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聊作品中的『假性真实』

2023-01-18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假性技法画家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假性真实”是指绘画作品用真实的素材、形象或情节表达不真实事物的比喻,或是说缺少了观点的真实在表象上只是“真实”形式的另一面。这个“真实”或许就是“假性”的。

“真实”是针对当下在艺术中寻求真实或主张真实者而言的。

对于传统方式的作品来说没有意义,梅兰竹菊或真或假不是这类画作的根本。其实,我一直对某类以写“真实”和表现生活为主的画作抱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这些作品在表象上看似写实和真实,造型也准确,但总是和“真实”隔着一层膜。这么说吧,看着那些龇牙咧嘴大笑的表情和人们拥挤公共汽车的画面总有被这类“真实”欺骗的感觉,怀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否就这么的直接和简要,这样的“真”是真的“假”。

这类作品把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移花接木般地转嫁到被要求的标准,被要求的要求。如展览要求的标准、批评家评价的标准、获奖评职称的标准、扬名立万的标准等。为了这个标准与要求,谁又能怀疑老人的那个苦涩而深刻的“笑容”不被转换成另外一个“被标准”和“被意义”的“笑脸”呢。

现在来看,画家在创作和刻画某一人物时,打动画家之心的不是人物的性格、人物境遇和故事,而是人物的外形特征、生动的形象和那些老化纹理皱褶对于画家的作用。这些表层肌理的诱惑一直是画家以技巧为主创作的重心,确切地说,以技术系统为创作形式的作品一定是“唯美”的作品;反之,以性格刻画为创作的作品则是“表达”的艺术;唯美作品重复的是程式化技法,而表达的艺术则是技术的创造者(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当然,绘画不排除多种方式的选择,但是在追求真实与真诚方面,或者试图表现人物深刻的情绪时,唯有技法能力一定是缺斤少两的。不然的话,人物形象不可能不流露出观点的痕迹,也不可能在认识上不寻求对语言的要求,这也是出于艺术逻辑和选择上的判断。

由此可见,当“假性真实”用于“真实”的时候,任何“苦难”与“真实”都会转移到“被标准”的描述上。因为,唯技法论的教育方式从一开始就远离了相关人性和苦难的教育……

那么,被歪曲了的老人笑容、被更改了老人笑脸内容的画家并不感到惭愧和羞耻。反而在这些画家看来正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转嫁……可以随便变更挪用。

失去灵魂的人物使某些技术手段和技巧显得更加丑陋不堪。“真实”被亵渎,“形象”被污染。

德国画家埃因霍夫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作品看起来有太明显的技巧性或太出色,我会立刻销毁它。我希望作品具有一种朴素的气息,一种令人不安的、脆弱的品质。”在艺术系统里,意义和技法的相互制衡让艺术充满了智慧。埃因霍夫的自觉正是有效规避了那个直白的问题,体现出“尊重”在艺术行为中的价值和意义。

但不同以往的是这个“真实”在当下已经异化为虚幻或虚拟的“假性”现实主义,“假性真实”让我们已经触摸不到那个“真”的落点,或者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假”,总是误以为用自己的眼睛观自然看世界,恐怕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刘进安/写生

猜你喜欢

假性技法画家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酷炫小画家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栓塞治疗肝动静脉瘘伴门静脉假性静脉瘤形成1例