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策略分析

2023-01-19王春艳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环节

*王春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生态环境监测站 内蒙古 028000)

引言

经济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对环境保护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政府到个人都十分地关注环境的质量,因为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环境监测则是政府制定环境保护策略的前提,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国家发布了多项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数据的活动,环境监测这一环节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显示,相关数据也会被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程度,这一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并分析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1.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将各项环境指数量化并为环境的治理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环境监测的数据也可以用来作为检验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果。长期进行的环境监测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合理分配利用相关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有:监测数据的获得过程比较复杂,环境监测的数据包含多个层面的数据。因此相关数据的获得需要多种技术,也需要许多人力的参与,并且会耗费相关部门许多财力和物力。环境监测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必须非常高。环境监测所需要的方法和知识有许多种,一项数据的获得需要用到生物、物理和化学知识。环境构成包括土壤、空气、水源和地质等因素,对环境的监测也必须全面监测到这些因素的相关变化,这样获得的数据才会全面。环境监测必须长期进行,环境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果只对环境进行简单、片面的监测而不长期跟踪,则无法获得长期的数据,更无法得到环境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环境监测的流程和分类

环境监测涉及到许多环节,不同监测对象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基本环节为确定监测对象,并根据监测对象确定所使用的方法,监测对象不同监测的频率也不同;监测对象确定后要收集监测工作所需的信息,如监测地区的气候信息、地质信息和水源分布信息,这些都是会影响到环境的重要因素,除了自然因素还要收集一个城市的人文信息,如城市的人数和排污状况等等;信息收集完毕后需要进行监测工作,监测过程中需要采集相关数据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数据收集和记录好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需要根据对环境监测的数据做出总结然后拟定报告。环境监测的分类依据主要是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的种类有空气监测、固体监测、物理监测等等。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因素

(1)设备因素

环境监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想要获得准确的数据,设备的质量十分重要,监测所用的设备是否精确直接影响着监测的数据精准度。工作人员需要好好维护设备,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则要对设备进行调试,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录所需的数据,除了日常维护设备,相关监测机构还应及时更新设备,保证设备的先进性,确保环境监测的数据足够准确,所获得的信息足够精准。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要注意选择不同的监测设备。

(2)技术因素

环境监测的过程十分复杂,环节非常多,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环境监测的结果都会被改变,环境监测中所用到的技术对环境监测的数据有决定性作用,如果技术不到位,那么所获得的结果会与实际结果有很大偏差,并且一个环节出现的纰漏会影响整个流程的结果,也会使其他环节的工作白费。

(3)人员因素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参与,尤其是环境监测这种复杂的工作,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监测环境的设备需要人来操作,监测所用的技术需要人来执行,监测的数据依靠人来分析,最后的监测报告也需要人来完成,每个环节都要求有人员的参与和精确的工作进行,但是现实中的监测工作存在着许多不专业的现象,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下降。

4.目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不足之处

(1)现场采样问题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质量控制贯穿环境监测的整个环节,影响着环境监测的结果,尤其是在现场采样环节和实验室内部的分析环节,在现实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环节中的质量控制常常被忽视,这使得环境监测的工作常常出现很多的瑕疵。现场采样环节有很多因素使得质量控制工作无法做到位,如质量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采样工作中外界影响因素多,干扰性强,采样现场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这使得采样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不同的采样现场中,工作人员面对的环境也不一样,采样工作所需的技术也不一样,如果不对环境进行充分的熟悉和分析,那么采集的样本将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采样工作通常在室外进行,环境较为恶劣,完成任务的难度高,这时候可能无法严格遵守工作质量标准,而这种情况下采集样本的质量通常也是不达标的。

(2)监督管理问题

不同的监测项目所需要的监督职责不一样,拿空气质量监测为例子,这项监测活动以项目监测为单位进行,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分地区进行,在空气监测工作进行期间,监督工作并没有被安排到位,监督管理实际上只是口头说说,形同虚设,没有了监督机构的约束,监测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最终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差别很大。在规模较小的环境监测机构中,由于涉及到成本问题,监督管理更是相当于不存在,在监测工作中因为监督不到位而出现的问题经常 出现。

5.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策略

(1)环境监测机构必须通过计量认证

国务院规定,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有政府认定的资质,并颁布了详细的法律明确所需的认证要求,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在目前已被全面纳入政府的管理中,监测活动的全部环节和轨迹都会被记录下来,这样下来,监测的结果才会足够有说服力。

(2)采取多种质控措施保证结果有效性

为了使结果更加可信,监测前可以检查设备和仪器的功能,检查方法有使用相关的物质检查仪器,利用替代仪器检测正式仪器的作用等等,对结果也应采取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如利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采集的样本,将不同样品之间的关联分析出来。

