库中裁剪出对应的图片,将其粘贴到对应位置便可。这样,不仅丰富了思维导图内容,也从视觉上给学生带来了较为强烈的冲击,最重要的是学生并没有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思维导图形式设计上。接下来,借助思维导图,学生的写作将会更有依据,也更有重点。综上,在“秋天”思维导图设计中,教师允许学生在外形上进一步填充和丰富的前提是学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并巧妙借助了素材库,且由于本次主题是风景,图片和颜色的使用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对于写作灵感的生成也会有一定帮助。因此,点到为止,明确作文主次,思维导图辅助写作功能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2.思维拓展,增强想象力

小学生虽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然而个人思维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很多教师倾向于强行修改学生思维导图或者是代替其完成思维导图的原因所在。对此,笔者认为教师不妨转换思路,用学生主动修改代替教师强行修改,这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以及思维导图设计主动性的提升有着较强推动效果。教师可以发动更多学生的思维力量,在出示一个思维导图后,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头脑风暴方式,不断修改和完善之前的思维导图。

如,在“我的家乡”思维导图设计时,教师发现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便可以将其作为思维导图范本,以多媒体方式将其投影出来,让台下学生共同评价和分析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在这其中,思维导图作者也可以亲自提出修改建议。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评价者,这种方式本身就备受学生的青睐。有的学生觉得从四季角度进行写作有着非常明确的写作思路,但是对于梨树来说,夏天和冬天并没有太多写作的价值,于是建议删去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有的学生认为梨有很多的功效,应作为写作的重点。思维导图作者在听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后,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头沉思,最后作者本人也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觉得梨的口感也非常独特,可以作为一条分支。可见,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帮助学生修改和完善思维导图,代替教师强行修改和完善,会更有信服力,也能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学生的讨论沟通和想象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3.适度增删,深化写作主题

在小学写作训练中,学生先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框架,然后再向其中不断填充框架内容,这是思维导图设计的两个重要步骤,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对思维导图设计的“度”还不能把握,导致思维导图设计不是过于笼统,就是过于繁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度增删,结合写作主题有选择性地删减一部分无关联的内容,再增加一些能够深化写作主题的内容,即在思维导图设计环节便紧紧围绕写作主题,使得思维导图各个主线、分支与写作主题达到较高的契合度,以此提升写作质量。

例如,在写作“愉快的一天”时,学生将写作时间定为暑假第一天,事件定为挖野菜,并将重点放在挖野菜这件事情上。在挖野菜分支设计中,学生依次设计了分辨野菜、开挖野菜、挖错野菜、中途休息四个分支,这样的思维导图很明显缺少情感升华的分支,需要增删一些内容进一步深化写作主题。所以,在增删环节,笔者这样提示:“愉快的一天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很快想到了“愉快”,笔者接着提示:“那么哪些事情能够让你感受到愉悦呢?”学生想了想回答:“分辨野菜、开挖野菜、挖错野菜都让我感觉到了愉快。”学生快速认识到“中途休息”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于是便将这一分支删去。最后,笔者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在挖野菜结束后,你们就直接回家了吗?这其中还有哪些让你愉悦的事情呢?”学生面露喜色,及时补充:“我们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附近把挖的野菜炒了吃了,这件事情我怎么就忘记了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将挖野菜这一主线变成了挖野菜和炒野菜两个分支。上述思维导图主线和分支的增删皆围绕此次写作的关键词“愉悦”,学生有针对性的删减,让主线、分支与主题更加贴合,也使得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4.打开思维,拓展运用广度

思维导图是小学写作课上有效的教学工具,它广泛运用于写作的各个环节,而非局限于课堂时间和整篇作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意识,打开思维导图使用界限,使其在小学写作中发挥最大的指导价值。

如,在“推荐一个好地方”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将其与三年级上册“这儿真美”两个单元写作相联系,并引导学生就两个单元写作主线与内容设计一个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就此,学生将整个思维导图主线分成三个:一是介绍清楚,二是写清楚景物和特点,三是误区。对于第一条主线,又可分成推荐理由写充分和借助总分段落特点两个分支。对于第二条主线,可以拓展增加联想分支。对于第三条主线,可以补充旅游景点误区。这样,将单元写作主题相整合,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明晰了写作思路和注意要点,对其接下来的写作方向会有一个较好的指向作用。此外,如果学生在段落写作中遇到了瓶颈,可以暂停写作,为本段写作设计一个细分的思维导图,以辅助写作灵感的迸发,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总之,拓展思维导图运用广度,促使思维导图在写作各个环节发挥价值。

作为学科教学工具,思维导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体现于方方面面,笔者坚信,只要教师认识到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并重视和尝试其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一定会为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主线野菜分支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软件多分支开发代码漏合问题及解决途径①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8月汇市行情背后的三大主线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巧分支与枝
挖野菜
数字主线
野菜的盘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