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育人“三观” 创建品牌学校

2023-01-20刘晓婷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质量观三观高质量

刘晓婷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关注度和需求量逐步提升,人们不再停留于“有学上”的初级阶段,转而进入到要求“上好学”的高级阶段。这就需要学校要在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形成品牌,促进校际间良性竞争,逐步走向高位发展之路。

一、以核心的价值观驱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形成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依据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差异,可以将之区分为经验驱动型、技术—效能驱动型和价值驱动型学校。[1]经验驱动型学校是以管理者个人经验和案例经验为主要依据而进行管理的学校,其呈现的是零星思维、模糊管理、点状文化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文化大环境有些薄弱和落后的地区。技术—效能驱动型学校是以运用各种精确的规则和技术,以实现管理效能为管理主流取向和主要目标的学校;其弊端在于:片段思考、事务主义、严密控制,忽视学校文化的作用,数字和量化目标占据学校文化的核心位置,管理效能虽高,但学校更像一部高度运转的机器。价值驱动型学校则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认同和实现为主要管理取向和活动的学校,这类学校的管理,最为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先确立高位统领、令人振奋、主题聚焦的核心价值观,然后将其分解成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贯穿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育人实践、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校园环境等各个工作领域,并落实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行动中,学校成员自觉按照学校核心价值观行事,而不仅仅是按照规则办事。这样的学校往往会在增强文化管理和建设能力上下功夫,把人的成长作为目标,把学校工作归一到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认同、反思和实现上来,文化深入人心,管理做到极致,课堂教学高效,数据支撑决策,价值凝聚精神,个人价值和集体的共同价值同向同行、持续发展、共同实现。

学校的价值观究竟如何定位呢?不管哪个地区的学校,不管哪一类学校,其价值观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确立的,同时需要考虑到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2]因此,在考虑学校价值观时,应该让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同频共振,那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价值。[3]生命质量的核心在于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提高生存能力,进而使自己活得有尊严,获得幸福感;生命价值的核心在于,提高思想品德和才能,即德才兼备,并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进而实现个人价值。

二、以共同的教育观促进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增强优质办学的竞争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发布,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彻底转轨的重大举措。新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出“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这一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跨学科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这些转变,促使教育工作者摆脱“唯分数论”的窠臼,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观,五育并举成为教育思想方针,其五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性、关联性,就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打破“各育”的壁垒,构建一个整体育人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从“并举”走向“融合”,必须加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领域的内在关联和有序交融,实现从“强边界”到“弱边界”,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的转化。[4]涵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其乐观向上的态度;掌握扎实全面的知识,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锻炼健康体质,培养其健全的身心;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培养其高品位生活的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奠定创新务实的精神。随之而来,学校教育功能也需要重新定位,它不只是升学教育,也不只是选拔性教育,更不是终结性教育,它应是给学生一个健康、愉悦和丰富的成长经历,为学生提供面向不断变化的时代和参与未来时代变革的支持教育。这就需要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尊重个性差异,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爱国情、报国志、效国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认同的质量观赢得学校特色品牌美誉,扩大社会认知的影响力

质量观是人们关于质量的看法和见解,教育质量观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基础之上,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理念,是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价值判断。[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成为普通高中学校发展的时代要求,激发办学活力、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既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能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从个体来讲,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一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能获得成长的快乐;从整体来讲,就是要让整个国民的素质得以提高,聚天下英才而育之。

那么,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呢?在教育领域,优质的学校当在确立彼此认同的质量观之后,以科学而独特的学校哲学为核心,以办学优质为追求,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为个性,以特有的学校名称与学校标志为表征,[6]努力被社会广泛认可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与忠诚度。品牌定位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是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找准适合发展的方向,从形成特色走向创建品牌。学校品牌是学校育人能力、管理水平、事业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以借鉴企业品牌的相关理论,假设学校是一个经营实体,而其教育产品质量反映了学校品牌实力,进而又进一步影响学校特色与长远发展。

无论“新时代“之”新“,还是”高质量“之”高“,学校都应坚守的核心理念还是要回归育人本源,厘清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观、质量观,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促发内生力、提升竞争力、形成影响力,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质量观三观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