(3)规范采集管理样品

采集的样品必须有足够的代表性,这样才能分析出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而且收集相关数据时必须要控制其他数据的变量,如在收集水质样品时,要注意容器材质的选择,采样时间的选择,和采样体积的选择,样品采集好后应马上贴上编码避免被搞混,对于有特殊保存要求的样品则要利用特殊的保存手法,如添加相关的化学试剂、放入避光的环境中等等,只有采样工作的严谨进行才能保证最后数据的精确。

(4)监测人员能力需确认并持证上岗

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从事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一定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监测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相关操作步骤,并具有足够的实操能力。操作人员必须能够熟悉仪器并且正确使用相关的仪器,有一定的操作熟练度,这样才能保证操作速度和熟练度兼备,操作人员还必须了解试剂的配制等等工作。新上岗的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进行监测工作,必须要接受培训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对于操作人员这个岗位,国家有专门的资格考试,新的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一定级别的考试并且拿到证书之后才能进入操作人员的岗位,进入岗位之后再接受培训。

(5)仪器设备应确认其性能符合要求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仪器的状态直接关系着样本的质量,想要保证监测数据的正确和科学,必须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监测,在采集样本开始前必须保证仪器处于一个好的工作状态。确认仪器状态的方式有校准、调试等,关于仪器性能的检查标准,可以查阅相关的规定然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试,仪器的调试包括测试仪器的量程、灵敏度等等。规格较高的仪器可以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进行校准,而其他仪器则可以以制造商所附带的调试说明进行调试。除了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调试外,还要注意根据环境进行调试仪器,以确保仪器能在相关环境下良好运转。

(6)注重采样环节

进行采样的工作人员必须对采样现场的环境足够熟悉,在选择采样地点时要确保采样地点与污染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基础上规划好采样工作的流程,采样工作的负责人必须将采样工作划分给不同的工作人员,采样工作有详细的规定标准,工作人员在做采样计划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划好的采样计划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在采样计划确认无误之后,要准备好采样的相关工具,如对设备进行调试等。样本采集好后要及时使用相关技术进行保存,如进行固定和冷藏处理等,确保样品能够保存在一个完整的状况中。

(7)更新检验设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所使用的设备也会持续老化,而监测需求只会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对监测设备的检验和更新。对于一些标准较高的仪器,监测人员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定期测定和检验,对于标准不那么高的仪器则要根据厂家的标准进行检测,检测主要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和精密程度,在监测机构中,为了确保设备的检验得到足够的重视,机构应选择合理的方法对检测人员进行管理,如将设备的使用状况与管理人员的工资连接在一起,以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8)加强耗材控制

耗材的控制也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一个因素,不同的试剂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保存,一些有毒的试剂要注意使用人员的安全,而对于一些需要现场配置的试剂则要确保试剂的配料齐全,这样才能在需要时及时配置出来。要注意试剂的保存,一些保存时间较短的试剂要注意及时检查是否已经过期,注意及时使用保质期较短的试剂,避免浪费。

6.优化对环境质量监测控制的策略

(1)提高对管理工作的关注度

要想做到有效提高对管理工作内容的关注度,首先需要对当下已经实施的工作制度进行研究,再结合工作中实际发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将工作制度的内容作出整改,保证在合理的工作制度中,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另外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整个工作流程的关注度,熟练掌握影响进程的因素,洞悉一切可控的情况,保证在此基础上工作开展的流程与预期的相匹配,务必要确保所有参与的员工做到培训中的内容和规章制度中的内容一致,知晓整个操作流程的重要性,并熟记于心,同时在规章制度中的设置要做到奖赏分明。

最后,需要加强对环境检测与控制相关工作的监督,通常整个监管机制是要由领导或国家的相关单位共同展开对环境监测控制的监督,偶尔也会通过外部监督的力量与内部监督力量共同结合发挥出作用。当工作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采用的监督手段及监督程序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对样本进行采集的过程中,由于被采集的样本会直接影响整个工作流程的持续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更严谨地完成监督工作,通过对数据整体的分析,不断地重复审核,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2)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关注度

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环境质量监测的过程中,首先要配备好具有专业学科背景人员加入的工作中来,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会更具专业知识,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并有头绪地处理工作中的相关事务。

当人员配备完整后,为使其更好地加入到工作中来,会在他们入职的期间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保证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正确的工作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当正式工作开始之后,还需要定期的参加相关培训,其目的是为保持自己的专业度。

在整个工作中需要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度,时刻掌握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根据他们提出来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使得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来完成工作任务。

(3)提高对相关设备的关注度

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设备的整体情况,其中包括日常设备的运作情况和维修更新的情况,从而保证在日常设备的使用中,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对设备的需求做好相应的维修和调控,使得设备更好地配合相关工作的完成。当设备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理,确保设备在工作中可以正常的运转。设备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检修,创新检修方式,确保设备在工作中的稳定性。

7.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对污染的治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环境监测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十分重要。环境监测涉及到很多方面,每一方面都不可掉以轻心,监测人员只有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才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一项好的工作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离不开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离不开管理监督的到位,只有做好这些工作,环境监测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仪器环节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